【大紀元5月19日訊】水只往低處流,平平淡淡,卻養育了全人類,繁榮了整個地球,無怪乎老子有言:上善若水。自古以來,人類都是在河流邊慢慢繁衍興旺起來,發達的地域往往靠水傍海。播種生機的水,如今處境卻相當悲慘。今年1月舉行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中,有人使用了「水破產」一詞來描述水資源危機的緊迫性。水危機,在今天的中國尤甚。
直到金融海嘯前,中國經濟連續30年高速成長,被視為奇蹟。中國外匯儲備第一、海外直接投資第一,似乎掙得盆滿缽滿,惹來不少國家羨慕的眼光。不過,在這些金漆招牌後面,是被幾乎掠奪一空的資源,默默流淌著的是所剩不多的、發黑的水。
據內地官媒早前報導,內地共有近700座城市,其中2/3缺水,100多座城市嚴重缺水。4個直轄市裡有3個極度缺水。今年1月,世界銀行發佈一份調查報告指出,中國是世界上人均水資源擁有量最低的國家之一。每年有約250億立方米的水因受污染而不能使用。用水需求得不到滿足,導致地下水被過度開採:每年有240億立方米地下水被超採,造成地下水耗竭、地下水位下降、湖泊和濕地乾涸以及很多城市地面沉降。此外,還有470億立方米品質不佳的水被供給居民家庭、工業和農業使用,令公眾健康受到嚴重威脅。
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建立在對大自然極度藐視的態度之上。政府大力發展鋼鐵工業,世界鋼鐵巨頭紛紛進駐中國成立合資廠,中國鋼鐵產量在短短數年中躍居全球首位。然而,鋼鐵工業對水源、空氣以及土地造成嚴重污染,正是發達國家希望擺脫的產業。在中國奮力打造鋼市「輝煌」之際,英國政府在2005年發表《能源白皮書》明確宣佈,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水準,其鋼鐵工業將在2050年之前全部轉移到海外生產。
鋼鐵之外,還有化工。在長江、黃河兩岸,有數萬家化工廠安營紮寨,廢水污水源源不斷地排入江河中,再流入海中。以渤海為例,官方驗出,重金屬含量超出正常水準大約2千倍。在排污口附近方圓幾海里內,已經沒有魚類生存。污染物中毒素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到人體中。海產、海風甚至海鹽都能致病、致命。
許多得不償失的工程項目,拉動了GDP,卻破壞了生存條件。四大河流之一的淮河,50多年前建壩,令下游排水不暢,如今已成「害河」。河流污染嚴重,生態系統已經死亡。行家估計,50多年來淮河水電總產出約為600億元(人民幣,下同),但治理迄今也至少花費了600多億元,治污還是沒有獲得任何進展。三峽工程總投資逾2千億,但單是治理三峽工程所造成的水污染,就需要3000億。大壩建成前,長江三峽段的水質是中國河流中最好的之一。三峽成庫之後,生態系統逐漸衰退,約6年前開始,水質明顯變壞,部份甚至退至最差的5級水。
一首首水的悲歌,在為GDP「穩步、高速」成長的歡呼聲中淹沒。不是民選的政府,如何能為人民謀求真正與持久的福祉?◇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