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其主演的民國大戲《春去春又回》正在廣州台熱播,他說,這部戲讓他學會了「放下」,不再拘泥於帥哥形象。
自《梧桐雨》開始,李宗翰因在七年間演了《阮玲玉》、《徽娘宛心》、《繡娘蘭馨》、《還君明珠》等十多部民國劇而被譽為「民國戲第一小生」。他的又一部民國大戲《春去春又回》(下稱《春去》)近日成為廣州台綜合頻道開年大戲,並在《7點閤家歡劇場》熱播。對於其「苦情王子」、「民國戲第一小生」等諸多稱號,李宗翰表示「受寵若驚」:「至少這是一種肯定,總比你在熒屏上混了很多年都沒有任何定位好吧。」
【戲裡】
新版《春去》:「讓我有了年輕粉絲」
李宗翰很高興《春去》讓他有了更多年輕粉絲:「以前在拍完《梧桐雨》、《繡娘蘭馨》這些女人戲之後,經常有粉絲跟我說『我很喜歡你,我媽更喜歡你』,探班的時候也有很多老外婆、老阿姨問我要簽名,但拍完《春去》之後,發佈會上就經常被一些小女孩圍住,我也聽到一些女孩打出『嫁人就嫁張福來』的口號。從這個角度上說,《春去》確實讓我的粉絲年齡段下調了。」
對於自己在這部戲裡的突破,李宗翰認為自己學會了「放下」:「放下我的憂鬱形象,放下我的帥哥形象。我極討厭『帥哥』這個稱號,演戲演的是一個人的魂,而不是一個人的皮。」為此,李宗翰在一般的場景戲中拒絕化妝,從髮型到著裝都來了個徹底的「扮丑」:「我不再顧及自己的形象,不再耍酷,也不需要提醒自己在鏡頭前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要保持好看的樣子,該怎麼演就怎麼演。」李宗翰告訴記者,為此他拒絕穿那些適合他氣質的風衣、西裝:「一到片場我就把最破的衣服披上,早上起來也不梳頭,蓬頭垢面地去拍戲,甚至把眉毛畫粗點,只要看起來不那麼帥就行。」
對比舊版:「劉松仁正著演,我反著演」
當年中央台播出《春去》,觀眾反響相當熱烈,而主演劉松仁也因此被稱為「台劇神話」。說起新版《春去》,不少人會習慣性地跟老版做比較,對此,李宗翰很坦然:「很多人問我,劉松仁在前,我會不會有壓力,我可以肯定地說,一點壓力沒有。拍攝前,有人拿老版的《春去》給我看,我一集都沒看,如果說新版《春去》要拍出一個跟劉松仁一樣的「張福來」,那就不應該叫我李宗翰來演,直接叫劉松仁再來演一次就行了。」
提起新老版的區別,李宗翰體會頗深:「我從來不打無準備之戰,我拿到本子之後每天都琢磨到凌晨兩三點,我在想,怎麼變才能跟老版不一樣?很多台灣戲有一個共性,演員開心時就要大笑,悲傷時就會大哭,但在現實生活中,人不會把自己的感情表現到這種極致的,因此我就試著反過來演,在悲情的時候我擠出笑容面對,在高興的時候我學著收斂自己的喜悅。後來佩佩姐(製片人楊佩佩)看完後非常興奮,說我給她以很大的驚喜。」
【戲外】
幼年生活:「我是讀《羊城晚報》長大的」
李宗翰的「身世」頗為複雜——祖籍北京,生在武漢,在廣州生活,在北京讀大學,還是滿清貴族「愛新覺羅氏」的後裔:「父親是正黃旗下的滿人,母親是上海一個資本家的女兒。拍戲的時候,片場的人叫我『阿哥』,我說千萬別這麼叫,後來他們都改叫我『少爺』了。」李宗翰透露,他11歲就到了廣州,父母從事京劇事業,其祖輩也均為著名戲曲藝術家,從事戲曲藝術教育:「全家人都酷愛藝術,所以我們家從來都會訂《羊城晚報》。《羊城晚報》專訪我,我特別高興,感覺很親切,因為我是讀《羊城晚報》長大的。」
目前狀況:「北大讀書,不想交圈內女友」
現在正在北京大學學習時尚管理的李宗翰可以說是個「藝術至上」的演員,他自稱「從來都沒有圈子裡的朋友,所有的朋友都是發小,是從小玩到大的朋友。」究其原因,李宗翰坦承:「因為我從來都不喜歡泡吧、唱K、蹦迪什麼的,這跟圈子裡的人愛好不太一樣,所以也常被人說是『孤芳自賞』、『格格不入』;而且,我不希望每天都跟圈子裡的人討論劇本、討論演技、討論誰更紅,那不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生活。另外,我不太喜歡光怪陸離的生活,也不喜歡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出席各種活動。不過現在慢慢習慣了,我學會了到處剪綵。我最喜歡的就是,拍完戲回家陪陪家人,有空出去渡假,一句話,過自己的生活。」
對於未來女友的要求,李宗翰稱「不希望是圈內的,如果真的找到圈內的,也希望她願意為我退出這個圈子」。對於這個圈子,李宗翰似乎看得很透:「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會面臨大幕拉上的時候,永遠會有比你更紅的人出現。」李宗翰坦言:「我現在在北大學習,一是滿足了踏上未名湖、登上博雅塔的願望,二是為以後鋪路,即便有一天我不拍戲了,我也有足夠的企業營銷知識,對奢侈品牌的文化理念也足夠瞭解,能有一技之長。」
未來計劃:「最想嚐試扮演『小人物』」
對於將來的打算,李宗翰直言想嚐試扮演「小人物」:「拍軍旅劇也可以,演個為生活疲於奔命的小白領也行。」李宗翰認為:「最難演的是好人,因為他們往往『高大全』,一個太好的人容易讓人覺得很假;反派是最好演的,因為他們能在反面角色中釋放一些人性的亮點。《梧桐雨》中我演過反派,現在我想嚐試演底層小人物,演出他們承載的生存壓力。他們遇到問題會緊張,他們為了家庭要四處奔波,他們在外面容易受到誘惑,凡此種種,人性最本質的一面都能在他們身上體現出來。」
來源:金羊網-羊城晚報 作者:章琰 選稿:實習生 馬鳳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