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第八章 當今科學界對「生物通訊」研究的態度

植物也有情緒 (8-9) 《太陽雜誌》的報導

克里夫‧巴克斯特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5月3日訊】一九九七年七月號的《太陽雜誌》(Sun Magazine)刊登了一篇標題為〈植物回答了〉(The Plants Respond)的文章(註12),引發精采的討論。讀者在九月到十二月號的投書中表達了非常廣泛的意見。其中之一寫道:

「我常對這份雜誌的作者和編輯如此容易受騙而感到失望。他們的審查應該要更嚴格,否則,即使出發點是好的,傳播出去的想法卻可能是壞的。舉例來說,克里夫‧巴克斯特宣稱:從你嘴裏刮下來的細胞會反應你的心情變化──即使你人在三百哩外。為什麼從未有人附和這個驚人的發現呢?可能是因為你無法預測這種實驗的結果吧。這些文章不應只是與讀者分享感受與觀察,它們所兜售的聲明至少應該能預測到結果才對。但它們沒有;反倒是污辱科學,說它不夠人性。」

另一位讀者寫道:

「巴克斯特的聲明超乎尋常,因此也需要超乎尋常的證據,但他連一個也沒提出。他的實驗缺乏重複性及控制性。他的聲明是虛構的,不過,還好沒什麼害處。」

我對二者的回應如下:

這些否定的言詞對我來說已經不新鮮了。不幸的是,發表這類批評的人從未嘗試了解我的研究,幾乎沒有例外。自一九六八年首次發表我的發現以來,我已經在三十五個以上的科學和學術團體面前發表過演說,其中包括美國科學促進會。我在受訪時解釋,「生物通訊」事件必須在突發狀況下發生,因此它的重複性會是一個問題。用「超乎尋常的聲明需要超乎尋常的證據」這句陳腔濫調來駁斥尚未被廣泛研究的新觀念是非常空洞的。我由此看到了對科學方法的選擇性運用。

一個科學家應該也是滿懷著無窮好奇心的敏銳觀察家,渴望解釋無法以尋常理論解釋的現象。我相信我的研究反映了這個原則。沒錯,科學方法所要求的重複性在意識研究中是一個問題,但我們沒有理由忽視這許多指出「生物通訊」確實存在的有力觀察結果。

倘若真如其中一封信所說,「有很多研究生會樂意為了大筆獎助金而驗證『原始感知』的存在」,我倒想見見他們。一九七四年起,我開始維持這個設備優良的實驗室,大部分為自資,也一直提供想要進行「生物通訊」研究的研究生無限制的使用。但,也由於我們在文中所看到的這些反對者的態度,大多數學生不敢提出相關研究的經費申請。真的表示意願的人則會被告知這類實驗被排在低順位,有些人則被暗示這樣的研究可能會危及他們的未來。

比較正面的一點是,我相信那些心胸較為開放的研究者的態度正在改變。我目前在加州本地仍是一些教職團隊以及科研顧問委員會中活躍的一分子,這些團體總計有超過一百位科學家。

也許,我們需要的是對一套完整科學方法的尊重。這套科學方法應該會認同一個觀點:勇氣是我們探索未知的助力。我在這裏轉述另一個讀者的觀點,以平衡那些負面評論:

「我同意那些佛教和印度科學家所說的──他們問巴克斯特:『是什麼把你耽擱了?』在我看來,令人驚奇的不是巴克斯特的植物通訊實驗,而是西方科學家普遍忽視明顯證據的事實。」

亞瑟‧蓋斯頓(一九七五年美國科學促進會研討會上對我的研究多所貶抑的科學家)說過一句話,代表我一直以來所面對的敵視態度:「我們為什麼要為了這種事情浪費時間和研究經費,同時冒著賠上事業的風險?」雖然,並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無法接受新的觀點,那些需要了解的科學家卻無法敞開心胸。探索「原始感知」不應該被視為風險。

註12:《太陽雜誌》(Sun Magazine,一九九七年七月號)。文章標題:〈植物回答了〉(The Plants Respond),作者:德瑞克‧簡森(Derrick Jenson)。

(轉載自博大出版社《植物,也有情緒》一書)(//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一九八九下半年, 我以人體細胞進行的體外實驗受到約翰‧費澤基金會(John E. Fetzer Foundation)的注意。基金會位於密西根州卡拉馬祝市(Kalamazoo,Michigan),當時的宗旨為「肯定並支持『整體健康』(holistic health)方面的創新研究,並徵求那些以全人(身、心、靈)為重要治療基礎之計畫」。他們希望我針對基金會的「尖端研究獎」(Pioneer Awards)提出申請,並以探討情緒狀態對於體外白血球所造成的影響為研究內容。
  • 一九九三年九月, 我得以再造訪位於加州卵石溪市(Boulder City, California)的心數研究院(註6)。由於我有將不同生物接上電極並觀察其「原始感知」的經驗,他們邀請我間接參與一項關於人類神經細胞和細胞組成元素(例如:DNA─去氧核糖核酸)的研究。雖然我曾在電話上與他們談過話,這是我第一次親自拜訪在這片美麗的加州紅杉區裏無私地奉獻自我的研究團隊。
  • 第四章中提到,我在一九七二年從極少數新聞資料中得知,蘇聯境內當時進行了植物「生物通訊」實驗,但一直要到克里斯多夫‧博得將一篇V.N.普希金教授所寫的一般性文章〈花朵記憶〉從俄文譯為英文之後,我才知道他們已經公開發表我早期植物研究的成功重複實驗。
  • (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22日電)桐花近來在各地陸續盛開,宜蘭縣政府25日起一連2天,將在仁山植物園等地舉辦客家桐花祭活動,邀請民眾賞桐花、免費品嘗客家美食、欣賞電影「1895」。
  • 媒體報導,俄羅斯一名28歲男子,懷疑自己罹患肺癌而接受手術治療,沒想到醫師開刀後才發現,原來男子胸部疼痛並不是因為腫瘤,而是肺裡長了一株 5公分的小樹。醫師研判,病人應該是把種子吸到肺裡,才會慢慢長成小樅樹,不過看在植物學家的眼裡,這種說法實在太扯,專家再怎麼懷疑,肺裡出現小樹卻是不爭的事實。
  • 根據今天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讓充滿煙霧和煤灰的天空變乾淨,將大幅降低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減弱全球暖化的能力。
  • (據中廣新聞報導)一輛完全由蔬菜、植物纖維和樹脂等製造,用植物油當動力的F3賽車在英國亮相。
  • 哈萊姆河生態中心
    中央車站地球日特展
    皇后區植物園
    ......
  • 主管印度野生動植物事務的地方官員表示,印度境內野象數量最多的東北部阿薩姆省(Assam)地區,今天發生一家五口人慘遭闖出叢林的兩頭亞洲野象踐踏死亡事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