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中心》的神話腳本
ESPN的《體育中心》確實是個精心製作的體育節目,但是它的圖騰價值源自極佳的新聞與製作品質。
與其他任何一個體育新聞節目不同的是,《體育中心》為它的觀眾—絕大部份是男性—提供了把體驗運動視為神話的一個新方法。
由於ESPN是一家電視公司,因此它的偶像品質衍生有別於百威啤酒、福斯汽車和山露汽水等。雖然廣告扮演了關鍵性的支持角色,但是ESPN講故事的作用卻主要發生在它的節目而非廣告之中。
ESPN電視台的記者極力頌揚純運動員(pure athlete):那些在密集競賽中脫穎而出的、努力鍛鍊追求更高技巧、展現正確的運動員精神、在最艱苦的戰場上不屈不撓、奮戰不懈……的運動員。
純運動員對廣告和運動帶來的名聲不太感興趣,事實上,他們追求的是體驗達成那種運動成就的理想境界,以及一些相關的東西:侵略性、危險性、團隊合作、決心和主宰力。
一些在高中、大學時代曾享譽盛名的運動員(jock),ESPN對待他們的方式格外優厚,因為該台非常熱中於詳盡報導個別的運動員。
ESPN為觀眾鉅細靡遺地介紹運動員的心理狀態—從他們的人格特性、他們的傳記、他們遭遇的困境、他們的個性缺點,到甚至連他們身上哪裏長個瘤,無一不報—目的是要讓大家看到這些優秀運動員的真實生活面。
透過這些心理學的敏銳闡述每一天的體育新聞,《體育中心》節目還邀請大多數是男性的觀眾來揣摩這些純運動員的心態,感受他們堅韌的習性與競爭性,當然,更要和他們一起砲轟對手。
ESPN誘導觀眾—其中很多人從青少年時期起就鮮少參與團隊運動—感受純運動員的方式,其實證明了這個神話的廣泛關聯性。在大量報導團隊運動的同時,ESPN也不斷告訴觀眾:
只要努力看他們的節目,你到處都可以找到純運動員。透過和純運動一樣處理的鏡頭,該頻道經常出現中年男性騎著小型越野機車,在加州橘郡後院跑道上馳騁競賽的畫面。
與在它之前出現的運動媒體不同的地方在於,ESPN呈現的是:只要採取正確的態度,不論是業餘運動員或學生時代的運動選手,都可以成為純運
動員。
⊙真正的平民之聲:純運動員
藉由與其他圖騰性品牌遵守的相同原則,《體育中心》發展出一套與運動員競爭激烈的平民世界的牢固關係,這個節目對那些運動員信守承諾,所以能與他們維持極佳的親密關係。
對於那些初露頭角的運動新手,ESPN的處理方式和其他電視台記者的典型做法—看著讀稿機上撰稿員寫的稿子一字不漏地照唸如儀—大不相同。
ESPN的記者都是忠實的運動迷,他們報導新運動員的新聞,就像地方報紙的體育記者處理獨家報導一樣。
因為知道有時候手上的稿子不夠多,他們會自己找資料加進去,所以往往比幕後撰稿員寫得還豐富。
當時各大主要電視台常提供運動比賽的精采畫面給一些地方電視台,但因為他們視ESPN為競爭對手,自然不願供應這類畫面給ESPN,所以記者這種處理新聞的風格從ESPN一成立時就自然形成。
因為缺乏新聞精采鏡頭,節目主持人如克裏斯‧伯曼(Chris Berman)、狄克‧維特(DickVitale),以及後來的名主播凱斯‧歐伯曼和丹‧派屈克DanPatrick)等,都學會把觀眾看不到的畫面用口述方法仔細描述給觀眾聽。
早年的《體育中心》主播經常藉著可靠的內幕消息,把各種比賽—還沒比完或剛剛比完—的結果立刻插播給觀眾知道。
節目主持人更隨時藉著討論他們喜愛的運動員、數據資料或當天的精采比賽填補空檔。
直到今天,觀眾還是慣於一邊看著電視上的精采畫面,一邊聽ESPN的記者敘述詳情。
由於電視是視覺媒體—有時精采畫面反而變成一種約束—使得《體育中心》這種記者口述的風格創出一種與體育活動密不可分的特殊關係,讓其他仰賴精采畫面的體育節目望塵莫及。
ESPN「這裡是體育中心」的廣告宣傳,成功地建立口碑。
這支由廣受歡迎的重金屬搖滾樂團Spinal Tap擔綱、有史以來第一支用嘲諷記錄片方式拍攝的傳記式廣告,內容充滿嘲弄意味。
廣告中對《體育中心》主播的後台真實生活極盡嘲弄(幾個人為了一則報導時的用字爭執不休、有的人在廁所上妝等等)。
這個別出心裁的廣告,把著名的運動員找來扮演滑稽的、一反本性的角色,用運動世界裡流行的幽默,大大調侃了康乃狄克州布裏斯托(Bristol)的ESPN新聞中心後台或螢光幕後主播的真面目。
對
那些經常受訪的運動員來說,能這樣嘲弄主播實在太好玩了,很快地,上該廣告軋一角便在明星運動員間形成一股風潮。
當觀眾發現,這些知名運動員競相在影片上出現、而且不收分文廣告費時,這支比「史基茨」(time-out skits)糖果更少商業味的廣告立即成功地讓ESPN變成偉大運動員的代名詞。
ESPN裝扮樸素的主播及平實無華的新聞場景,也更凸顯該台把焦點放在運動員身上的用心。
從康乃狄克州起家的ESPN總部從未搬遷過,上節目的名人不時拿這個地方輕鬆地開玩笑,更顯示ESPN與高高在上的大企業或華麗奢侈的好萊塢不同,是一個和普通觀眾打成一片的電視網。
總部位在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在過度商業化的其他專業體育台襯托之下,更讓ESPN顯得分外平易近人。
同樣地,由伯曼等名嘴播出的各種令人津津樂道的新聞,也加強了ESPN的可信度。
雖然平面媒體的許多記者和名嘴也都不錯,但是仍有很多記者的報導簡直就是體育垃圾(一位早期在ESPN做事的工作人員發明的名詞),他們把所知道的零星消息、自己的感想或離奇古怪的內容在螢光幕上胡扯一通。
有些用好萊塢式的修辭包裝華而不實的內容,此外,就如他們所報導的運動員一樣,從他們的言詞與態度裡,觀眾都感受得到敵意與不齒。@(待續)
摘編自 《從brand到Icon,文化品牌行銷學:看世界頂尖企業如何創造神話、擦亮招牌》 臉譜出版社 提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