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志工:意外的旅程 (2)

垚淼

常有人問我,從事公益旅行,通常去的非觀光地點,無論生活條件,或是文化間的差異較大,回台灣以後, 是否因為過程衝擊較大,需要做一些調適,才能回到生活常軌?自去年的幾趟以公益旅行為軸心的旅程開始,我下意識地透過「複合式」,或者說「多重組合」的旅行內容,讓旅行前後的心境落差不至於過大,而我也儘量不做一星期以下的國外旅行,用時間達到收放心情的效果,因此當我回到台灣的時候,幾乎不太需要再有甚 麼轉化的過程,雖會回味旅程發生過的一切,倒不至於耽溺過深。

這一路,碰上了被雪災困在昆明就地過年的湖南人;在不同的幾個公家單位遇到服務態度良好的公務人員;碰到了賺錢超狠的老江湖納西族人;發現新婚燕爾的 白族小夫妻客棧老闆還不熟稔當奸商的伎倆;流連在棕疋寨哈尼族人不同的家庭與過年酒菜中;碰上趕流行到雲霧裊繞的梯田拍婚照的彝族新嫁娘;在雲南吃川菜; 在新疆麵館碰上了像白種人的維吾爾人;得看了身份證才知道是苗族人的雲南大學學生;被原本是讀書人但努力轉換角色當台商,卻自稱是村姑的師母盛情接待;和師母的兩位在合肥唸書一年多,講話已帶有當地腔調和速度的兒子在shopping mall大啖台灣小吃;在合肥和會講福建話格外親切的大陸廠商唱KTV;也在合肥,和兩位有志於推動公益工作的同好,相見恨晚地聊。

在中山大學公民社會中心和朋友談天的時候,收到熱心金主送來人人有份的一百元人民幣壓歲錢;也在那兒與工作人員熱烈討論各式環保餐具、環保袋的優劣,並將隨身攜帶自認最順手的一組筷子讓他們拍照建檔;見識到在市場激烈競爭下,毋需任何理由,只要菜還沒上都 可以隨時退掉的廣式早茶不成文規矩;花兩塊錢人民幣搭公交船遊珠江;在廣州目送著連續三年到中國與之相見,還一直來不了台灣的公益旅遊同好去趕搭往北京的飛機;花十塊錢人民幣在巷弄裡的美髮院洗頭;最後在香港被出國前一天才初識,對於當志工仍不能忘情的新科台商朋友請吃韓國菜,彼此有著他鄉遇故知的欣喜……

此行適逢中國尚在華中、華南地區面對五十年難得一遇暴風雪災的過程中,透過中國友人口中,得知他們的看法,和反省NGO在這次雪災扮演的角色;聽聞有人自發地以小團隊的力量,在三十萬人聚集的廣州火車站裡頭,扮演發送訊息以安定群眾心情的角色;透過不同省份發行的區域報刊,則看到了從台灣媒體決不可能進一步獲知並持續發展的消息。

一旦跳脫北京、上海印象,跳脫了所謂的菁英族群,接觸與感受到更多元的中國面向與中國眾生相後,也一反過往只要出國返台後,總會產生對台灣的現況與未 來不知何去何從的焦慮感。對於這個我出社會花了十六年、才大致上接觸與瞭解的台灣土地;對於我懷疑已經停滯內耗過久、少有大規模建設、有時連維修也還稱不上的台灣社會,這趟回來,無感於交戰中的總統選戰激烈與否,但感受到這兒有種難言的美感,這種美感出自於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事物,就拿搭計程車這件事來說吧!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雖有電話叫車的系統,但我從沒在台灣見過有哪部計程車司機,像中國的出租車師傅那樣無一倖免地把自己包裹在鐵窗中,這種人際之間的信任基礎,就是一種尋常但可貴的美好。過去引以為負面的景氣不好,卻也讓我發現,生意人越發謙卑起來,不因利潤少懶得理人,還發展出許多貼心服務(譬如衛生紙配送到府)。

這種「希望感」的湧現,那種又能夠從尋常事物看出「美感」的心情,是此行最意外的收穫。它源起於奔赴一趟遠在「彩雲之南」的公益旅行,歷經千山萬水後,回到台灣繼續發酵。@(//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國際志工團體Up With People來台  歌舞分享愛
2009年僑商青年國際志工服務營
泰緬邊境漂流:楔子
國際志工:茱麗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