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新世紀十年回顧

金鐘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2月7日訊】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轉眼就要成為歷史。這十年將以不少特別的事件和發展載入史冊。以我們最關注的而言,自然是中國大陸的變化,不久前媒體先後回顧了中國近三十年的社會經濟發展和中共建國六十年的變遷,其實奠定中國今日舉世矚目的經濟地位與影響力的,還是最近十年的高速發展。現在中國的GDP國內生產總值是十年前的三倍多,世界第四。外匯存底超過二萬億美元,是十年前的十二倍,世界第一。整體財富的暴增無可置疑,但按人口平均這項重要的比較指標而言,中國仍然相當落後,如人均GDP不及美國、日本的二十分之一,全球排名在一百名之後,與非洲剛果、摩洛哥一類國家相當,其他貧富懸殊及經濟結構方面的缺失不論,僅以此人均指標之落後,已能反映高速發展尚存的許多負面問題。

但是,比之毛澤東時代的極權專制,今日中國的發展,還是應該給予高度的評價。在社會文化人權層面,儘儘管我們和公眾都看到許多黑暗面並予以揭露和批評,但是,比起毛時代,人民還是有了更大、更多一些的自由度。拿最近的熱門話題「柏林牆倒塌二十年」來說,我們一方面抨擊中共在中國大陸設置許多無形的柏林牆,但是,就人民的出國權利而言,和毛時代的閉關鎖國,憑一點海外關係多少家破人亡相比,那已是雲泥之別。

一言以蔽之,中國社會的資本主義化,不論中共官方如何掛羊頭賣狗肉,已是不必否認的事實。今天值得討論的一個話題是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這原是馬克思哲學的一個範疇:歷史唯物主義或稱唯物史觀,對社會發展的規律作出解釋,即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決定社會的存在與進步。它強調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二者也有反作用。這種理論說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必須有產品分配的公共享有。但是,大工業造成多數人的貧困和少數資本家佔有生產的財富,這種矛盾的解決便要訴諸「共產」革命,因而唯物史觀成為共產黨的官方哲學。但是,一百多年的歷史證明了這個理論的嚴重缺陷——資本主義雖有它的內在矛盾,但是它的上層建築,從國家機器到意識形態和社會生產力有驚人的成熟的適應性,而共產制度從蘇聯到中國沒有帶來社會公平,連基本人權都受到大規模的摧殘。因此,一個社會建立了資本主義的生產力,那麼,一定要有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與意識形態)與之相適應,才能實現社會的符合邏輯的(和諧)發展。否則,就是一個畸形社會,就是一個必然要被改變的社會,以使其適應現代資本主義生產力(經濟與經濟制度)的需要。

今天,中國社會在資本主義經濟高速發展下所呈現的百般矛盾和弊端,不正是它的社會制度首先是政治制度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結果嗎?中國的有志之士呼喚民主、自由、人權、法治,以此為天經地義,普世價值,不料在唯物史觀上也能找到殊途同歸的存在依據。@

(2009-11-28)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陳孝萱心中只有鐵弟  不甩金鐘魔咒
陳孝萱沒戲拍 不認金鐘魔咒
礁溪溫泉節 千人泡腳挑戰金氏紀錄
旅日中國博士申請更新護照被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