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衿:檢視錯誤找投資生機

李子衿(財富管理顧問)

【大紀元1月15日訊】無論是紐約華爾街還是倫敦金融城,過去風光一時,現今都成為民眾質疑和責罵的對象;人們認為當前的金融危機,就是銀行業不顧風險、只求牟利的文化所造成的。那麼,是不是未來投資就不能做了呢?創辦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的坦伯頓爵士說,最悲觀時是最好的買進時機,最樂觀時則是最好的賣出時機。

《華爾街狂人致富投資法》一書中也建議:失敗不絕望,檢視錯誤找生機。作者Jim Cramer,這位被譽為當代最了不起的操作員認為,投資人絕對不能被市場淘汰出局,最失敗的時候,才是檢視自己投資習慣的好機會。然而,投資人也要做好資產配置,看好一個市場或者一檔股票、基金,絕對不要身家財產全部投入;不要一有投資機會就猛砸錢,必須在自己百分之百有信心時再投資。「其他的機會就留給其他人賺」,正確的心態是在市場中能長期持盈保泰的秘方。

回頭看台灣的情況,從1949到今2009年剛好一甲子,在全球金融海嘯衝擊下,台灣面對堪稱60年來最艱辛的經濟情勢,而大批資金蜂擁返鄉,讓台灣的金融市場,出現了百年難得一見的發展契機,甚至新台幣商品有機會在全球經濟寒冬中走出春天。因此,對投資人而言,未來的投資還是大有前景。

這些在海外受過傷的資金,面對當前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在央行再度宣布降息後,僅剩不到1%的低利率環境,是否能如彭總裁預期,資金將轉進股市、房市?這些回到故鄉避險的資金,究竟是化身為返鄉的鮭魚、還是避寒的候鳥?端賴金融單位誰有辦法開發合適的新台幣商品,搞出「風險低到存款一族都願意接受、報酬高到連同業也會眼睛為之一亮」的商品,那很可能未來的帳戶就都開在那裡。

根據《遠見》雜誌「2008年財富管理大調查」,缺乏信心的客戶轉而投入公營行庫的懷抱。公營行庫中以龍頭著稱的台灣銀行,亦需不斷創新商品,希能在不景氣的市場下,闖出一片天,也為可能進入「負利」時代的定存一族,增加投資生財的機會。以黃金為例,具有稀少性及不足性的黃金,是臺銀最具特色的理財商品,臺銀的黃金存摺市佔率達85%,有14萬戶。而甫推出的黃金存摺晉級版—「黃金撲滿」,即是能滿足「高保障、低風險」特色的新金融商品。

如果發現近來任何投資都虧損累累;「聞理財色變、談投資氣恨」,喟嘆連連!

那麼不如在恪守不離開市場的原則、力所能及做好個人目前能做之最好規劃下,參加各家銀行舉辦之各項與投資相關的藝術或感恩類似活動。然後放鬆心情,索性放下不管,任由心境起飛!過去著重前者投資生利,現在則側重後者藝文抒懷,通常像這樣的活動,值得參與!欣賞邇來風靡全球、愈來愈為人津津樂道的「神韻藝術團」的演出,也是不錯的選擇!◇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憂心企業獲利  全球股市一片慘綠
【臺灣房地產】遺贈稅法通過 房地產長期利多
企業年底前投資 五年免營所稅
傳英銀行巨擘巴克萊投資部門將裁員2100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