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不少古蹟建築,寫旅記時,也參考了一些相關的古蹟資料。學然後知不足,於是便整理一下閱讀的資料,寫成這篇文章,既可做為自我複習之用,也順便提供給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我對古蹟建築的認識相當粗淺,所以勇於野人獻曝,甘冒淺陋之譏,區區此心,只因志在推廣風氣而已。如有疏漏之處,敬祈讀者諒察,並不吝賜正。
所謂「台灣的近代建築」,是指台灣受到西方近代建築思潮所影響下的建築物。「近代」,是相對於「現代」而言,兩者的劃分,並無清楚的界線,學者往往根據主題不同,而有不同的時代劃分。例如,探討中國近代史,學者常以1840年至1911年為中國近代史,1912年以後為中國現代史。1840年是中英鴉片戰爭,1911年則是大清帝國的最後一年。
至於討論建築,則以1912年為近代、現代的分野則意義不大,我們可以的籠統地說,「近代建築」,大約是指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的初期的建築形式與風格。
清朝同治元年(1861年),可視為是台灣近代建築的開端。這一年,清廷與英法簽定《天津條約》,開放台灣為對外通商口岸之一,淡水、安平、打狗(高雄)陸續開港,台灣與國際接軌。外國領事館、外商及教會紛紛來台,也帶來了第一波的西方近代建築,領事館、洋樓及教堂,成為台灣近代建築的先聲。
教會、洋樓出現於台灣,雖然是西洋建築,但因本地工匠的參與,以及為了拉近與本地人民的距離,建築物或多或少融入本地的文化特色。例如馬偕博士在淡水傳教時建立的偕醫館、理學堂大書院(牛津學堂),就出現了中西合壁的建築風格。
理學堂大書院(1882年) 淡水英國領事館(1891年)
1895年,是台灣近代建築另一波潮流的開始。這一年,日本領有台灣。初期,日本殖民政府忙於平定各地的民間反抗力量,軍費繁多,財務負擔沈重,並無暇建設,台灣總督府及其官署多仍沿用清朝時代的官署建築,或徵用寺廟等公共建築做為辦公、部隊駐札或學校校舍使用。
直到台灣島內反抗勢力沈寂,統治穩固,台灣總督府才開始大規模興建官署、學校、車站等公共建築。這一時期由台灣總督府主導的公共工程建設,設計風格不走日本式,而是設計及建造出一棟棟西洋式的建築物。
為何如此呢?這是因為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積極師法歐美富強之路,派出大批留學生前往歐陸留學,學習西方文明。同時亦聘請西方學者至日本大學教書,傳授西方新學。當時即不少外國學者受聘至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教授西洋建築,因而訓練出一批熟悉西洋近代建築技術的建築技師。
而台灣為日本新取得的殖民地,公共建築的建設需求殷切,更吸引不少東京帝大畢業的建築技師接受台灣總督府的聘任,來台一展長才。新的殖民地,無傳統歷史包袱作梗,使他們得以盡情施展所學,引進了當時西方流行的建築思潮。
當時台灣大型的公共建築都是由官方機構的營繕單位所屬的技師負責設計,例如台灣總督府初期設有民政部土木營繕課,後來又擴大為台灣總督府官房營善課,聘用許多學有專才的建築技師來台,例如野村一郎、近藤十郎、森山松之助、井手薰等。台灣不少著名的公共建築都是出自於他們的設計,如今都已成為國家歷史古蹟。
西方近代的建築思潮,在1920年以前,流行典雅復古的建築風格;1920年以後則走向現代主義,前後風格明顯不同。這樣的建築潮流也反映在當時台灣公共建築的外觀。
1920年以前的建築潮流,主要是模仿十九世紀歐流行的文藝復興後期的建築樣式,稱為「樣式建築」,其主要特色是建築物力求典雅,並追求華麗的巴洛克風格。
「巴洛克」,原意是「奇異古怪」,是西洋在文藝復興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一種藝術風格。運用於建築之上,則建築物力求表現,外觀有點離經叛道,所以被稱為「巴洛克」,原意本帶有貶意。然而巴洛克風格反對舊有僵化的建築格式,追求活潑自由,強調裝飾繁複,表現世俗趣味,卻受到社會大眾的喜愛,反映出文藝復興後,擺脫宗教清規戒律,追求自由時尚的世俗思想,因而逐漸流行於歐洲。
樣式建築深受這股巴洛克思潮的影響,極為注重建築物的裝飾,因此建物的外觀,從屋頂、門窗、牆面、入口,無不挖空心思,追求華麗變化。素材則取自古希臘、羅馬,甚至古埃及等古代建築的元素,用來表現建築物的華麗與變化。
樣式建築的風格富於變化,例如立面石柱,造形多變;窗戶造形花俏,搭配各種華麗的花草紋飾、鮑魚飾、渦卷形托架等。此外,屋頂的山牆、山頭形狀或尖或圓,形狀不一,簷口的裝飾也都極盡花俏之能事。在建材方面,則大量使用新式的材料,例如水泥、鋼筋、人造石、洗石子、面磚等,以表現建築物的華麗特色。
這股由官方帶動的樣式建築風潮,亦逐漸影響民間的建築。大正9年(1920年),台灣總督府實施「市區改正法」,要求市街店鋪須整齊劃一,於是商店紛紛整修或改建,街頭出現大量仿巴洛克風的建築。由於是民間建築,因此大多兼具巴洛克與本地的建築特色。現在的大溪、湖口、三峽,等地的老街都還可看見這種建築風格的老房子。
1920年代以後,西方現代主義建築思潮興起,這股潮流亦被引進台灣,至1930年代末期,成為建築主流,取代了樣式建築。巴洛克的建築風格,由於過於注重華麗的裝飾,發展至極致,便流於矯揉造作,因此現代主義興起,以矯正其弊病。
現代主義的建築,注重實用,減少不必要的裝飾,以水平簡潔的線條取代繁複的裝飾,以呈現出現代感。稀奇古怪的屋頂被水平簡單的屋頂取代,複雜多變的門窗被平實的方形門窗取代,淺色的牆面取代了多彩多麗的牆面。
當然,現代主義建築並不是一夕之間取代了樣式主義建築。移風易俗是一種漸近的過程,在這替換的過程中,設計者漸漸減少採用繁複的裝飾,採用更多現代主義的一些元素,在過渡時期的1920至1930年代,出現了一種所謂的「折衷建築」。這種建築物兼具古典樣式建築與現代主義的建築元素。
另外,在第二次大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氣氛熾烈,也出現了一種充滿東方色彩的「興亞帝冠式建築」,屋頂類似軍帽,充滿權威的意味(例如高雄火車站就是典型的代表)。此外,為因應戰爭防空的需求,這時的公共建築多採用所謂的「國防色」,例如土黃色的淺色壁磚,以做為保護色,避免建築物過於目標明顯,而遭空襲炸損。
而當時全台各地興建的日本神社、武德殿,由於帶有濃厚的日本文化傳統,因此建築風格都沿襲傳統,採用日本傳統的建築格式,成為迄今台灣近代建築群中最具日本味的建築物。
1930年代中期以後,現代主義建築已成公共建築的主流。這個時期興建的公共建築,雖然已歷經70年的歲月,很多都仍然做為政府機構的辦公室使用。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其中不少建築物,因逐漸老舊或面積不敷使用,而被拆除改建成新大樓。直到最近幾年,政府較注重歷史古蹟的保護,各縣市政府成立文化局之後,這一時期的公共建築才受到重視,有不少已被各縣市政府列入縣定或市定古蹟。
因為公權力的介入及保護,終於使得1930年代台灣現代主義初期的歷史建物擺脫了被拆除的命運。
旅記日期:2007.11.18
——本文轉載自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www.tonyhuang.id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