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遊記中,孫悟空有七十二變的本領,並且可以一躍三萬六千里,如此神通廣大如孫行者,竟然服服貼貼地聽命於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唐三藏,此無他,唐三藏的緊箍咒厲害非凡。當孫行者不聽命的時候,唐三藏只要口中念念有詞,孫行者便頭痛欲裂呼天嗆地求饒。在唐三藏的咒語之魔力下,孫行者有再大的本領亦無濟於事。此段神話說明語言之魔力非等尋常。
因此管教子女時,父母應對自己使用的語言謹慎小心,父母或許不會唐三藏的緊箍咒,然而父母平日所使用的語言,仍然有著緊箍咒般的魔力。老師也是非常有機會使用語言魔咒傷害學生的人。語言所以有如此偌大的魔力,主要在於語言的暗示力量。
當然語言的暗示力量有消極摧毀性的暗示力量,但是也有正面積極的暗示力量。有句名言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傷人六月寒」,充分說明語言助人與傷人的力量。我們平日起居生活,無時無刻不受自我或他人語言暗示之影響。以下舉數例說明,語言的魔力之可怕。
例一:
一位五、六歲的小孩童,拿著洋洋得意的美術作品展示給媽媽看,媽媽一句話:「唉!你畫什麼喲,簡直是鬼畫符嗎!」如此一句負面批評的話,可能箝制或抹殺孩子的美術天份。
例二:
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學彈鋼琴,若鋼琴老師對媽媽說:「算了!省點力氣與金錢吧!你的孩子沒有音樂天賦。」如此一句話,足以斷送這位小孩學彈鋼琴的機會。
例三:
一位高明的醫生面對一位歇斯底里的病人,以維他命丸做處方,暗示患者說:「此為目前最進步的胃潰瘍治療藥,保證一周見效,三周斷根。」維他命當然治不了胃潰瘍,但是憑著醫生語言暗示的魔力,確實可以治好病患的胃痛。
例四:
一位心理學者以不含咖啡因的濃咖啡,使一群受試者徹夜輾轉反側無法成眠。此無他,受試者是接受了「喝咖啡會睡不著覺」以及「他今晚喝了濃咖啡」等語言暗示的影響。
例五:
從前有位師專生,在放學時間找筆者聊天,在聆聽完筆者的留美經驗談之後,感嘆地說:「留學之路,對我們師專生而言,路途太遙遠了。」
針對這感嘆的話,筆者可以有二種反應:一是消極的反應:「是的,師專生畢業後要當二年兵,而且要實習五年,等當兵及實習後,志趣早就磨光了,何況師專生普遍英語不好,想要留學,簡直是夢想」。另一是積極反應:「留學之路就目前而言,可能還算遙遠,不過等你畢業後,再念完大學,留學之路便不再遙不可及了」。
一句話可以鼓舞一個人努力實現夢想,一句話也可以徹底粉碎一個人的希望,語言之魔力不可謂不大。
例六:
從前筆者在一次師生聚餐中,以可樂向老師敬酒,老師微皺眉頭道:「你為何用可樂敬我?」筆者立即陪罪道:「報告老師,學生實在不會喝酒。」師曰:「你從沒喝過,你怎知道你不會喝酒?」這句話深深銘記於筆者心中(當然,我不是要去喝,也不是鼓勵大家去喝酒) 。目前為人之師,每當學生向筆者報告: 「我不會……」時,筆者立即回應以「你從未試過,你怎知道你不會?」老師一句話,可能影響學生一輩子,甚至影響世世代代。
平日開玩笑的話:「為人師者,死後要下十八層地獄」。若從語言之暗示力量來看,語言可能殺人不刃血。言重一點,有時候,老師一句無心之過的傷人語言,可能損毀學子的一生,也讓自己「罪過不少」。相反地,老師也可積極運用語言的影響力,造就無數的學生。
為人之師,一生的的確確可以「誨」人無數,也可能「毀」人無數。因此,老師該不該下地獄,其實決定於老師會不會妥善使用語言積極的暗示力量。信佛的人屢屢勸人莫做口業,就是警惕人:福從口招,禍從口惹,語言之「生」、「殺」力量簡直不可思議。@*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