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江河華盛頓報導)據中國媒體報導,今年“兩會”期間,多達3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拒絕參加會議。這是60年來“兩會”從未遇到過的情況。有評論認為,“兩會”已同“春晚”一樣讓國人反感。
據南方都市報披露,到星期二為止,拒絕參加“兩會”的政協委員已達301名,他們拒絕與會的理由是“兩會只讓歌功頌德”,“代表與胡錦濤座談只能念事先經過審核的發言稿”。
全國政協編輯的委員出席缺席簡報透露,本次“兩會”,經濟、文藝界委員缺席空前之多。全國政協第二次全體會議應出席委員2千235人,缺席252人,其中84人沒請假。全國政協第三次全體會議缺席委員更增加到301名,其中103人未請假。
這是歷屆“兩會”從未發生的怪事。以往雖有個別委員缺席,但都會經過請假批准。而這次301名政協委員缺席,其中103人不屑請假,實為60年來“兩會”從未有過的驚人現象。
*分析:某種抗議之意*
北京的資深媒體人凌滄洲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政協委員不出席“兩會”有多種理由。他說,首先,有的人可能到屆了,他幹不幹無所謂了,因此就不出席;其次,有的委員不出席也許有表達抗議的意味;但是這麼大規模的委員不出席,而且被媒體披露,這確實算是今年的新聞。
凌滄洲說:“其中可能也有某種抗議的意味吧。就是在某些個體上。但是我們不能說它是一種集體的抗議。本身來講就是,今年網絡上對『兩會』的代表、委員的質疑和批評的聲音都是非常尖銳的,而我們看到的是,在網絡嚴控的情況下,網絡上依然有對這些代表、委員的批評。所以,我覺得這也反映了整個中國社會的一種思潮吧。”
*分析:兩會無聊至極*
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何亮亮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說,香港明報的一篇社論嚴厲地批評了那些缺席的政協委員,認為既然給了你名譽,那麼需要你完成職責的時候你卻缺席了。但何亮亮指出,他覺得可以反過來看這篇社論,那就是為甚麼這些委員不願意去開會。
何亮亮說:“其實看今年的『兩會』,在北京採訪的,不要說是海外的記者,包括中國內地的記者都說是無聊至極,覺得沒有意思。政協會議沒有意思,人大會議也沒有意思,以至於中國內地的媒體公開這樣說:希望『兩會』不要降低到『春晚』的水平。這是在深圳的一家報紙就有這樣的評論。這是很大膽的評論,但是這樣大膽的評論也就是因為民眾普遍有這樣的想法。”
何亮亮認為,從這一事件也能看出中國現行政治體制的一個非常嚴重的弊端,因為中國的體制就是黨委決策,政府執行,那麼,人大和政協除了歌功頌德還能幹甚麼呢。
何亮亮不無調侃地說,現在人們已經把『兩會』戲稱為『三會』了。何亮亮說:“如果不歌功頌德,他們剩下的就是『三會』了。第一就是叫做『熬會』,因為開會是煎熬呀!坐在那兒講話言不及意,有的人講些無聊的話,那麼你也被迫坐在那兒熬;第二叫『逃會』,我乾脆就逃了,我不來了;還有一種叫做『跑會』,就是利用到北京的機會跑自己的事情。 這就變成新『三會』。那麼,由此也看得出來,就是中國的這個『兩會』制度到現在有點窮途末路了。”
*分析:中國官場態勢*
另一方面,多維新聞網的一篇題為“從兩會看中國政治的保守取向”的評論說,“兩會”的“民生”重點原本是胡溫政策的特性,也是中國社會發輾轉型需求的反映,但與十六大相比,十七大後的中國政治明顯呈現出保守特徵,一些具有鮮明個性的官員先後淡出公眾視野,落實科學發展觀所帶來的新氣象也被金融危機所沖淡,轉變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的既定方針雖然沒有改變,但也因保增長退出主流議程的次席。
香港時事評論員何亮亮認為,這篇評論的判斷準確地反映出當前中國官場的一種態勢。
何亮亮說:“有一些可能很有個性的官員看到前車之鑒他也就不作聲了。整個的官場呢,講的好聽它是和諧,講的不好聽就是只有一種聲音,沒有反對的聲音。所以就造成『兩會』的這種空洞化和娛樂化。『兩會』它作為一種陪襯,作為一種花瓶的作用是越來越明顯了。”
關鍵詞:中國,兩會,政協,政協委員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