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委會:前9月不良營銷手法投訴升50%

標籤:

【大紀元10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曼娜香港25日電)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劉燕卿今天表示,今年前9個月共接獲7000件有關不良營銷手法投訴,扣除雷曼投資者外,涉及誤導及預繳式服務的投訴有3000件,較去年同期急升50%。

劉燕卿今早出席香港商業電台節目時表示,消委會接獲的不良營銷手法投訴,主要包括虛假說明、誤導性廣告、高壓式推銷、預繳服務及不公平合約條文。

她說,在虛假說明個案中,部分與收費電視推廣優惠與事實不符,也有涉及數位廣播的投訴;至於誤導性質廣告主要與美容及塑身服務有關。

劉燕卿指出,有投訴人在4年間用信用卡支付港幣85萬元購買美容及塑身服務,但部分美容院的預繳式服務經常不能提供服務時間給客人使用,同時又要求客人提高會籍級別或購買更多服務,聲稱這樣才容易在預約服務時間。

此外,也有消費者最初參與一項港幣800多元的美容計劃,最終被遊說參與其他計劃,結果支付超過15萬元。

消費者也投訴部分美容公司以招聘代言人作招徠,向參加者承諾成功減肥可不用收費,但往往要先付誠意金,結果參加者因不同理由而未能達到減肥標準。

另外,有消費者投訴旅遊會籍公司以高壓手法,讓消費者簽署港幣10多萬元的合約。

劉燕卿又表示,上述營銷手法等同欺騙,希望香港政府在今年底推出的規範服務行業不良手法諮詢文件,能正視有關問題。

她又說,在沒有法例管理前,消委會與個別行業正在商討設立冷靜期,讓消費者有足夠時間考慮有關服務是否適用,甚至取消合約退回款項,現在美容業及收費電視業都有正面回應,美容業建議訂立7天冷靜期,雙方正研究實施細節。

該制度屬自願守則,參與公司如違反冷靜期協定,顧客仍可就合約條款,向有關公司進行民事追討。

相關新聞
香港消委會去年收逾8千宗雷曼迷債投訴
醫生建議家長小心選擇魚肝油
港成立藥監會強化監管
香港驗出4品牌捲筒衛生紙含菌超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