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8日報導】(中央社柏林8日法新電)羅馬尼亞裔德國籍作家慕勒女士(Herta Mueller),今天摘下諾貝爾文學獎桂冠。在希奧塞古(Nicolae Ceausescu)高壓統治下的成長歷程,是她寫作的主要靈感來源。
慕勒1953年8月生於傳統上說德語的羅馬尼亞納巴特(Nabat)地區。她父親是「納粹黑衫隊」(Nazi SS)成員;母親則遭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的羅馬尼亞共黨當局下放勞改營。
1973到1976年讀完文學課程後,慕勒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機械工廠當翻譯員,但她因拒絕為希奧塞古令人憎恨的秘密警察部門工作而遭解雇。
也就在同一時間,她決定將人生奉獻給文學。由於當局企圖審查內容,她拒絕以羅馬尼亞文出版首部著作「低地」(Niederungen)。
生動描寫希奧塞古統治下單調生活的原稿,後來被走私進入西德(West Germany),並於1984年在當地出版,被「明鏡」(Spiegel)週刊評為「令人驚豔」。
1985年她申請移民西德遭拒。但在她對自己祖國的嚴厲批判招致秘密警察的暗殺威脅後,1987年終於獲准移民。
兩年後,就在距今20年前的11月,柏林圍牆(Berlin Wall)倒了。希奧塞古和他太太伊蘭娜(Elena)在同年的耶誕節,遭行刑隊就地正法。
56歲的慕勒現居柏林(Berlin),德語以外世界對她的著作所知有限。
「柏林國際文學節」(Berlin InternationalLiterature Festival)形容慕勒的著作,聚焦於羅馬尼亞不順從小人物的人生,以及來自她幼年時代、鄉村生活和家庭的諸多觀察。
除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外,她先前還曾獲歐洲文學獎「亞里斯提獎」(Aristeion)、「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the International IMPAC Dublin LiteraryAward)、「克萊斯特獎」(the Kleist Prize)、「卡夫卡獎」(Kafka Prize)等。
慕勒曾在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FrankfurterRundschau)2007年的一篇專欄中說,羅馬尼亞對共黨歲月「罹患集體失憶症」。她稱希奧塞古是僅次於史達林(Stalin)的「最邪惡獨裁者」、「搞個人崇拜堪與北韓媲美」。(譯者:中央社何宏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