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湧:「覆巢幾見能完卵」

——戊戌變法獲罪人張蔭桓

傅國湧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10月28日訊】大名鼎鼎的康有為因為出生在廣東省南海縣(現在的佛山市南海區),而被叫做「康南海」,110年前發生的戊戌變法使他踏上流亡之路的同時也使他名垂青史。另有一位南海出生的歷史人物張蔭桓就沒有幸運,他因為參與那場功敗垂成的變法幾乎掉了腦袋,僥倖多活了兩年,到1900年還是被慈禧太后下令殺了,《清史稿》雖然為他立了700多字的一篇傳,但對於他的惹禍上身、慘死結局都缺乏詳實交代。

張蔭桓不是科舉正途出身,他的從政生涯是從捐了候補知縣開始的,因為能幹,受到地方大員的賞識,步步高陞,進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出使美國、西班牙、秘魯四年多,成為駐外使節中的佼佼者,回國後,任戶部左侍郎6年,翁同龢對他十分倚重,在日記裡稱許他「此人才調,究勝於吾」、「真絕才也」。

戊戌變法時設立礦務鐵路總局,他與王文韶受命主持。沒多久,政變發生,康、梁亡命,他和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共八人先後被捕。獄中,他向獄卒打聽「能不能留下一兩人?」獄卒說留兩人,他問是誰,回答是楊深秀、康廣仁。行刑那天,他果然聽到套車六輛,自知難以倖免,只有靜坐等死,結果,8人中留下了他和徐致靖,徐永遠監禁,他流放新疆。上諭宣佈他的罪名只有四個詞:「居心巧詐,行蹤詭秘,趨炎附勢,反覆無常」,都很空洞,並無實際內容,從這十六個字我們實在看不出什麼來,難道僅僅因為他和康有為是同鄉?其實,他對維新事業參與不深,他只是一個比較能幹的新官僚罷了。他之所以為慈禧太后不喜歡,原因還是在朝廷內部的派系之爭,當時所謂的「帝黨」、「後黨」,他本無傾向,但他與翁同龢接近,而被視為「帝黨」。加上他出使多年,沾染了洋氣,吃洋菜,看燈影戲,生活非常奢華,家裡收藏大量名畫,光是王石谷的山水就在百幅之上,書齋就叫「百石齋」。他很喜歡錢,維持他的那種生活也需要錢,他先後供職的總理衙門、戶部又都是肥缺,再加上他的侍才傲物、口無遮攔,因此頗受「後黨」的嫉恨,多次遭到彈劾,一度曾被革了職。

還有一件事,對他的命運也不是無關緊要的,1897年,他前往英國祝賀維多利亞女王即位60週年,歸途在巴黎拍賣行買了貴重的紅、綠帽花兩枚、鑽石手鐲兩副,獻給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帽花是綠的更貴,他指名獻給慈禧。但是,他忽略了給一手遮後宮的太監總管李蓮英備一份,結果李使壞,在慈禧面前說正室穿紅,妾只能用綠。西宮出身的慈禧對此極為敏感,惱怒之下就將兩份禮物一律退還。此事雖然發生在前,但慈禧對他從此有了惡感。

當戊戌政變後,如果不是英、日兩國駐華使節出面救他,他也是要送上菜市口的,那就不只是「六君子」了。他辦外交、出使多年,在外國人眼裡,就是個外交家。

1898年9月25日,他被捕之後,英國公使竇納樂給李鴻章寫了信,覺得份量不夠,又寫信給日本代公使林權助,希望當時正在北京的伊藤博文幫助。林權助在和伊藤商量後,親自去見李鴻章,並以伊藤名義,請李出手救張蔭桓。李一開始不答應,林權助威脅說這可能要引起列強干涉。不得已,李給榮祿寫信,要他到慈禧那裡想辦法。李當時雖不在位,但影響力仍在,接任他的榮祿對他的話還是很相信,徐致靖也是他通過榮祿保下來的。

張蔭桓流放新疆,在直隸境內半個月,押解他的兩人叫王慶保、曹景,他們一路聊天,兩個有心人,將他所說的逐日記下來,結果成了一本書《驛舍探幽錄》,其中講到朝廷引用康有為的經過、「六君子」被殺的情況,德國亨利親王、日本總理伊藤博文召見他的往事,甚至提到:「皇太后私蓄有二三千萬金,半在南苑,半在大內,皆用紅頭繩束之。」兩年後發生八國聯軍之亂,他在新疆被殺,和他的這些言辭恐怕也不會沒有關係。流放途中,他做了很多詩,不知道為什麼起名《荷戈集》。他對自己的處境倒還坦然,只是懷念流散的名畫,其中有這樣一首詩:

無限艱危一紙書,
二千里外話京居。
覆巢幾見能完卵,
解網何曾竟漏魚。
百石齋隨黃石散,
兩家春作綠楊虛。
灞橋不為尋詩去,
每憶高情淚引裾。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傅國湧:站在精神史上的雕像
傅國湧:言論史上的「梁啟超時代」
傅國湧:宋教仁在民初的政治舞台上
傅國湧:重溫「易卜生主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