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9日訊】
回到密蘇里大學
第四章詳述了查爾斯‧葛蘭傑博士對我的鼎力支持。十年之後,一九八七年三月,葛蘭傑博士邀我出席密蘇里青少年科學、工程與人文年度座談會(Missouri Junior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Humanities Symposium)。座談會由美國陸軍研究室(U.S.Army Research Office)和密蘇里大學共同贊助,與會者為全密蘇里州得獎的高中生。
作為他們的「挑戰性演講人」(challenge speaker),我負責三天會期中的最後一場演講,題目為「細胞的『生物通訊』」。我的演說確實為他們仍然開放的心智帶來一些挑戰,反應相當良好。
布萊恩‧歐李瑞探索內在空間
布萊恩‧歐李瑞(Brian O’Leary)(註3)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天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康乃爾大學、加州技術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加州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他也曾在阿波羅太空計畫(Apollo Space Program)期間受美國太空總署(NASA)培訓為其科學家暨太空人 。
一九八八年八月,布萊恩與當時的「另一半」造訪我的實驗室,讓我有機會對他作更進一步的認識。我的實驗室助理史帝夫‧懷特用第七章描述的程序為布萊恩採集口腔內白血球。布萊恩與前女友的對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佳機會,讓他能親眼目睹絕佳的圖譜反應。圖譜曲線清楚呈現了他與自己的體外細胞間近距離的「生物通訊」能力。
更引人入勝的長距離「生物通訊」過程則發生在布萊恩離開實驗室前往聖地牙哥機場途中。他當時預計飛往約三千英哩外的亞利桑納州鳳凰城(Phoenix, Arizona),而他的白血球仍然在實驗室裏與電極連接著。從先前的實驗發現,白血球有時可在體外持續活動十到二十小時。他事先同意將所有可能造成短暫焦慮的事件作一個詳細記錄,其中包括:開車回機場還車時,他在高速公路上錯過一個交流道,加上驗票櫃前大排長龍,讓他差點趕不上飛機;飛機起飛以及在鳳凰城降落;他的兒子未能在機場準時會合;還有其他許多記錄下來的事件。
後來我們將事件記錄與圖譜互相對照,發現曲線反應幾乎和他所有意識到的焦慮都有密切關連,而圖譜曲線在他回家就寢之後就變得非常平靜。布萊恩在其著作《探索內在與外在空間》(Exploring Inner and Outer Space)中描述了造訪我的實驗室的經過,以及對這整段經經歷的反應。
這次會面之後,布萊恩和我成了好友。他後來多次造訪我的實驗室, 也曾大力為我爭取在國際新科學研討會(International Forum on New Science)於科羅拉多州舉辦的宴會上發表演說。
註3:布萊恩‧歐李瑞,《科學的二次降臨》(The Second Coming ofScience,加州柏克萊:North Atlantic Books,一九九二年),以及《探索內在與外在空間》(Exploring Inner and Outer Space,加州柏克萊:North Atlantic Books,一九八九年)。
(轉載自博大出版社《植物,也有情緒》一書)(//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