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以來,雖然科學界撻伐聲不斷,但研究瀕死體驗者漸多,逐漸形成一門顯學。以下列舉幾位比較知名的學者研究做一介紹:
* 研究瀕死體驗的著名學者
一、伊莉莎白•庫柏勒•羅絲(Elisabeth Kubler Rose, M.D)
1963年開始搜集瀕死體驗案例,到1985年,已突破2萬件案例的精神科醫師伊莉莎白•庫柏勒•羅絲,是國際知名的生死學大師,對於當代臨終病患照顧的學說貢獻重大。她將死亡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經歷死亡的痛苦,失去生命跡象。
第二個階段:此時瀕死經驗者的靈魂出體,肉體已沒有血壓、脈搏,靈魂卻猶如旁觀者一樣知覺到現場所有人的情緒、想法與行為;如醫生搶救的動作、週遭發生的瑣碎小事,都一清二楚,猶如一位「全知」者。伊莉莎白•庫柏勒•羅絲建議,如果此時有來不及告訴亡者的話,盡可對他說,他會知道的。奇妙的是,此時所有的瀕死體驗者都在能感受自己是完整的個體:盲者眼明能看、聾啞者能聽會說,數以千計的輪椅患者健步如飛,並能自由舞蹈。伴隨著解脫自由感受的來臨,塵世間壓迫我們的時間、空間和距離感也隨之消失。此時,瀕死體驗者能隨自己心念所至到達任何地方,只要一動念想著某人、某地,瞬間就能到達。此時還會看到已死去、 關係親近的人前來迎接自己,如父母、親友等等,成為瀕死體驗者引路人的角色。
第三個階段:體會永恆。在這個階段,會迅速回顧自己的一生、看到耀眼卻毫不刺目的光芒,感受到無與倫比的愛。瀕死體驗的人理解到自己在地球上的一生是為了學習並提升,好回到天上真正的家。
二、 雷蒙•慕迪(Raymond A. Moody JR.M.D.)
上述庫柏勒•羅絲的研究,開啟了醫學界對臨終病患的照顧與認識。而正式開始研究瀕死體驗、第一位提出「瀕死體驗」這個名詞的研究者,則是被稱為「瀕死體驗之父」的雷蒙•慕迪。
1972到1974年間,哲學、醫學博士雷蒙•穆迪收集了150例瀕死體驗的實例,歸納出幾個主要過程,成為瀕死體驗研究的經典作品。如親耳聽到醫生或是在場的其他人宣告自己的死亡;發覺自己懸浮在一個黑暗的空間,體會到前所未有的安詳寧靜;靈魂出體,漂浮或是站在體外的某一處,觀察自己的軀殼……此時的時間、空間與距離感都消失了,感官能力獲得不可思議的增強,迅速無比的回顧一生、體會到聖美好的亮光,感受到無比的幸福……等等。並非所有的瀕死體驗都會經歷上述所有的過程,但是這些瀕死經驗都有著高度、驚人的「相似性」。
穆迪總結:「瀕死經驗徹底消除了人們對死亡的恐懼。」他強調,現代社會是建立在科學主義的基礎上,但是仍有許多現象是科學方法論所不能及的。如果我們忽視這些現象,所認識到的將是一個錯誤的世界。這些現象顯示人類生命可能的真實狀態。雷蒙•慕迪的研究,使瀕死體驗研究進入了嶄新的階段。
三、甘尼斯•林(Kenneth Ring)
繼前人眾多研究之後,康乃狄克大學心理學教授、瀕死體驗研究泰斗甘尼斯•林,在1981年創立「國際瀕死體驗研究協會」IAND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Near Death Studies),並擔任首屆會長。甘尼斯•林將瀕死體驗者的經驗要素重新分類,用嚴謹的調查與統計研究這些個案並加以發表,引起各方的學者關注,並在全世界各國設立研究分會,一時瀕死體驗研究形成風潮,電視節目、電影、報章、書刊相繼引為題材,爭相報導。
根據甘尼斯•林的研究,瀕死體驗者在死亡期間的感知特別鮮明。一位受訪者說:「譬如說,我以前不知道我家附近有多少蚊子。可是在人生回顧時,我甚至數得出有多少蚊子。對每一件事的感知,都比對原來發生在現實世界每一件事的感知來的清晰明確。」
由於這樣超敏銳的感知,當瀕死經驗者在回溯一生中的畫面時,不但重新體驗到自己所經歷的情緒起伏與痛苦,也感受到了別人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所承受的一切。如一位30歲的受訪者,回憶到自己8歲時對阿姨的惡作劇,不但能以大人的角度觀察整件事、重新經歷了孩子僥倖逃過責罰的心態,也彷彿變成當時那位傷心惱怒的阿姨,完全感受到她的心情。
甘尼斯•林認為:「人生回顧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你對他人的每一個動作、想法、感覺、情緒--無論你是否認識此人--後來都會親身經歷。」在歷經回顧一生的片段後,往往對人們後半段的生命,有著重大的啟發。(待續)
--轉載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