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7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希望報導)北京公用和住宅建築的平均壽命只有30多年,遠沒有達到使用壽命50年至70年的設計年限。北京已成為全中國較大的建築浪費城市。
中國官方的中新網星期四報導,中國民主建國會北京市委員會向正在召開的北京市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提交的一份書面發言透露,2008年北京有公共和住 宅建築面積約5.9億平方米,其中使用期低於50年短壽命建築約4億平方米。人為因素是造成北京市基建工程壽命短的主要原因,例如:由於規劃缺乏前瞻性,不少新建的住宅使用不到15年就要被迫騰地拆除。
書面發言指出,發達國家建築的平均壽命在80年以上,壽命長的建築壽命達一百多年,甚至幾百年。長壽命建築與短壽命建築相比,長壽命建築延長了使用周期,可以節省大量建築材料。海外中文網絡雜志《中國事務》主編伍凡先生認為,北京的建築壽命短是房地產公司故意製造的:
「這是一種盈利手段,是建築業幫助它的公司賺錢的一個手段。30年以後推掉再重建,又繼續賺錢,把壽命搞短增加他們公司的盈利。這是他們的一個新的概念。在美國、在歐洲,百年以上的房子很普遍。30年一輩子才過了一半,至少應該是一代人,至少要7、80年嘛。」
書面發言稱,在新中國成立的50多年裡,除了重點的歷史性建築、標誌性建築和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如奧運工程等)外,北京的大多數舊有建築基本是構建在比較落後的建築體系上的。這個建築體系在基本的建築材料、規劃、管理、設計、施工、監理、驗收、標準、法規等各個方面都很落後。在北京提高公共建築和住宅的壽命有很大潛力,如規劃、標準和施工質量到位,完全可以將建築壽命提高到一百年以上。比如在標誌性建築中大量採用天然石材,在市區和鄉鎮發展混凝土住宅建築等。旅居德國的環保人士王維洛先生就壽命短的建築對環境造成的危害表示:
「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是不對的,中國GDP的發展是不講效益的。從房屋的使用壽命來講,歐美國家一般房屋的使用壽命是80年到100年。中國以前古話講百年大計,房屋建築是百年大計,是說打算要用100年。但從所謂的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房屋建造主要是靠拆舊的建新的來推動所謂GDP的發展。從環保的角度來看,房子的使用壽命越短,所需要的材料和能源最大。所以, 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看上去很快,但是它是一個很浪費資源、很浪費材料的發展模式。」
書面發言最後表示,北京市現有的商品混凝土住宅建築還在發展,目前占現有建築面積的55%左右,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如果大力發展商品混凝土住宅建築,北京建築的平均壽命會有改觀。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