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18日訊】2月17日,新疆阿勒泰地區公開千名幹部財產申報情況,引發媒體和網民熱議,有媒體質疑:「新官」人均年收入僅3.1萬元?為何設「秘密申報」?所謂公開還有意義嗎?而且為何首先在一個經濟尚不發達區域公開幹部財產?
「新官」人均年收入僅3.1萬元?
據《都市消費晨報》2月17日報導,新疆阿勒泰地區首次在財產申報網上公開幹部人數945人,加上1月份網上公開的55名新提拔「初任申報」的副縣級幹部,總計公開1000人的財產。許多媒體認為,官員財產申報是反腐敗的核心環節。阿勒泰先行一步,尖刀刺向腐敗的心臟。值得讚許,但也有人心存疑慮。
從阿勒泰廉政網上此前公佈的「新官」財產來看,55名申報人公開的財產總額為175萬多元,人均3.1萬餘元;財產秘密申報表根據保護隱私的原則未予公示。「 新官」人均3.1萬餘元的年收入成為公眾熱議的焦點,因為這個數字與人們的心理期望值有較大的落差。
有網友跟帖,對「收禮」申報一欄全部為「無」提出質疑:在當今腐敗無孔不入的大背景下,這樣的結果可信嗎?阿勒泰地區紀委書記吳偉平把這種情況稱之為「零申報」。
吳偉平認為,要求申報的「收禮」不是親友之間禮尚往來,要求幹部申報的所謂「收禮」,實際上是刑法意義上的受賄和准受賄行為。但既然是「零申報」,這條規定還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嗎?
秘密申報:是「稻草」還是「屏障」
公開財產涉及每一個為官者的切身利益,「敏感」之極。此番阿勒泰公示官員財產所引發的震動不言而喻。從相關決定出台至今,「作秀」還是「探索」的爭論始終是「進行時」,而爭論的焦點則集中在官員財產的「秘密申報」上。
阿勒泰地區紀檢部門稱:「沒有完全公開領導幹部及其家庭成員財產,主要是考慮保護領導幹部的合法財產和人身安全,還有隱私權的考慮,所以採取了公開申報與秘密申報相結合的原則。」
這一做法引發公眾熱議:秘密申報究竟是貪官回頭是岸的「稻草」,還是暗箱操作的「屏障」?官員申報的財產是否真實?
「作秀論」者認為,只要有秘密申報,就可能暗藏玄機。既然是公僕,就應該放棄更多的隱私權接受民眾監督,否則,不完全的公示最終只能流於形式。
有人認為其間存在著「綏靖」成分,至少在這一部份仍在逃避「陽光」照耀……
為何在一個經濟尚不發達區域?
討論官員財產首次公開,幾乎所有人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破冰」之舉為何發自中國西北角——一個經濟尚不發達的區域?
另外也有很多人質疑,阿勒泰「破冰」能不能形成更大範圍內的跟進態勢?阿勒泰地區一些幹部表示,官員財產公示應該在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推行,「相比東部,新疆經濟落後,自然環境和工作條件艱苦,官員財產公示可能會造成新的『不公平』」。「破冰」過後還要「破」什麼?(//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