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稱湘副市長自殺 死者手快砍斷 頭有刀口

標籤:

【大紀元1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古清兒採訪報導)近日,湖南省武岡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寬生在其宿舍遇害,家屬質疑為政治謀殺,但官方28日通報稱該市長係精神抑鬱自殺身亡。對此結論,家屬強烈不滿,表示不認可,目前尚未按警方要求簽字。

楊寬生的家屬表示,「我們不會認可這事,持保留意見,這個結果誰也不會接受的。他是個工作狂,每天這裡跑那裏跑,不可能有精神憂鬱症,當天還在工作。
『為了不給楊市長抹黑,說家屬鬧事,搞的政府怎樣了? 』 因此家屬做低調處理,把喪事辦在家裏。」

11月26日凌晨6點,楊寬生被發現死於其居住的武岡市武裝部職工宿舍樓外。據在現場解剖的法醫認為,兇手應是多人,先把楊市長控制住,使其失去抵抗力,然後刀割使其慢性失血,最後從3樓扔下來致死,手段極為殘忍。


據在現場解剖的法醫認為,兇手應是多人,先把楊市長控制住,使其失去抵抗力,然後刀割使其慢性失血,最後從3樓扔下來致死,手段極為殘忍。(網路圖)


 
楊寬生的學生羅茜表示,對於楊寬生的死,他們感覺警方沒有說實話,辦案拖延,遲遲沒有給一個合理的說法,感到非常氣憤。

楊寬生的死因蹊蹺,在武岡當地有很多傳聞。他死亡當天還去邵陽市政府匯報工作,當晚計劃住在邵陽市,並已經在賓館開好房間。但不知何故,楊寬生又於當晚9點臨時趕回到武岡,26日凌晨就被發現身亡。

他的親屬表示,不久前,邵陽市有關部門找到楊寬生談話,準備升他當武岡市市長。但在這個說法之前,有人先後到省裡和市裡告楊寬生的狀。省市紀委隨後前來調查了楊寬生,最後發現沒有什麼問題。他可能馬上要當市長了,怎麼可能自殺。

據某武岡市政府人士說,今年47歲的楊寬生工作能力很強,口碑很好,在不久前的民意測驗中還獲得第一名,超過市長和書記,其業績為某些同僚所不容,其死難免與官場鬥爭有關。

家屬懷疑楊寬生的死是政治謀殺?他的家屬表示,他在武鋼市口碑很好,在武鋼八、九年,出去經常一個人,也不得罪人,很有威信,可能即將給他升為市長,可能有人想搶那個位置。肯定是他殺的,是買兇殺人,肯定是政治鬥爭。那天從邵陽回來,他老婆給他打了電話,他說有人想害他,沒想到要他的命。

對於官方的結論,家屬非常氣憤和不滿,楊寬生的家屬說:「一個人要自殺有很多種方法,但是沒必要自殺完了還跳樓,他血都流完了,屋子裡的血很多、很多,還有力氣爬去跳樓嗎?屍體解剖時都沒有血了,手碗還割了那麼多刀,自殺快把手都砍斷了?身上那麼多的傷怎麼解釋?在屍檢現場看到他背上有「血手印」,頭上有刀口印。」

熟悉楊寬生的人稱,他「為人厚道,言語不多,但不內向,很難相信他會自殺」。據知情者表示,楊寬生70多歲的雙親住在老家農村,家裏很窮。他的兒子也還小,怎麼可能自殺。

楊寬生夫人的姐姐唐莉蘊表示,楊寬生腰部有兩大塊瘀血,後背有一個人的手印,而且手腕被割斷,頸部有3、4處刀痕。因此,家屬認為他的死亡原因乃他殺。

對於楊寬生係精神抑鬱自殺身亡,網友感到疑惑,各種評論不斷湧入論壇。

網友劍出鞘判定,屬於死者知情中的「窩裡鬥」被具有同路人中的嫌疑人買動黑社會勢力的一般作案手段符合,目的是滅口。

一位副市長;竟然「精神憂鬱」自殘,請問;他後腦杓的刀傷也是他「自己刺的?

不想聽官方的官話,警方的判斷。只想聽當地民間的說法,那是比較接近真相的。

官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自殺還是被自殺?副市精神抑鬱自殺身亡 ,那下面幹工作的人員還怎麼活呢?

一句話:「墜樓自殺」,其它深層次的問題就可以不追查下去,一些官員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天下人都知道,現在在我們中國大陸活得最滋潤的其實就是現在那些做「公僕」的幸運人物了,如果連一個副市長都會感到自己的精神「被」抑鬱,而且需要去選擇那「自殺身亡」的結局,那麼,那我們這些普通的小老百姓其實又哪裏還有什麼活頭呢?

他們的精神咋就總是「抑鬱」?抑鬱是咋樣造成的?咱們老百姓咋就不抑鬱!還是有「難言之隱」吧!?山西的組織部長從甘肅調山西,剛提拔起來的常委,正是如日中天時候也從『京西賓館』25樓跳下自殺,結論也是「精神抑鬱」,墜樓!墜樓同跳樓性質可不一樣!

一個市長,竟是精神病,真是笑話。當地組織部是怎麼考察的,竟把精神病患者當上市長。 說明,組織部都是有精神病的,哈哈!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常務副縣長,在浩瀚的官海中微不足道,但死得蹊蹺,死得淒慘,應仔細查明死因,還死者一個明白,還公眾一個明白。

市長的家屬「不妥協」,兇手就難逃法網!這個市長究竟掌握了什麼「可怕的秘密」,要被弄成「自殺」?

平時有沒有「精神憂鬱史」?「精神憂鬱」不會突然發作到如此嚴重的程度吧?抑鬱症往往有家族史的,不難查清。

相關新聞
黑龍江一法院副院長墜樓亡 警方排除他殺
港警跟進社交網站出現自殺群組
廣州大學城內數十戶原居民抗拒拆遷
陳琳自殺隱情:哭訴投資失敗 準備離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