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梅蓀:告慰英靈 民心所向(上)

——紫陽四週年祭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月19日訊】2009年1月17日是紫陽逝世四週年祭日。上午9時半,我來到燈市口西街的富強胡同口,這裡早已停著白色警務麵包車,4個戴著紅袖標的便衣壯漢在胡同口一字排開,神情警覺,似乎要威懾過往的行人,天色陰沉,使人備感壓抑。我低頭從路邊快步走進胡同,來到6號院。緊緊關閉的大門外面,圍著30多人,大部份是衣著簡樸面露滄桑的維權訪民,有10來位探求真相的敬業記者。

維權訪民的思念

一位60來歲的市民,捧著紫陽像和《訃告》默默地站在大門旁以示祭奠。我上前搭話得知,他叫張鴻彬,住在隔壁胡同,1986年起,用自家房子經營小餐館,勤勞致富,曾見過紫陽。紫陽去世時,作為鄰居代表,他拿著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訃告》:「2005年1月29日上午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向趙紫陽同志遺體送別……」來到八寶山,卻被警方攔住並帶走。他說:「如今我家房子被拆除被侵權,多年上訪維權無著,反被打壓,越發懷念紫陽。他心中裝著人民,想著百姓,如今正需要像他這樣的人民領袖啊!」

中年婦女張塞梅(來自甘肅省嘉峪關市的訪民)主動向我表達同樣的意願,還把其上訪15年無著的《冤案控告狀》遞給我。一個便衣人員湊上去搭話並向她索要材料。我對他說,儘管你解決不了問題,但千萬不要難為她。

訪民思念紫陽的情懷,使我想起在趙家之前曾經居住在此院的胡耀邦,時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長、宣傳部長、中紀委書記。他曾在家裏接待無數上門告狀的百姓,耐心傾聽其疾苦,竭盡全力解決其冤假錯案。如今的訪民,有冤無處伸,在連年上訪維權無望的萬般無奈中,竟來找紫陽!人民懷念他,企盼紫陽在天之靈安息;企盼當下的官員能像紫陽那樣執政為民。他們義無反顧地在漫漫維權路上依法抗爭,為紫陽也為自己,更為這個國家。

在我的提議下,其中九位訪民在門口站好,有的還捧著訴狀,讓我拍下這個無聲而悲壯的一幕。


訪民在門外聚集,鄰居張鴻彬四年前未能送別而捧著紫陽像在此祭奠。

大門警衛設限 放行內外有別

上午10時,大門打開了,有人出來,我趁勢進去,經守門的便衣警衛詢問後獲准。如被門衛問話時語塞,則難以進入。清早來此的路透社記者儲百亮等好幾位西方記者,被門衛以「外國人不得入內為由」,嚴格地攔在門外。

我來到會客室,紫陽的子女們正在接待來訪者。獲悉不少人被攔在大門外,趙二軍(紫陽次子)和王雁南(紫陽之女,原名趙亮)到大門外,向外國友人和訪民道謝,大家圍著他倆緊緊握手,表達對紫陽的緬懷之情。


紫陽家人王雁南(中)趙二軍(右1)向被攔在門外的人們致謝。


回到院子裡的王雁南告訴我,好幾位新疆人也被擋在門外。我問,如果是你的老友,由你請進來行嗎?答,也不行。我說這是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利和民族歧視,是嚴重違反《憲法》和《刑法》的啊!她平靜而無奈道:「當局的違法行為還少嗎?」(有關法律規定見本係列文下篇的附件)

趙二軍把我引進紫陽書房,向紫陽像鞠躬行禮。人群中見到去年曾來祭奠的野口東秀(日本《產經新聞社》中國總局特派員)和芹田晉一郎、巖琦念(共同社記者),因敬仰紫陽而每年來此的他們神情凝重,向紫陽像深深地鞠躬,默默地聽著人們的談論,感受著這裡的一切,直至中午才道別。

10時半,幾位外地訪民一起來到書房。他們在紫陽像前喃喃自語,長時間默哀,深深鞠躬,每人燃起一炷香,有的擦著眼淚。


訪民李忠英在紫陽像前默哀祭拜。

11時許,有外賓來獻花,被攔在大門外而僵持著。趙二軍到門外向其致謝,收下一束名貴的黃色鮮花,其中一半含苞欲放。

下午3時半,每年來此的北京市民王如,看到一位年輕的日本友人在大門外很想進入,就把他當作同伴而一起帶進來了。來到紫陽書房的人們,默默的行禮、敬香、留言,緬懷追憶紫陽。


攝影記者老吳獻上潔白的哈達,書房的紫陽像是他在四年前製作的。

每年來祭奠的北京市民老李拄著拐杖,攜女兒向紫陽像鞠躬。


「六四」難屬的祭奠

10時15分,王雁南從大門口把捧著鮮花的丁子霖(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引進書房,關切地問其丈夫蔣培坤教授近日被警方騷擾致使心臟病發作的情況。丁子霖說:「他在病中未能前來,紫陽每年祭日,我們難屬都要來,直至『六四』被重新評價,紫陽和我們的殉難親人都得以安息。」

丁子霖在「六四」痛失愛子。她說,近日沒有對任何人透露要來紫陽家的打算,今晨悄悄出門,終於來到這裡。為汲取去年被警方阻攔的教訓,幾位難屬相約在今天分頭前來。她在留言簿寫道,紫陽先生,您離開我們四年了,但您的身影與我們同在,為了同樣的訴求,同樣的目標。


丁子霖獻上鮮花,六朵紅玫瑰和四朵白玫瑰組成「六四」難屬群體「天安門母親」的標誌,四支白色百合花寓意紫陽去世四周年。她和趙五軍夫婦系上挽聯。

11時半,張先玲(航天部708所通訊工程師)捧著鮮花來了。她在「六四」痛失19歲的兒子。她受馬雪芹、張艷秋等難屬委託,代為簽名。去年祭日,她被員警堵在家中,未能前來。


張先玲在紫陽書房簽名。

下午3時半,徐玨(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捧著鮮花來了。她在「六四」痛失愛子,其丈夫為此精神抑鬱5年後去世。「去年祭日,我在來的中途行至展覽路被八、九個員警攔住並拖上警車帶走,剝奪自由三天。今天,我改變路線,上午先去歐美同學會參加活動,同學們對紫陽大加讚賞,熱情地為我引路至此。我終於來到紫陽家,深感回到自家見到親人。」敘述中的她激動不已,潸然淚下。

談到紫陽,她說:「當局大張旗鼓地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卻嚴密封殺紫陽的貢獻,其實紫陽恰恰是1949年以來,最為人民著想,最有政績,最好的總理和總書記啊!我家一直掛著紫陽像,我要向紫陽那樣,做正派人,要為正義,為民主自由而抗爭。」1

紫陽書房依舊 輓聯年年增加

紫陽書房保持其生前的原狀,紫陽去世時這裡曾作為靈堂而掛起的紫陽大象依舊:布衣青衫,隨意灑脫,滿臉笑容,使人備感親切。

紫陽像的兩邊,少了每年由家人更新的對聯。趙二軍說是,按照老家的習慣,四週年祭日是小年,故沒有掛對聯。

今年是紫陽九十誕辰,又是「六四」及紫陽下臺二十週年。牆上掛著人們敬獻的對聯: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日月入懷笑看萬裏江山依然故我,
春風化雨魂寄千年熱土蕩氣迴腸。

一年又到凍寒鴉,未見藍天少日華。不恨輕拋五斗米,惟惜大業戟沉沙。
擦乾青史撕心淚,留取白絹曜眼花。細雨滴滴親沃土,春風起處看新芽。

轉自《新世紀》(//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反右五十週年紀念活動中的俞梅蓀
俞梅蓀:失地農民浴血抗爭 汕尾電廠陷入危機
俞梅蓀:漫天大雪祭英靈
俞梅蓀:林昭就義四十週年祭 北大反右危害今猶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