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墾區燙手山芋 以巴奢談和平

標籤:

【大紀元2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曹宇帆特拉維夫特稿)美國倡議中東和平,鼓勵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各自獨立建國,但如何安撫、安置約旦河西岸的屯墾區猶太居民,成了以色列政府的燙手山芋,更是以巴和平的絆腳石。

1967年中東六日戰爭後,以色列在佔領地約旦河西岸與加薩走廊闢建屯墾區共200餘。以色列於2005年8月撤離加薩的21個及4個位於約旦河西岸的屯墾區,但目前還有100餘集中在約旦河西岸。

1993年,以色列已故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與已故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YasserArafat )磋商奧斯陸協議時,共有11萬6000猶太人定居屯墾區。

2000年,奧斯陸和談破局,屯墾區人口攀升至19萬8000人,3年後,以色列內政部統計,屯墾區內的人口已突破23萬6000,雖然加薩與西岸部分屯墾區居民於2005年8月撤離,但2006年屯墾區人口仍突破25萬大關。

保守估計,下屆總理正式就職前,約旦河西岸屯墾區的人口總數將超過30萬人。

由於猶太人持續擴張在屯墾區的規模,形同往後即使巴勒斯坦獨立建國,將形成「國中有國」的怪象而無法容忍,但以色列又為了保護在屯墾區內的猶太人,雙方難就領土爭議達成共識。

「訴諸道德層面,闢建屯墾區猶太人並沒有錯」,耶沙屯墾區委員會(The Yesha Council)主席戴陽(Daniel Dayan)說,審視歷史演進脈絡,這些土地本屬猶太人的。

柏格(Yaakov Berg)是一家酒庄負責人,兩週前才從耶路撒冷搬至屯墾區內擴充營業規模。他說,一般以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中心,但實情並非如此。

他舉舊約聖經撒母耳記記載,以色列王國首位國王掃羅(Saul)即於酒庄所在地附近奠基,並與非力士人(Philistines)交戰,可見自古以色列人生活在這塊土地上,且酒庄的地是向以色列政府承購,無可非議。

穿過巴勒斯坦境內往北行抵達Beitar Illit屯墾區,兩座山頭佇立著整片紅色屋瓦與黃白相間的石塊堆砌而成的透天厝,街道兩旁栽植樹木綠意盎然,區內超市、幼稚園等設施一應俱全,猶如生活機能完善的社區。

90年代初期,以巴談和平似乎頗有進展,當時Beitar Illit共有居民4000人,如今擴充至3萬4000人,柏絲汀(Eliana Passentin)12年前告別舊金山,選擇至偏遠的不毛山區落腳。

柏絲汀與她的鄰居雅斯拉弗(Tamar Asraf)相信,定居屯墾區為出自神的帶領與聖經的應許。被問及巴勒斯坦人也曾在他們居住的土地上生活時,他們卻說,「我們是好人,願意與其他人和平相處。」

這片好人聚集的社區,來往主要通道有厚厚的鐵門與外界隔絕,柏絲汀解釋,這是為了安全起見,又說他們只希望過平靜安穩的日子。

他們的平靜安穩卻暗藏衝突危機。情治單位接獲可靠情資,儘管以色列政府力推土地換和平政策,希望能把約旦河西岸屯墾區民眾遷離,但將近30萬的居民卻打算採包括武力在內的任何方法捍衛家園。

儘管以巴和談各自獨立建國的方案逐漸有譜,但屯墾區的規模日漸擴大,以巴之間的對峙與對立氣氛也隨之逐漸升高,時間慢慢靠近雙方攤牌的臨界點,以巴和平進似乎也漸行漸遠。(本文附照片)

相關新聞
報復好戰分子攻擊 以機轟炸加薩走廊
巴勒斯坦火箭襲擊考驗加沙停火
以總理稱將加倍報復巴火箭襲擊
巴勒斯坦應否獨立建國  以四黨代表意見紛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