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8日訊】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中國奇跡”一詞常常被用來形容中國的高速經濟增長。如今,這個奇跡已經持續了三十年。將高速增長稱為奇跡並非始於中國;早于“中 國奇跡”,便有“東亞奇跡”一詞。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先是東亞地區的日本,隨後是被稱為“亞洲四小龍”的韓國、新加坡、臺灣、香港等曾經都有過二十多年經濟持續增長的紀錄。他們的高速增長也曾都被稱之為奇跡。
如果將高速經濟增長稱為奇跡,那麼過去三十年中國的確創造了奇跡。中國經濟在百分之九以上的區間運行時間之長,也大大超過了創造東亞奇跡的其他國家。值得注 意的是,無論是日本,還是“亞洲四小龍”在持續二十多年的經濟增長後,分別於上個世界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進入了經濟調整期。他們的經濟增長速度與其高峰期 相比都有較大的回落。有的國家,尤其是日本甚至進入了長期的經濟停滯期。
那麼,在長達三十年的高速增長之後,中國是否也將因為不可避免地進入調整期而終結“奇跡”呢?尤其是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與中國經濟關係密切的直接主要經濟體紛紛陷入了經濟衰退,在經濟全球化中產生的“中國奇跡”是否會因為這一輪的世界經濟危機而終結呢?
其實,作為一種社會和經濟現象,無論是“亞洲奇跡”還是“中國奇跡”,其背後都應該有令人信服的解釋。對這形成奇跡背後的因素的理解,也有助於理解這些奇跡因何而終結。關於“亞洲奇跡”,除了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內在的素質較高而成本較低的人力資本、適宜的經濟政策之外,當時的國際政治和經濟環境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當時的政治和經濟強國美國及其歐洲盟友,出於對蘇冷戰的地緣政治考慮,對這些“東亞奇跡” 的創造者採取了政治支持和經濟上扶植的戰略立場,這一立場使得這些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西方對他們在國際貿易中的許多不 公平的作法實際上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也採取了“睜隻眼、閉只眼”的態度。“東亞奇跡”的消逝,或是與其勞動成本上升和經濟結構過度依賴國際市場有關;或 是與國際環境的變化有關。例如,眾所周知,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美國逼迫日元升值便是導致隨後日本經濟長期停滯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國奇跡” 得以形成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為三類:一類是中國自身的經濟制度轉型。自一九七八年以來,中國逐漸地放棄了愚蠢的中央控制型經濟制度,轉而讓市場發揮作用。 二是中國在轉型的過程正與第三次經濟全球化的浪潮相重疊,而中國的相對經濟位勢使其能夠在參與國際分工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三是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的特殊國情和特殊的非民主的政治制度使其能夠在國際經濟的博弈中將自己的短期利益最大化。
在上述因素中,第一類因素應該說基本上是正面的。它不僅促進了中國過去三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也並沒有為未來的經濟發展製造任何障礙。第二、三類因素則是正、負兩個方面的作用都有。它一方面使得中國 得以快速實現經濟起飛,同時也正是導致中國目前不健康的經濟結構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第三類因素更將給未來“中國奇跡”的終結增加無限的痛苦。我在隨後的評論中將對此作進一步的分析。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