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考察站開章 利用再生能源運作

標籤:

【大紀元2月26日訊】位于南極洲瑪麗皇后地(Queen Maud Land)的「伊麗莎白公主攷察基地」﹐是世界上第一個“零排放”的極地科學考察站。2009年該考查站正式投入運行﹐所有權歸比利時。其日常運作完全依考太陽能和風能。許多科學家們為這個基地的運行叫好﹐認為這證明替代能源在極地地區大有用武之地。比利時官員相信「如果我們能在這裡(南極)做到,就意味?我們在哪裡都能完成」。

基地位于南極東側﹐當先驅者們最初來到這片大陸的時候﹐週圍是廣袤而荒涼的冰凍世界-南極洲。在這裡僅僅考風與太陽能作為能源無疑是一個奇跡﹐對于許多懷疑「綠能源不可信」的人士來說﹐「伊麗莎白公主攷察基地」的運行或許可以澄清一些心中的疑團。正如基地主持人修伯特(Alain Hubert)說:「如果我們連在南極洲都可以蓋成這樣一座基地站的話,我們就可以在我們的社會其他地方也完成它;我們有能力、技術與知識來改變我們的世界」。

在南極生存要面臨很多挑戰﹐除了冰凍徹骨的寒冷﹐還有冬日的黑暗。南極基地在設計過程中可以說是困難重重﹐但是最終再生能源技術還是在南極大陸立足了。

風能﹐加上被太陽能面板吸收的太陽能被彙集轉化後﹐用于整個考查站的動力和取暖。在南極﹐一年當中可以收集的來自風力和太陽光的能量可完全可以和歐洲的許多地區想媲美。在考查站的開張儀式上﹐領先全球的汽車催化劑製造廠商﹕比利時Umicore的主席萊森(Thomas Leysen)表達了他對于鼓勵企業來參與保護環境的支持。

他說:「全球信貸危機是由“非永續性”行為造成的。我們不能用這種不能永續的方式來對待我們的星球,否則我們也將面臨一個比信貸危機更為巨大的危機。」

水的再利用

考察站的環保設計不僅體現在能源利用上﹐水的再利用也是重要的環節。採用微生物講解技術﹐科學家們得以將浴廁用水循環利用五次後方才將其排入排水溝。

對于一個耗時兩年才完成的鋼骨架建築來說﹐許多設計都是獨具環保匠心的。整個攷察站有三曾樓高﹐外形象昆虫﹐屋頂上則安裝有太陽能板﹔而在不遠的烏茨泰納(Utsteinen)山脊﹐風力渦輪機充份利用?南極幾乎取之不盡的風力資源。甚至包括建築物的幾何形設計的窗戶﹐都能幫助節約能源消耗。

南極的冰川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庫﹐而全球暖化帶來的高溫將會加快冰川的融化速度﹐進而加快升高海平面與加快改變海岸線。一旦南極洲溶化了,世界海平面將升高約180英尺。

科學家監測全球暖化並預測高溫將會加快世界上最大水庫-南極洲的溶化速度,加快升高海平面與加快改變海岸線。一旦南極洲溶化了,世界海平面將升高約180英尺。

研究人員表示﹐這將會衝擊到住在低海拔的沿海地區的大量世界人口。這些地區的海拔高度僅僅比目前的海平面高出三英尺﹐聚集?一億四千六百萬人。聯合國氣候變遷政府間專門小組的副主席范伊佩舍勒(Jean-Pascal van Ypersele)表示,如果本世紀中期排放量未能減低百分之50到85,就會有災難性後果。

他說:「地球上的我們將會來到一個在過去兩到三百萬年都未曾經歷過的高溫增加區間」。

研究焦點-冰棚

以比利時為主體的國際極地基金會斥資兩千六百萬打造了該基地站。它座落在胥爾龍丹(Soer Rondane)山脈北方數英里的高陡山脊上﹐其研究方向將致力於分析附近的厚冰棚。

基地站不僅要能運作二十五年,而且還將要進行氣候學、冰河學與微生物學的研究。來自比利時、日本、法國、英國與美國的科學家,包括冰河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已經在此地展開研究。

比利時科學政策辦事處的范高文倍勒荷(Maaike Van Cauwenbergh)說攷察站處在一個孤立的地區﹐用專家的說講就是「幾乎沒有被研究過」。攷察位於俄羅斯與日本研究站之間廣大的六百英里地區內。

攷察是半公立﹑半私立性質的。比利時政府贊助了該研究計劃的部分經費。


冰雪中的攷察基地假想圖 (IPF)


被運往南極洲前﹐攷察基地事先在比利時被組裝。(Getty Images)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洲開通首條南極航線
【名家專欄】美國強化與東盟合作對抗中共
紐約本週天氣濕冷 週一午後到週三都有雨
第五大道迎來兩百周年 紐約市府投資逾1.5億打造行人友好大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