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莉雅華盛頓報導)在奧巴馬政府制訂經濟復甦計劃和財政預算的同時,星期四出台的一系列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的衰退程度還在進一步加劇。經濟學家表示,美國經濟目前還沒有探底,今年第一季度的收縮程度恐怕是長期以來最嚴重的。
訂單減、房價跌、失業增、盈利糟
美國商務部星期四公佈的數據顯示,由於美國以及全球性的經濟滑坡影響到國內外的需求,美國1月份的耐用品訂單出現了5.2%的跌幅,超過了預期。工廠訂單出現連續6個月的下滑,創下新的記錄。對汽車、金屬產品、機械設備、計算機和電器設備以及家庭用品的訂單都出現了下跌。
與此同時,美國全國房地產商協會報告說,1月份美國現有房屋的銷售按年率計算下跌到449萬套,是10多年來最低的,比一年前下跌了8.6%。房屋價格也在繼續下跌。 1月份的房屋中間價下跌到170300美元,是2003年3月以來最低的。這個價格比2006年7月房市高峰期時23萬美元的中間價下跌了26%。
勞工市場方面的消息也令人沮喪。勞工部星期四也表示,上個星期,首次申請失業補貼的人數出乎意料的增加了36000人,達到667000,達到26年來的最高水平,而所有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首次超過500萬的關口,是政府1967年開始發佈這個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
美國企業界的盈利報告更是一片黯淡。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星期四報告說,去年第四季度的淨虧損達到96億美元,全年虧損了309億美元,是該汽車百年曆史上第二大的虧損。服裝零售商Limited Brands公司第四季度的盈利銳減96%,零售商希爾斯(Sears)以及世界上最大的交易公司納斯達克-OMX集團第四季度淨收入的跌幅都超過了 50% 。美國第二大汽車輪胎製造商庫柏輪胎和橡膠公司(Cooper Tire & Rubber Co.)第四季度的虧損達到1億4350萬美元。美國的儲蓄機構第四季度損失了30億美元,年度虧損達到創記錄的130億美元。
衰退程度繼續惡化
國際經濟諮詢和預測機構環球透視負責美國經濟的首席經濟學家高爾特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這些經濟數據表明美國經濟衰退的程度還在惡化。
他說:「這表明,不幸的是,我們現在收縮的程度比去年第四季度還要大。人們本來希望看到衰退出現減緩的跡象,但是我們沒有看到這種跡象。看起來,今年第一季度的收縮幅度要大於去年第四季度,而第四季度的收縮看來超過了5%。」
房屋市場尚未觸底
高爾特指出,不僅是美國企業,世界各地的企業都在削減他們的資本設備,所以商業投資在下降。與此同時,他們也在急劇減少僱員,導致失業人數顯著增加。他認為,2月份的勞工市場可能是目前為止最糟糕的,而今年全年的失業率會高達9.5%到10%。高爾特也不認為美國的房屋市場已經觸底。
他說:「在房屋銷售量出現回升之前,房價可能還要進一步下跌,因為人們正在失去工作,他們擔心房價還會下降,而且他們還很難獲得貸款。所以我們需要房價進一步下滑,從而使得人們可以支付得起這些房子。我們還需要金融系統解凍信貸的流動,從而使大家能夠從房價的下跌中獲得好處並且開始買房。」
短時間內難有進展
環球透視負責美國經濟的首席經濟學家高爾特認為,儘管政府正在各個層面採取措施,但是我們目前看到的經濟活動的下滑已經在發生,在對付如此嚴重的經濟滑坡時,政府能夠做的就是減緩下滑的幅度,因此我們不能指望在太快的時間裏取得多大的進展。
這位經濟學家預計,美國經濟今年第一季度的收縮要高達6%左右,全年會出現3%的負增長,明年會出現1.5%到2%的增長,其中大部份的增長要歸功於經濟刺激計劃。
經濟下半年或復甦?
不過,位於賓州費城的經濟諮詢公司納羅夫經濟顧問公司的主席納羅夫對美國經濟的前景則稍微樂觀一些。他認為,我們從這些經濟數據中所看到的是企業界對糟糕的前景作出的反應。
他說:「隨著調整過程的繼續而且會持續更長的時間,我們可能會繼續看到就業等方面的不利數據。但是,這不見得意味著經濟在進一步崩潰。我認為,這些商業決定是在去年秋季做出的,目前正在今年年初一步一步的落實。如果工作機會的流失在今年春天和夏天出現減緩,我不會感到吃驚。」
這位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在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現復甦的跡象。他說:「一種可能是,隨著人們開始做出調整,不再那麼謹小慎微,開始逐步恢復到比較正常的水平,從極低的支出水平到低水平的支出之間的變化可能看起來是一種增長。所以我不會對今年第四季度出現相當不錯的增長感到意外。這不意味著增長強勁,因為需求仍然處於低水平,但是我們可能會看到一兩個季度的增長好於人們的預期。」
納羅夫預計今年第一季度經濟會收縮4.2%,第二季度的增長為零,今年全年收縮1%,明年增長2.5%。不過他也指出,我們目前面臨很多風險,任何錯誤或是額外的危機都會把美國經濟的復甦推遲到更遙遠的將來。
環球透視的高爾特以及納羅夫都認為,美國經濟的復甦還要看問題重重的美國金融體係是否能夠穩定下來。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