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15日訊】說到中央電視台舉辦的2009年新年文藝晚會上最受觀眾喜愛節目,大多數觀眾都選擇了小品《不差錢》。小品中的那位「小瀋陽」可謂在眾多粉絲的狂熱追捧下,一夜竄紅,成為耀眼的明星。不過,有人將小瀋陽的表演總結是「瘋癲的表演」。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將小瀋陽表演稱為「瘋癲的表演」的人是文學藝術評論家郭海平。在郭海平看來,小瀋陽如此受歡迎並非偶然,這表明中國百姓似乎需要一種別樣藝術「釋放365天精神壓抑的一種瘋癲和狂歡」。看過小品的美國耶魯大學學者蘇煒表示,小品《不差錢》正能配兩個字來形容:低俗:
「這是極其低俗的一個小品,我看不出它有多麼值得評一等獎,而且它的內容本身是很貧乏的:為了混進星光大道,怎麼去賄賂姓畢的一位編輯。表演沒有多少內容,也沒有什麼社會內涵,表演上我也不覺得什麼。我倒是想到了小瀋陽這種表演,在網上流行的一個詞叫做『惡搞』。我看到網上流行的小瀋陽一些『金句名言』也都是以惡搞的方式出現的。」
有批評小瀋陽的評論說,小瀋陽竄紅只能說,一個「下流美」在中國升起。成名之後的小瀋陽在接受媒體採訪談到自己對表演的看法時說,他的表演就是讓觀眾開心,換句話說,就讓觀眾發笑。對此,同樣也認為小品《不差錢》內容低俗的旅美中國民主人士鄭存柱先生表示:
「喜劇給老百姓的笑是發自內心的,或者說反映的是生活中的一種典型,通過喜劇的方式表達出來,讓人們認識到生活的本質。這個小品真正反映了生活的本質嗎?恰恰相反,老百姓就是缺錢,所以說它反映的不是生活的典型,反而走上反面了。因為,從統治階級的角度來說,它用這種低俗的方式掩蓋本身,小瀋陽恰恰是具有這種戲劇的形式,但是缺少真正的喜劇帶給人類的精神本質的一種價值的東西,他完全沒有這樣的內涵。」
中國國內有評論說,看小品,跟欣賞任何一種藝術一樣,品味的是藝術的內容,內容本身是否源於反映平民喜怒哀樂的真實生活。既然小瀋陽和他的老師趙本山搭檔表演的《不差錢》,沒有在形式和內容上統一,那大多數觀看春晚的人為什麼將其選為最受歡迎節目? 蘇煒對此表示:
「我認為是今天整個中國的社會心態的一種折射,其實,老百姓沒有正常的渠道去宣洩自己正常的情緒,所以現在只能用一些惡搞的情緒,包括最近中央電視台的這場大火,網上一片幸災樂禍的聲音。這個幸災樂禍反映的社會情緒,跟大家現在喜歡為小瀋陽喝采的情緒,其實在背後是一致的。因為可以給社會當作一個價值天平的中央電視台並沒有端起真正的價值的天平,所以,老百姓就不把這種所謂的價值放在眼裡。而小瀋陽這種把什麼都拿來調侃,都來顛倒,性別可以男女顛倒,話題可以正邪不分地開各種各樣的玩笑,反而變成了中央電視台一個最耀眼的節目。說得嚴重一點就是--。」
郭海平在評論文章中表示,小瀋陽顛倒的內容都是經過精心策劃、挑選和審查的;觀眾從小瀋陽顛倒的形式中獲得的是某種表層的暫時滿足,而不是更深層次的快感,因為小瀋陽看似瘋瘋癲癲的表演其實是「對觀眾進行的一些調戲和愚樂,可憐的觀眾似乎並沒有更好的選擇」。對此,鄭存柱表示:
「老百姓是非常喜歡有真正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出現,但是如果是空白的話,甚至生活上很無奈的話,有很多問題,大家都知道有這個問題的存在,但想不出一個很好的辦法來解決。我們在生活裡面官商結合,甚至一些醜陋現象已經習以為常了、已經麻木了。一個人是要有精神需求的。所以官方就利用這種所謂的喜劇的形式來填補,給人的假象好像是老百姓就喜歡這種。恰恰相反,因為一個人在飢餓的時候任何一種食品,不管這種食品是多麼地乏味,多麼地沒有營養,他照樣去吃。我們現在的中國就是缺少真正有價值的精神食品。」
在缺少真正有價值的精神食糧和娛樂節目的時候,中國有博客評論一語道破天機:「俗點沒關係、貧點沒關係、甚至娘娘腔也沒關係,只要給觀眾一個樂子」。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