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3日訊】我曾用「權力市場化」一詞概括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改革,如今這個詞彙已經成為中國民眾心目中改革的同義詞。
我也一直在思考:應該用什麼詞彙來概括本世紀零年代以來的重大「改革成果」?一個詞彙逐漸在我頭腦中成型,即自利型政治集團的形成。
這一結論應該說比較形象準確,說明中國政府已經蛻變為一個自我服務型的自利型政治集團,至少有下列論據:
一、社會分配與社會福利向政府公務員嚴重傾斜
從2003年直至2008年,政府財政收入從佔GDP總量的五分之一增至四分之一。這一龐大財政收入當中的58%用於供養黨政事業機關工作人員約7,000萬人。在工資增長速度遠遠落後於GDP增長速度的同時,自2001年以來給公職人員全國性加薪(不含地區性的加薪)的次數共計3次, 每增幅都不低於15%。
至今在中國享有制度保證的養老、醫療等社會福利群體主要覆蓋黨政事業機關工作人員。以醫療衛生資源為例,就具有向幹部群體過度傾斜的特點,比如給藥的”分級制度”,就是對參加醫療保險的人群,按照他們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劃分等級,級別越高的,得到的醫療服務質量越高,藥品供應也越好。
據中國官方提供的數據,中國政府投入的醫療費用中,80%是為了850萬以黨政幹部(高級)為主的群體服務的。
數量龐大的底層勞動者群體的工資卻增長緩慢,甚至未增長;構成社會保障體系的幾大社會福利如醫療、養老等保險幾乎與這一龐大的社會底層無緣。
二、巨額財富集中於少數權貴家庭
中國那有限度的反腐敗主要集中於中低級官員,政治高層似乎與腐敗絕緣。高幹子女的登龍術,雖然一直流傳於坊間及海外,但卻無法得到權威資料證實,胡潤的富豪榜也從未將這類人列入。不過,現在有兩組資料足可證明這些紅色貴族如何在短短30年間,從”無產階級”成員迅速躋身於超級富豪之列。
一條資料說明中國財富集中的驚人程度。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發佈的”2006全球財富報告”顯示,中國的150萬個家庭(約佔全國家庭總數的0.4%)佔有中國財富總量的70%──這還只計算了存款、股票等公開的金融資產,未計算灰色收入──而在發達國家,一般情況下是5%的家庭佔有50%至60%的財富。
另一條資料則說明財富集中在什麼人手中。據國務院研究室、中央黨校研究室、中宣部研究室、中國社科院等部門一份聯合調查報告的數據,截至2008年3月底,中國內地私人擁有財產(不包括在境外、外國的財產)超過 5,000萬元以上的有27,310人,超過1億元以上的有3,220人。在超過1億元以上的富豪當中,有2,932人是高幹子女,他們擁有資產2 0,450餘億元。而考證其資產來源,主要是依靠父輩的權力資本所獲。
三、政治權力的分配與社會地位的傳承呈自利化趨勢
在中國的政治市場上,權力這一「稀缺物品」的授受過程從來就是暗箱操作。現實表明,高官子弟在權力上具有優先繼承權。即使因能力或者其他原因未擔任要職,至少也享有全國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等政治榮銜。中國官場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使幹部子女在權力繼承上有明顯優勢,官方研究亦表明,幹部子女當幹部的機會比常人高2.1倍。
幹部子女對社會地位的傳承優勢還體現在就業問題上。北京大學”高等教育規模擴展與畢業生就業”課題組在調查中發現,家長們可以直接通過關係和權力決定子女的就業,家庭背景越好,畢業時的工作落實率和起薪額越高,這不僅說明不同階層子女受高等教育之後的結果不均等,更重要的是說明中國的階層流動呈前現代社會的封閉性世襲狀態,這無異於阻塞了社會底層精英的上升渠道,既使統治精英集團的素質弱化,對於社會穩定亦有極大害處。
從本質上看,所謂「改革」就是利益與資源的再分配過程。鄧小平當年用來賦予改革合法性的「先富帶後富」許諾實現了一半,即通過權力市場化讓少數權貴與官僚集團先富起來,並通過一系列政策與法律使政治精英蛻變為一個個自利型政治集團。在這種既成事實下,今後撬動社會分配的槓桿只有「權力」與”資本”。當局提倡的「不折騰」與「維持穩定」,其要義均在於保證自利型政治集團能夠安享攫取到手的利益。
轉自──BBC中國網點評中國(//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