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克堅:經濟疑似回暖,人造春天來到?

溫克堅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4月3日訊】中國經濟出現了疑似回暖的跡象。最大的跡像是領導人的講話。

溫家寶先生最早提到說局部地區,局部行業出現了回暖跡象,「中國政府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措施初步顯現了效果。」他指出,中國1月貸款和零售銷售出現增加,且自2月中旬以來發電量和消費也出現回升,這些都是令人感到寬慰的跡象。

胡錦濤先生在接受採訪時指出,我們及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果斷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形成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 經濟增長的一攬子計劃。現在,這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呈現出積極跡象。

周小川也發文表達了經濟回暖的觀點,他認為透過政府支出和經濟刺激方案等措施,中國經濟「增速過快下滑的局面基本得到遏制。」一些先行指標有回暖跡象。周更進一步說,事實表明,綜合比較世界上主要國家應對金融危機的政策措施,中國政府在公佈重大舉措時決策及時、果斷、有力,體現了獨特優越性。言外之意很明顯,中國的政治制度有優勢。

領導人表明態度之後,自然會有一些學界人士出來對此背書。林毅夫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儘管中國經濟面臨嚴峻挑戰,但仍可望比其他國家更早復甦。

當然,除了政界和學界的表態,一些技術性指標也的確表明經濟似乎有回暖的跡象,據說2009年以來,從庫存,用電量,信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來看,都在表明經濟已經走出谷底。而最近一段時期的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則提供了更加明顯的「溫暖氛圍」。股市已經連續數週上揚,而最近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房產交易量明顯回升。

當然,這一切都在等待四月初的官方的統計數據的最後確認。 由於決策層對經濟回暖的渴望,加上上述消息的鋪墊,我傾向於認為官方宣佈的統計數據不會太偏離經濟回暖的這個判斷。

不過鑑於認識到統計數據需要服務的諸多目的,同時結合一些個人觀察,我認為經濟回暖的判斷是沒有說服力的。出口和民間投資的角度就能基本說明問題。

一二月中國出口數據繼續深跌,三月份也不會好到哪裡去。港口吞吐量是最直接的指標。雖然政策層推出了調整出口退稅等一些措施,但是因為歐美市場需求銳減,這些措施根本不可能扭轉頹勢。根據樂觀的估計,歐美市場的復甦需要2-3年時間,因此短期之內,中國的出口引擎根本不能指望。一個高度依賴出口驅動的經濟體,失去了最重要的引擎,怎麼可能會快速回暖?

除了股市之外,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民間資本投資熱情開始回升,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在不確定的市場前景和普遍過剩的產能背景下,觀望是最自然的選擇。決策層雖然表面上承認民間資本的重要性,希望民間資本跟進進行投資,帶動經濟復甦。但是實際推出的大規模基礎設置建設基本沒有民間資本參與的份,而所謂幾千億的減稅政策,又由於複雜的操作和繁瑣的約束,對民間資本吸引力不強。另外,第一季度的信貸增幅驚人,但是其中很多流向了股市,導致股市虛假回暖。而由於金融體制的原因,中小企業獲得信貸的難度並沒有得到有效緩解。民間資本沒有投資信心,融資能力受限,又受到諸多制度性的歧視,這多重因素作用下,怎麼可能會有可持續的經濟回暖?

如果出口和民間投資只是觀察問題的兩個角度,那麼就業市場則可以最直接的反應經濟的真實狀況。但是詭異的是,官方提供的所有數據中,恰恰最缺乏可以信賴的失業和就業數據。經濟危機導致的失業人口,有各種估計,有的認為是1200萬,有的認為是2000萬,也有的認為是5000萬。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失業數據,統計局的失業數據,社科院的失業數據,大家各自採用不同的統計口徑,但是幾乎都沒有清晰的描繪出失業現狀。如果說經濟回暖,那麼創造了多少新的就業機會?這些信息幾乎沒人提及。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政府主導的資本密集型項目帶來的就業機會肯定無法替代勞動密集型的出口萎縮導致的失業。因此,在失業問題得到有效緩解之前,任何所謂的經濟回暖的說法都是可疑的。

那麼中國經濟走勢到底如何?V型反轉?W型二次探底?我想,涉及的因素太多,太複雜,要做一個明確的判斷為時尚早。但是一廂情願肯定不能替代現實。在我看來,中國經濟還處在一個病症繼續暴露的階段,最痛苦的日子還沒有來到。而決策層對經濟回暖的期盼,也表明其不願意正視中國經濟結構的深層次問題,更談不上對症下藥,推進必要的結構改革。在一個巨大的經濟週期面前,政府的努力也許可以催生一些花朵,但是只有結構性的調整才能催生出下一個經濟春天。

──轉自溫克堅博客(//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溫克堅:請重視印度總理的批評
王赫:印度股市與中國股市之對比
吳惠林:徹底了解「通貨膨脹」的終南捷徑
王赫:亂象紛飛 中共財政陷雙重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