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高中時曾看過張五常教授的幾本散文。因為知識貧乏,寫經濟的部份往往看得一頭霧水。但是幾篇寫老師的讓我十分入迷,看了又看,很渴望能有那麼好的機遇。回想起來自己加拿大留學所遇到的大學老師雖然沒有像科斯(R.Coase)和赫舒拉發(J.Hirshleifer)那樣鼎鼎大名,但也有幾個讓我記憶非常深刻。記憶,有些是因為教學方法獨樹一幟,有些是因為奇特性格的完美展現,有些讓人心生敬意,也有些讓人咬牙切齒而避之三尺。
第一天上課就完全傻眼
剛進大學時有動過副修法國文學的念頭,所以就報了一門名字十分有趣味的選修課,叫做:「不只是晚餐宴會:1830巴黎沙龍文化」。當時看了課名就心中充滿好奇,決定一探究竟。第一天上課,一踏進教室就完全傻眼:一個長方形桌子圍坐著20多個學生,大部份是女生,而且沒有一個國際學生。不久老師走了進來,外貌很年輕,留個小鬍子,感覺不過四十出頭,頭髮卻基本禿光了,想必是思考過多導致。老師自我介紹為Dr. Ferguson,不過北美學生對老師一般都直呼其名,所以我們都叫他Barry。教課方式以討論為主,我因為已經習慣了老師教學生聽的模式,覺得格格不入。記得有一節課是聽音樂聊感受,班上有不少主修音樂的氣質美女,閉上雙眸對自己眼前浮起的景象描述得繪聲繪色,有故事,有情節,讓我幾乎驚呆了,覺得自己就算有如此的天馬行空,怎麼也不會有那樣的口才。就這樣連著好幾節課自己沒舉過一次手,沒發過一次言,感覺十分落寞。
讓我自信心大增的激勵
有一次下課後,Barry把我單獨叫到一邊,把一篇作業還給我,對我說:「松,你忘記寫你的名字了,不過你的文章風格和分析角度很特別,我很喜歡,一看就知道是你寫的了。希望你下節課可以和同學們分享自己的心得。」那一段短短的話,每一個字我都記得。那一次的激勵,不但讓我自信心大增,也慢慢開始融入了以討論交流為主的課堂文化。後來,Barry成了我的學習導師,我雖然沒有副修文學,但是特別在大學三年級時再次選了他的課,叫做「西方文明」。申請MBA需要推薦信時,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Barry,有哪位老師會比從大學第一天就認識的他更瞭解我呢?
MBA精神發揮到極致
想到MBA,幾乎每門課都是以討論做小組作業為主。老師大多數是某個跨國公司的前總裁或經理,或是現任銀行和會計公司的高級人員,目的是要把最「時尚」的消息傳達給學生。有一位揚名已久的國際金融教授,真是把MBA的精神發揮到極致。
第一堂課,就想出來不少千奇百怪的問題,隨機點學生回答。答不出來,就數落一番。課上偶爾還會大叫,做出奇怪動作,開納悶的玩笑,情緒濃郁處,甚至會掌摑自己。上他的課,好比坐過山車,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能有一秒走神,不然隨時會跌到谷底。他開了一家很大的全球顧問公司,世界上大部份的國家都去過。一個個故事生動無比,對每個討論的課題都能舉出恰如其分的例子。有一堂課討論文化,說到他第一次去中國時送給一個高官一面鍾當禮物的故事,惹得大家笑翻了天。旁邊一個中國同學吃過他的虧,邊笑邊輕聲說道,「活該!」這位老師雖然非常尖銳,但對新加坡是讚不絕口。在他自己列的多個排行榜如最容易做生意的國家,最歡迎外來投資的國家等等新加坡都名列第一。每次討論到新加坡我總能發表幾句過來人的「專業意見」,老師也往往想不出可以批駁的地方,頗有滿足感。
從幼稚園開始,遇到的老師不計其數。有時自己入課頗深,老師卻令人失望。有些老師很好,自己卻不懂得珍惜而錯過了。眼看學習生涯還有不到一年就要告一段落了,會細細品嚐所剩無幾的校園生活,不捨錯過任何一個向老師們學習的機會。 文章來源:搜狐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