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亞洲貨幣競貶救出口,新台幣亦步亦趨跟著韓元貶,部分人士甚至主張台幣應該貶到卅六、四十元。事實上,台韓兩國經濟狀況完全不同,從外債或國際收支的數字上可看出韓國有其貶值條件,但台灣卻沒有,因此,不能簡單以救出口為由,一味跟貶。
一國貨幣是國家經濟實力的展現,如果貨幣大貶,通常代表國家經濟有嚴重問題。根據資料,韓國國債沉重,尤其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外債高達一千八百九十四點二億美元,佔外匯存底的比重接近八成,金融圈人士說明,匯率是相對的觀念,「而韓國是一個欠債嚴重的國家」,貨幣自然會貶值。但反觀台灣,外債比重向來極低,目前短期外債僅九百三十八億美元,佔外匯存底比重僅三成多,與韓國的狀況可說是天壤之別。
韓國欠債嚴重
此外,從國際收支數字也可看出差異,去年韓國國際收支經常帳呈現逆差六十四點一億美元,是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首見,金融帳更創下淨流出五百零九億美元的大量,內資外流外資撤出,韓元被棄之如敝屣,自然能順勢貶值。
但從今年起跟著韓元走貶的新台幣,卻沒有這些條件背景,根據央行資料,台灣去年國際收支仍呈現順差,顯見我國出口仍有一定表現,其中經常帳的部分還有兩百五十餘億元的順差,金融帳的淨流出也從前一年的三百八十六億美元縮小到十七點八億美元,外資匯出減少,國人資金也回流。
換言之,台灣完全沒有跟貶的條件與理由,但從外匯存底的數值來看,2月份各國外匯存底多呈現減少,只有台韓維持穩定,甚至小幅增加,顯見兩國央行的確有競相助貶狀況,但在台韓國情並不一樣的狀況下,新台幣今年以來跟貶,政策貶值的意味更重。
匯銀主管表示,台灣即便有貶值的條件,但在短時間內快速升貶,對於小而開放的經濟體來說不是件好事,尤其,現在才跟著韓元貶,就時間點而言已經太慢,對進口商的傷害反而大於對出口商的幫助。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