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自三十年前鄧小平開始經濟改革後,中共即藉二位數的經濟成長速度,支持其一黨專制的合法性,並且在驚險中渡過薩斯病(SARS)、地震及環境污染問題等可能引發社會動盪進而危及其政權的時期。然而,自去年第三季開始,中國的經濟成長難逃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不但無法再保二位數的經濟成長速度,而且呈現快速下滑趨勢,突然間,中共似乎變得不堪一擊。
美國普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網站近期登載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三/四月號一篇題為「中共政敵團隊」(China’s Team of Rivals)的分析報告,該文作者桑頓中國中心(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研究主任Cheng Li指出,目前最令中共領導階層擔心的,是其以一日千里速度下滑的經濟。成千上萬的工廠和企業尤其是位於昔日繁榮沿海區域都關閉了,去年下半年的失業人口突破一千萬人,而且失業人數還在急速的增加中,預定在今年夏天畢業的六百萬大學生,將會更加惡化失業率。此外,股市市值減少百分之六十五,相當於三兆美元。呈自由落體的經濟,極有可能觸發民眾的不滿以及社會動盪,正在考驗著中共一黨專制的合法性。
文章說,如今的中共已不再是強人統治,政治鬥爭也不再是零和遊戲,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取代過去毛澤東或鄧小平的強人時代,成為目前中共最具權力的機構,並且由所謂的「政敵團隊」把持。此種現象在一年多前即已出現,在二零零七年十月,中共胡錦濤主席讓中國觀察專家跌破眼鏡,放棄中共過去指定一人的繼承程序,反而是指定兩個繼承人,由中央委員會任命習近平與李克強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成員。
文章指出,李克強與習近平分別來自代表走群眾路線的團派及代表「菁英主義」的太子黨等兩個聯盟,前者係由胡錦濤及溫家寶領導,後者則由吳邦國與賈慶林領導。目前這兩個聯盟在中共權力機構的力量勢均力敵,而它們對中共未來經濟政策走向有著相當的不同看法。太子黨旨在推動企業家和新興中產階級的利益,而團派則呼籲更多地關注社會弱勢群體,如農民、民工和城市貧民。
習近平與李克強的共同特點是積極參與經濟政策的形成,但來自不同聯盟的背景造成他們關切的重點存在很大的差異,習近平熱衷於市場開放,關心企業利益以及如何令中國經濟效率更上層樓、維持GDP高增成、促使中國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相比之下,李克強則較關注弱勢社群和失業人士,而且充分了解應先著手建立基本醫療保障,以及在內地構建覆蓋城鄉的社會安全網的重要性。在李氏眼中,縮減貧富差距遠比提升中國的經濟效率重要。
文章指出,但代表不同聯盟的他們將如何帶領中國渡過這次的經濟危機?如果經濟惡化狀況沒有改善,反而繼續惡化時,派系鬥爭可能復發,導致再度走入死胡同及完全鬥爭的政治。政治鬥爭加上各項急待解決的問題,包括如何重新分配資源、建立公共醫療體系、改革金融部門、實現能源安全、以及處理國內種族緊張關係等,將使得中共領導階層內部更加分歧,更難以建立有效統治的共識。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