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1日訊】黃金漲勢一發不可收,股市、債市也表現亮眼,這樣的榮景能持續到何時?有人瘋狂追價,也有人喊出應「居高思危」了!
金融海嘯過後,敢在危機入市的投資客,今年應該是「事事如意」,投資市場三寶──股票、債券及黃金齊飆,無論「押」那一邊,全中紅心。股債金三頭馬車同時、同向奔馳的機會不多,這一回,可是足足等了50年才再見到。尤其是黃金,從1980年代初退潮後,沉寂至今才再度受青睞,金價迭創高點,11月21日現貨來到每盎司1,151美元。
全球投資市場表現亮麗,美國股市站上萬點大關,標準普爾五百種股價指數(S&P)從3月9日的低點起,至今漲幅已達62%;摩根士丹利(MSCI)新興市場股票指數,一年來大漲114%。油價從去年底至今,上揚155%。中國的房地產一年多以來,持續蓬勃發展;黃金更是漲翻天。
兩次的石油危機,將黃金帶到最高峰,八○年代初期由盛而衰之後數十年,黃金在投資市場乏人問津。現在,又成為最夯的投資標的,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追蹤,「2008年第四季,黃金的零售市場需求,幾乎是2007同時期的五倍。」
黃金的強勢,街頭巷尾看得到,台灣坊間的傳統金飾店,用先進的網際網路高價徵求散戶的舊金飾。英國哈洛德百貨公司宣布,開始販售金幣、金條等黃金產品,金條最小1公克,最重12.5公斤;黃金條塊則擺在地下室的「哈洛德銀行」銷售。印度郵局銷售各種大大小小的黃金商品;金幣又成為收藏的對象。愛黃金不只是庶民的專利,各國的「退休基金」、「投資大戶」、甚至「中央銀行」,也悄悄搶搭橙光四射的黃金列車。
老祖母賣項鍊 獲利了結
黃金價格一路飆升,11月中,台北市銀樓公會的掛牌價──每台錢(條塊)新台幣4,335元,不少成本每台錢2,000元上下的老祖母私藏黃金,紛紛出籠賣給銀樓,「幾條項鍊就賣了好幾萬元!」「先賣掉,等跌下來再買。」老祖母的理財哲學果然厲害,獲利了結,逢高出脫。
黃金價格還會繼續上揚?未來還有多大的上漲空間?市場的分析師,有人預測國際金價每盎司會漲到1,500美元、有人說2,500美元、有人甚至喊到3,500美元,眾說紛紜,但是說金價會下跌的人很少。
黃金為何沉寂多年,再度變成搶手貨?華爾街「李蒙兄弟」破產後,引發金融風暴,傷透全球投資人的心,對金融機構不再信任,把錢放在銀行根本無利可圖,存款的實質利率,低到負數的程度;基金與股票市場風險太大。最終,投資人發現,還是古老的金塊好,「握在手中的鳥,比較實在。」「萬一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事,黃金不但能保值,還能逃難呢!」黃金符合避險、逃難的原則,再度受到世人的讚頌,金礦、金幣、金條、金塊、黃金存摺、黃金期貨,在投資市場又發光發亮。
美元走跌是元凶?
一場金融風暴,拖累全球經濟,各國政府紛紛採取超寬鬆的貨幣政策,利率低到近乎零,大量舉債,拚命印鈔票救經濟,造成全球資金淹腳目。美元走跌,被指為是金價大漲的罪魁禍首。這樣指控,不是沒有道理,美國政府目前擁有2億8,690萬英兩的黃金,卻印製了1兆5,690億美元的紙鈔,如果每一美元都以黃金作後盾,相當於1英兩黃金的價格,必須是5468.8美元。嚇人吧!
了解黃金價格的走勢,最重要是掌握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就像大象的腳一樣,能撼動市場的「大金主」──各國的中央銀行,最近態度有明顯變化。過去,各國央行一向是黃金市場的大賣主,抑制金價上漲;現在,有些央行轉為限售、有些轉賣為買,為黃金價格的上揚,增添不少想像的空間。倫敦研究機構表示,全球央行上半年賣出的黃金,減少73%,全年出售量可能降到1994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歐洲央行限售 再推金價一把
擁有全球一半黃金儲量的歐洲,為了防止各國央行在市場上任意拋售黃金,造成金價下滑,歐洲央行與歐洲地區18國央行,訂有「黃金限售協議」。這項協議今年9月到期後,又再度達成協議,決定第3次實施為期5年的黃金限售規定,未來每年出售的黃金總量,將由目前規定的500噸降至400噸以上,直至2014年9月。
更令黃金投資人振奮的是,近20年來,全球央行為追求更高的報酬率,大量拋售黃金,改採多元化資產的外匯存底策略,在黃金市場幾乎多是扮演「淨賣方」的角色。全球央行持有的黃金部位,18年來減少了10%,大金主在市場拋售黃金,成了金價上漲的魔咒。不過,魔咒可望解除,今年全球央行可能轉成「淨買方」,大舉增加黃金儲備。
首先,負有穩定全球金融任務的「國際貨幣基金(IMF)」,手中擁有3,217噸的黃金儲備,為了償還本身的債務,以及擴大協助國家的範圍,今年9月獲得董事會的批准,出售403公噸黃金。中國人民銀行最先表態,有意全數吃下;沒有想到,卻被印度搶先一步,印度央行10月動用67億美元,向IMF申購了其中的200公噸黃金,這是近30年來,全球最龐大的央行購金動作,一舉把金價推升到1,100美元。
近年,手中持有大量美元債券的新興國家,如中國、墨西哥、菲律賓與俄羅斯,害怕美元貶值,傷及他們的美元儲備部位,悄悄買黃金、賣美元。原本有意出售20噸至50噸黃金、以緩解財政赤字的俄羅斯,最近為了防禦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和美元的疲弱,反賣為買。11月中旬,俄羅斯央行向「俄羅斯國家貴金屬庫」購買了30噸黃金,穩步增加黃金儲備。專家預估,如果中國人民銀行繼印度之後,也大幅提高黃金儲備量,黃金價格可能要漲到每盎司1,400美元;如果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也跟進,金價可能要漲到2,500美元。
各國央行紛紛增加黃金儲備量,代表央行不再信任其他政府所發行的紙鈔。這一波金融海嘯對美國經濟力殺傷力大,造成企業破產、失業率大增,民選的奧巴馬政府不願看到這種局面,不惜降低利率至零、擴大舉債,印鈔票買自家國庫券,這也是債券在通貨膨脹壓力之下,仍能維持榮景的原因。問題是像美國、英國這樣的大負債國,有印鈔票的權力,又同時擁有讓貨幣及利率升貶的能力,在被債務壓得喘不過氣時,可能會放手讓美元貶值,這才是嚇壞美元投資人的真正原因。
不幸的是,美元是全球的主要貨幣,包括原油、期貨、金融等主要交易多以美元計價,投資人意識到未來的金融災難,很可能從外匯市場開始。全球市場已有熱錢亂竄的現象,為了防止本國貨幣大幅上揚,巴西施行加課2%的外國投資稅;台灣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最近也禁止外國熱錢停泊在銀行定存,準備炒匯。法國總統薩科奇也指出,萬一美元再貶,歐元升至兌1.5美元時,將是歐洲經濟另一場災難的開始。
泡沫化隱憂 勿過度樂觀
本文一開始就提及,投資市場中股市、債市及金市三頭馬車齊飆,尤其是過去三個月中,投資報酬率幾乎都是兩位數字,相當可觀,這種被扭曲的榮景,只有1980年代初發生過一次。
本來在市場預期有「通貨膨脹」壓力時,投資客會趨向買「股票和黃金」避險,對固定利息的債券敬謝不敏。但股票屬於「高風險」投資標的,「黃金與債券」則屬「低風險」的保守型投資標的。剛歷經一場金融風暴浩劫後的投資人,除了憂心通膨起、美元資產將縮水外,高風險也讓他們神經緊張,於是他們寧可選擇可以讓他們睡得著覺的「黃金」。
環顧現實經濟情勢,假如各國政府的超低利率政策持續下去,通貨膨脹的壓力,將愈來愈大;假如利率逐漸往上調整,股市與房市將會下跌。黃金,似乎是此時的最佳避險工具,唯有它可以對抗紙鈔的貶值,畢竟金礦資源有限,中央銀行總不可能關起門來印黃金吧!這就是目前投資客對黃金趨之若鶩的原因。
不過,專家也呼籲,投資要謹慎,不要忘記歷史的教訓。金價已漲破1972年以來的平均價格,黃金產量有限,潛力買主眾多,「這是標準的泡沫化形成條件。」
知道1980年代初期,股、債、金三頭馬車齊飆的結果?當經濟再度陷入衰退狀態,「股市」和「金市」的下場最慘。這樣的結果,有可能再度發生。
──原載《國際財經&文化月刊》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