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tvsmo.com

吳清基:台生找頭路輸在敬業度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1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曉雲、陳怡靜/台北報導〕針對大學生上課常打瞌睡,通識教育更被大學生視為大補帖營養學分等現象,台灣教育部長吳清基昨天在高教論壇上,舉香港銀行徵才為例指出,台灣學生專業贏人,但最後是香港學生被錄取,主要是敬業態度決定工作機會。

專研畢業生流向調查的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副教授王麗雲列舉調查數據指出,五成的學士的工作領域與求學領域並不相關,「學非所用」的情況相當普遍,讓人憂心。

王麗雲日前針對前年二十餘萬大學畢業生流向的最新調查結果發現,約有四成的學士已順利就業,碩士則有六成。但是,已就業的學士中,有半數認為自己的工作無須大學文憑;已就業的碩士中,也有六成認為自己的工作不需要讀到碩士。

王麗雲表示,數字並非鼓勵學生不要就讀學士或碩士,現在學生缺乏的其實是「自學能力」與「工作態度」。

吳清基表示,金融海嘯發生後,大學延畢學生有四萬七千多人,問題很嚴重。台灣高等人力培育不足十萬人,中級人力過度剩餘,初級人力不足約卅萬人,顯示學校培育人才與產業需求不同,大學科系應靈活調整,滿足社會需要。

吳清基也勸年輕人,除了工作能力外,職場的道德態度也很重要。

大學通識課程是教育部規定必修科目,但授權各大學自訂內容及範圍,私大生甚至認為只要有上課就一定得高分。台灣前教育部長、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表示,大學生在通識課程打瞌睡,是學校要檢討,應集合資深教授來教通識課程。

政大教務長蔡連康表示,政大今年最特別的通識課程是邀請《水蜜桃阿嬤》導演楊力州開一年兩學期的「看的方法」紀錄片通識課,上學期教如何觀看紀錄片,下學期則帶著學生拍紀錄片,總共四學分。

(//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