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7日訊】真實V.S.虛擬 社交網路改寫人類互動模式
根據芝加哥大學社會學教授 Herbert Blumer符號互動論的觀點,整個人類的社會生活基本上就是符號與意義的活動,廣義而言包括肢體語言、面部表情、說話聲調與衣著服飾。然而,虛擬社群的互動隱匿了這些社會情境線索,人們在網路上可以再現現實自我的移動,去除不利於己的社會線索與身分侷限,創造虛構的人物,激發出角色扮演的慾望。
可以說,虛擬社群並非從它們的虛假性/真實性來劃分,而是從它們被想像的方式來區分。此外,虛擬自我往往會不斷膨脹,甚至反過來影響現實自我的社會活動,現實與虛擬之區分日漸模糊,人們透過虛擬社群支援團體的慰藉與治療,甚至比實際生活更加親密,現實生活何嘗不是另一個「視窗」。
然而,Facebook等社交網路服務的出現,使得上述的觀點必須面對更複雜的討論。例如使用 Facebook 必須以真實名字註冊,所有的使用者皆非虛構人物,因此也不會構成虛擬社群。一項針對美國大學生的實證研究即顯示,網路社交服務(SNS)協助人們在網路上聯繫實體世界的真實關係(例如校友、鄰居、同仁),而非認識網路上的新朋友。
另一方面,SNS服務提供自我介紹、照片、好友連結、推薦等功能,無形中早已構築了一個「數位身分」,提供陌生網友認識彼此的契機。例如 MySpace 會員非常熱衷於展示自己的個人主頁,會員也可根據性別、年齡等條件來搜尋,並直接將對方「加入好友」。因此,根據美國 Pew Internet 調查顯示,91%的美國青少年並不侷限與結識的朋友使用 SNS 服務,也會透過 SNS 服務與素昧平生的網友打交道。
整體而言,虛擬社群所建立的間接社會關係可能延伸出實際互動(例如透過愛情公寓網站中的虛擬愛侶,在真實世界中結為連理),而真實世界的社群亦能將實際生活中的交談延伸到網際網路(如 Facebook)。至此,在社交網站中,網路與真實不再存有「對應」(correspondence) 關係,熟人與生人之間存在著微妙的連結,同時增加、削弱或補充了人類原有的互動模式。
驗證六度分離理論 社交網路創造新裙帶關係
在真實世界中,人們會根據不同的目的,透過許多方式來展現彼此的關係。例如,在宴會場合介紹彼此的朋友,一方面是為了展現禮貌和善意,一方面則是拉近彼此的裙帶關係。展現關係是人們互動的一個重要方式。透過介紹,人們延續了彼此的信任關係,也比較容易認識新朋友或找到新工作。
基於這種信任關係的延續,「小世界現象」假設了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識的人只需要很少中間人(信任關係)就能建立起聯繫,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Stanley Milgram則根據這概念做過一次連鎖信實驗,嘗試證明平均只需要六個人就可以聯繫任兩個互不相識的美國人,又稱之為「六度分離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垃圾訊息、族群隔閡、隱私權 社交網路新課題
近來,由於 Facebook 推薦好友的機制過於浮濫,複雜的網路交友關係遂衍伸出新形態的網路垃圾—訊息 (好友動態、更新、邀請等)。人們開始要投入時間成本去管理這些網路關係人,篩選出較具意義/價值的朋友,否則將被無限制的大量訊息所淹沒。微軟前總裁 Bill Gates 就因交友邀請太多,而放棄了他的 Facebook 帳號。
另外,比較 MySpace 及 Facebook 會員可以發現,前者多屬社會菁英或創新者,後者則相對多為普羅大眾。在台灣,Windows Live Messenger和 Yahoo Messenger也有著截然不同的使用族群。事實上,社交網站創辦時吸引來的第一批會員,其實就是與創辦團隊臭味相投的使用者,有著類似的社會習慣和文化癖好。持續物以類聚的結果,網站的會員形態也逐漸定型。
最後,社交網站最棘手的問題在於隱私權的保護。前一陣子網路上流傳一個「噗浪頭像歷史查詢」網頁,隨手鍵入噗浪帳號,便可以找到使用者曾經上傳的大頭照、文章及好友、粉絲的照片,其中台灣藝人瑤瑤的性感露乳溝照更因此而曝光。由於網路的開放特質,使得任何資訊一旦放到網路上,便等同於向全世界永久公開,即便刪除原始網頁,仍然可以透過搜尋引擎的網頁備份資料庫取得。
由於許多部落客深諳「人肉搜索」之厲害,堅持不放個人照片。美國總統奧巴馬甚至勸告學生別在Facebook裡放太多個人的訊息,以免就業時被扯後腿!
註:人肉搜索一詞是中國的網路用語,意思是針對某個特定對象,透過網路將所有關於他的資料蒐集起來,交叉比對出這個人的真實身份,以及現實世界裡頭的各種資訊。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