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9日訊】編者按:NHK系列電視紀錄片《激流中國》今年三度獲得世界級獎項,但在中國遭到全面封殺。該片每集有一個相同的導語:「……試圖從經濟優先轉向為真正大國的中國,如今種種矛盾,匯集成激流,洶湧而至。」
也許是數千年的文化交流和近百年的恩怨情仇,日本人可能算是最了解中國的外國人了,二零零七年由日本放送協會(NHK)製作的系列電視紀錄片《激流中國》就是個鮮活例子。
在這部當時為北京奧運製作的系列特別節目中,每集電視劇在寫出「激流中國」這四個漢字之前都有這樣一段導引:「夙願的北京奧林匹克還有一年,試圖從經濟優先轉向為真正大國的中國,如今種種矛盾,匯集成激流,洶湧而至。」
據悉拍攝前中國有關部門進行了嚴格的審查和批准,然而當序章和前兩集在日本播出後,遭到中國外交部新聞署的抗議,使該片一度停播。當拍攝組承諾多報導正面信息後才恢復播放。原定二十四集最後完成了十三集。由於播出後的轟動效應,雖然中國人無法從電視上看到,但在網路YOUTUBE或YOUMAKER上卻人氣高昂,中共一度封網屏蔽也無法阻止大陸網民的熱評。
如今《激流中國》在二零零九年已連續三次獲得世界大獎:第二十二屆法國國際電視節(FIPA)紀錄片金獎;第四十九屆蒙特卡洛電視節最佳紀錄片獎,第六十一屆意大利獎——最佳紀錄片獎。FIPA是歐洲最權威的電視節之一,這也是日本紀錄片首次在FIPA上獲獎。
序章:富人與農民工
《激流中國》最引起轟動的就是序章《富人與農民工》。影片以完全寫實的方式深入到受訪者的日常生活中,細膩真實地再現了富人與窮人兩重天的生活。由於再現了很多鮮為人知的內幕信息和家庭生活,讓人身臨其境、感同身受,許多觀眾評論說,《激流中國》雖然是紀錄片,但採訪內容的深入、故事情節的波瀾起伏、人物心理的深刻描述,讓人感覺不是在看枯燥的紀錄片,而是在看有聲有色、有血有肉的生活電影。
受訪的富人是一九九八、九九年獲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二的李曉華。這位曾下放到黑龍江建設兵團的北京人,八十年代初在北戴河賣飲料、開錄像廳開始發跡,一九八五年到日本通過代理章光101毛髮再生精獲得巨額財富,一九八八年在香港創立華達國際投資集團公司。影片講述了他五十六歲生日宴會那天賓朋滿門,出席者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周鐵農等,他擁有的價值數百萬元的新轎車和數千萬元的豪華別墅,以及他操縱股市獲利等詳細情節。另一位受訪富人是幹部子弟金波,二十九歲就當上了廣告公司老闆,一人至少有八套住房。
與富人揮金如土奢侈豪華的生活相對應的,是兩個內蒙古農民工的悲慘生活。三十一歲的張建平為了給右臂粉碎性骨折的兒子籌醫藥費,夫妻倆到天津市打零工,經常是在寒風刺骨的路邊等候一天也找不到活幹。在寄宿學校上學的兒子,零下二十度都沒有暖氣,孩子們擠在被窩裏互相取暖;老師讓大家寫作文《我的理想》,幾乎所有孩子都發誓要好好讀書,多掙錢,好讓爸爸媽媽過上好日子。提到分別很久的爸爸媽媽,很多孩子哭了,教室裏哭聲一片,令人心酸。然而雪上加霜的是,沒錢給孩子治病的張建平,過年時發現母親高血壓很嚴重,老人提出不要管她、先救孩子,在孝心和愛心中掙扎的中年漢子,面臨的依然是找不過工作,巨大的苦悶讓人窒息。
五十多歲的杜文海為了給女兒籌集上高中的學費,不但自己和兩個兒子到天津港幹苦力,最後還把孫子留在老家,讓兒媳婦也到天津打工,一家四個農民工的收入也不夠供養一個高中生,父親、兄長、哥嫂的恩情,讓讀書的女兒淚水漣漣,而她考上大學成了一家人未來生活的唯一希望。
中國貧富差距加劇,圖為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天安門城門外的景象。(AFP)
某雜誌編輯部六十天的攻防
該片第一集講述的是中共新聞管制現狀和中國媒體人的艱難奮鬥。面對年輕編輯創辦的敢言雜誌的停刊,《南風窗》社長陳中說:「就像一個房間,它只能讓你跳交誼舞,你就跳不了華麗的芭蕾舞。今天中國的構造,還沒有能夠讓你自由舞蹈的空間。」
《南風窗》報導了一個被以三千元拐賣到農村給人當媳婦的城市女子郜豔麗的故事。十二年過去了,她曾經想逃跑、想自殺,都沒有做成。如今她是該村的代課老師。然而這種揭露社會陰暗面的文章卻被當地宣傳部百般阻攔,差點就夭折了。
而真正流產的報導計畫是一個城市小區業主維權被毆所牽扯出的物業公司黑幕。由於擔心物業公司的後臺太硬,揭他們的醜很可能殃及《南風窗》的生存,於是對房地產大腕黑幕的調查在編輯部討論會上就被淘汰了。大陸記者在夾縫中求生存,心中充滿了無奈。
青島老人院的故事
目前中國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有一點四億。如何讓老人安度晚年,哪怕是有退休金的城市老人的晚年生活也成了一個難題。該片第二集選取了人口七百六十一萬、經濟相對發達的山東省青島市,描述中國老齡化所面臨的生活以及人情冷暖等問題。預計二十年後,青島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
今年七十六歲退休前是教師的董毓秀,老伴去世了,三個孩子中長女算是最孝順的。長女研究心理學,經常到企業講授如何洞察人的內心感受,女婿是公務員,孫子上大學了。董老師原本計畫在女兒家頤享天年,但女兒不同意,說母親的存在妨礙了他們的夫妻生活,堅持要把母親送到養老院。儘管觀眾們從老人孤獨的眼神、尷尬的笑容中看出她的不情願,但女兒卻怡然自得的認為這是最佳安排,這不禁讓人懷疑這位心理學專家學的到底是什麼。
貼身採訪共產黨地方幹部
貼身採訪共產黨地方幹部是第六集,在臺灣被譯為:下有政策。中央的政策千變萬化,但下面執行起來都有各自的對策。影片挑選了當選為十七大人大代表的廣東省小欖鎮的黃某和遼寧省瀋陽望花區的孫某、這一南一北的基層黨委書記面臨的困境。孫書記為了把虧損的國有企業賣出去,完成企業改制任務,到處求爹爹告奶奶求人來投資,但還是沒談成,他走到哪都遇到下崗職工的訴苦;黃書記作為中國最富有鄉鎮的一把手,愁的卻是如何避免澳門那樣的大規模民眾抗議活動。
大陸網民說,這一集明顯是中共施壓後NHK的妥協產品,有較為濃烈的塗脂抹粉氣息。中共成千上萬的基層黨委書記,會有幾個像螢幕上兩人這樣敬業負責呢?何況這兩人在鏡頭之後的生活真會是這樣清廉乾凈嗎?
有超凡魅力的總經理吃官司
這是該片的第七集。由杭州民營企業家宗慶後創辦的娃哈哈集團,一九九六年因為資金和技術短缺,與法國的達能公司組成了合資企業。隨後幾年裏,達能又和娃哈哈的競爭對手等其他中國公司合資,令宗慶後擔心達能會將娃哈哈變成其分包商,於是他另外創辦了娃哈哈公司,生意也越做越好。最後引來達能控告新娃哈哈侵犯了合資娃哈哈的商標權。
由於合資企業能享受各種優惠政策,以及資金技術方面的需求,當年很多中國本土品牌紛紛與外國廠商成立合資企業。隨後外商皆以發行新股、收購股份等方式取得了經營權,使得中國本土品牌消失,如冰箱企業香雪海等。影片中宗慶後成功利用各種方式激起人們的民族情緒,令達能陷入被動。
讓人吃驚的是,當初成立合資公司時,政府部門就不允許娃哈哈轉讓商標給合資企業,這令外國投資者大呼上當受騙。
五年級一班 小皇帝之淚
影片第八集以雲南省某一級公立學校五年級一班的孩子為主線,講述了中國教育以「考分掛帥」的變態生活。當孩子們講述自己的感受時,家長們並沒有聽懂,他們依然說:我們大人也是靠分數競爭的,沒有好的成績就沒有一切。
如今中國的孩子和家長都活得很累,中國就好比一個大競技鬥牛場,到處都是弱肉強食,只有考試分數高,才能受到同學、老師和家長的喜愛,否則就是被奚落、埋怨、欺負的對象。
北京 憤怒的新社區
在中國除了官方機構外,很少有民間組織,連深入千家萬戶的居委會都是政府部門吃皇糧。然而隨著北京三千多個居民小區的出現,在於物業公司敲詐勒索的抗衡中,人們自發興起了「業主委員會」,以民間集體組織的面貌站在了物業公司、居委會的對立面上。
這是第十集講述的故事。一個業主代表遭物業公司報復,全家人長期沒有煤氣和電,生活在黑夜中。另外一個業主代表因提出用房交錢而得罪了居委會,不但她本人落選,小區業主委員會被取消了,新生的民主力量被扼殺了。
病人的長龍 十三億人的醫療
蒙特卡洛電視節在頒獎會上評論這集是:「通過一個極其精彩的故事展現了被拜金主義與令人絕望的差距滲透的現實社會。」影片以同仁醫院為線索,突顯了現行中國醫療制度下患者和醫院的困境。
影片一開始就是北京寒冷冬日凌晨五點的同仁醫院,從前一天晚上就通宵排隊的掛號人群。由於政府把醫療推給了市場,看病貴、看病難,成了改革開放的新特徵。人們一般都等到病情惡化了才到醫院看病,那時地方醫院回天乏術,只能去大型醫院通宵排隊就診了。
受訪的同仁醫院院長也有滿腔苦水。如今政府給醫院的撥款只有預算支出的5%,其餘全靠醫院自己掙。如何解決十三億人的醫療問題,成了無解的難題。
告發!揭發!與環境破壞作鬥爭
同醫療改革一樣沒有解決方案的是中國的環境問題。有人說,最怕的事就是知道應該改變,但又無法改變的現實,如今中國就面臨這樣的絕境。
聯想到中央電視臺將關閉《實話實話》節目,不少網民感嘆的說,為什麼大陸媒體就拍不出這樣的片子呢?《激流中國》描述的是「種種矛盾,匯集成激流,洶湧而至。」這裏的激流不是推動歷史潮流的褒義詞,而是由矛盾組成的激流漩渦、阻礙發展的貶義詞。影片掀開了官方喉舌掩蓋的漩渦,也正在激起民眾心中思變的更大漩渦。◇
==========================================
《激流中國》十三集目錄
第一集:某雜誌編輯部六十天的攻防
第二集:青島老人院的故事
第三集:確保北京的水利——迫近水危機
第四集:民訴官——圍繞土地問題的攻防
第五集:西藏 從聖地尋求財富
第六集:貼身採訪共產黨地方幹部
第七集:有超凡魅力的總經理吃官司——跟蹤採訪.品牌騷動
第八集:五年級一班 小皇帝之淚
第九集:老師從上海來了——在貧窮的村落
第十集:北京 憤怒的新社區——居民勢力沸騰起來
第十一集:病人的長龍——十三億人的醫療
最終集:告發!揭發!——與環境破壞作鬥爭
本文轉自【新紀元週刊】143期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