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13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香港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港人每日進食的豬肉及雞肉,七至八成帶有抗藥性惡菌,令有病時用抗生素治療亦無效。港大呼籲政府加強監察內地供港牲畜含抗生素情況。
港大傳染及感染中心進行了一項大腸桿菌樣本檢驗。結果發現,市面的豬肉及雞肉,有近八成帶有抗藥性惡菌。如果進食未煮熟的肉類或者生熟食物交叉污染,都會有機會吞下惡菌,當身體抵抗力下降,或需做腹腔手術,大腸桿菌感染至尿道炎、膀胱和腎臟時,就會受到抗藥性細菌感染,影響醫生處方的抗生素可能會無效,或者效用降低。
研究人員表示,在正常情況下,這些大腸桿菌不會直接構成風險,如果量少就不會病,甚至腹瀉都不會,所以對一般小孩及成年人是不用擔心。港大呼籲政府加強監察內地供港牲畜含抗生素情況。
港大傳染及感染中心檢驗了174個具抗藥性的大腸桿菌樣本,這些樣本來自動物,例如雞及豬隻的糞便。至於人類的桿菌樣本,來自患尿道炎的病人和健康的大學生及兒童。
食物安全中心表示,食品法典委員會正草擬一份指引,包括對抗藥性微生物在食物的監察。中心會跟進指引及進行相關的工作。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昨日在北京向傳媒表示,抗藥性問題有兩個主要成因,分別是人類濫用抗生素或使用得多,以致產生抗藥的細菌;以及像香港大學提出的可能,即從食物轉移至人類。周一嶽表示,源頭管理很重要。內地指定單位在豬場、雞場和肉類進口前,都會提供農藥清單,得知它們如何使用農藥;在肉類出口時,也會檢查。同時在香港的屠場也會作這方面研究。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