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4月3日消息:對香港電影節的觀眾尤其是本土影迷來說,去年已經幸運地分別在復活節和夏日電影節期間重溫瑞典電影大師英瑪褒曼(英格瑪.伯格曼的港式翻譯)銀幕經典的第一二部份,而今年的第3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更是打出第三張「褒曼」牌,其回顧單元將同年同月同日(2007年7月30日)去世的意大利電影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與伯格曼放在一起,放映十數部伯格曼的作品,包括他的廣告和友人拍攝的記錄片《褒曼的小島》。而記錄片導演、伯格曼的友人瑪麗妮.露也隨該片蒞臨香港,並作了一場免費的小型放映和參加了會後的問答。
去年瑞典對外文化交流委員會發起並號召一眾瑞典藝術家全力投入一項以伯格曼為核心的主題裝置展:「天命暗流:英瑪褒曼多媒體展覽」(THE MAN WHO ASKED HARD QUESTIONS),主要以伯格曼後來隱居的法羅群島之景象為背景,將大師的影片或是他的採訪片段投射於若干屏幕上,輔以台詞或是他對電影及人生感悟的文字和音效。今年3月31日起,直至電影節結束,該裝置在尖沙咀的香港文化中心大堂與觀眾見面,而瑞典使領館也不失時機地一併發派有關瑞典社會文化以及旅遊觀光的精美圖冊——去世的伯格曼儼然扮演了瑞典文化大使的角色。毫無疑問,對任何一個認真的影迷來說,這方遙遠的北歐國家純粹因為伯格曼而與眾不同,儘管他人生的最後時期是在丹麥有爭議的外屬領地法羅群島走完的。
《褒曼的小島》完成於2006年,拍攝時伯格曼也已經85歲,卻思維清晰,對著他的摯友瑪麗妮露,他不僅能夠細數自己重要作品的每一個相關細節,更加有勇氣將它們與自己的真實生活一一對照,不但道出《婚姻暗流》(又名一場婚姻 / Scenes from a Marriage)中丈夫回家後對妻子說要拋棄她的戲完全是自己當時有了新戀情後的翻版,更面對鏡頭如同聽話的學童一般寫下自己最恐懼的六種「魔鬼」,還認真讀給記錄片導演聽。
追問之下,伯格曼承認自己對人群的懼怕以及對家庭生活的恐慌(因此而未能盡到作自己9個孩子父親的責任),承認自己在法羅群島日與夜中他的孤獨,以及無眠的夜裡自己對逝去妻子的思念。大概由於導演瑪麗妮露是伯格曼好友的關係,記錄片本身也成為獨一無二的誠意之作,讓觀眾終能夠看到一個不會刻意疏遠的伯格曼,他在鏡頭前剖析他的影片和自己,藉此還原那個叫做「伯格曼」的神話背後的凡人面孔和他的人文情懷。
在映後問答的環節,瑪麗妮露特意提到2006年伯格曼與李安在法羅群島的那次僅為20多分鐘的會面。據說伯格曼之前拒絕過如俄羅斯導演亞歷山大.索科洛夫(SUKOROV)和伍迪.艾倫等的請求,但是在瑪麗妮露的勸說下,伯格曼終於答應見李安。伯格曼問起李安如何與演員合作和溝通,兩人聊開去,彼此對對方都頗有好感。令妮露印象深刻的是,會面結束後,李安坐在他的位置靜靜地想了幾分鐘,之後對周圍人說,「我聽到了他的心跳呢!」
瑪麗妮露是瑞典電視台的編導,她還不到17歲時第一次與伯格曼相遇,當時她為伯格曼執導的戲劇而感動得大哭不已。11年後,她第二次與伯格曼見面,是為某電視台和雜誌社採訪伯格曼。採訪結束後,伯格曼親自致電向她致謝……數年之後,瑪麗妮露終於贏得了伯格曼的信任,他邀請她上島來訪問,同時被妮露的拍攝計劃打動。自此的每個週六,妮露都會來到島上與伯格曼相會同時進行她的拍片工作。整個過程持續了大約一年。
「我忽然發現自己所有作品都是夢,當然我早知道有的是夢,有的一部份是夢。但所有都是夢,卻是全新發現」——伯格曼
來源:新浪娛樂 選稿:實習生 馬鳳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