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5日訊】「稅,誰都知道是跟經濟掛鉤的……」道理很清楚,世界各地的政府都明白了以上的道理。過去20年,全球的發達國和發展中國家,更開始了一場激烈的輕稅競賽 ︰1980年代由英美開始,1990年代擴展到西歐的愛爾蘭、東歐的愛沙尼亞、亞洲的紐西蘭……一個又一個的成功例子,幾乎沒有一個走回頭路。輕稅,讓中產減壓,增加富人的承擔,有如此多的實證,還有什麼疑問嗎?台灣要走出經濟困局,又怎可能錯過這場輕稅競賽?
最近簡錫階帶頭反對輕稅振興經濟,絕不教人驚奇。只不過他提出的反對和理由教人莞爾。
簡君質疑輕稅成效,更以免稅島國威京和開曼開玩笑。可能簡君有所不知,威京和開曼群島只有幾萬人,且一點天然資源也沒有,但經濟和生活水平一點也不差,平均收入也遠高於台灣,更是讓財富自由行的最佳例證。若在澎湖金馬中隨便選個小島,讓簡君以理想國模式去管,不要說跟威京、開曼群島去比較,不搞出個戈爾丁 (William Golding)筆下的「蠅王」才怪!
輕稅簡政通膨控制2%下
簡君更不知道,他心目中完美無瑕的社會主義天堂瑞典,真真就是高稅的受害者。今時今日左翼偏執狂見到的高科技出口國,最高增長的一段歷史,其實是1890 年代至1950年代,當時瑞典人的稅務負擔,只有10%至20%。社會民主派在1950年代起,大幅加稅,到了1980年代,瑞典的稅收竟然高達國民收入總值的一半。身為瑞典學派頭目,主張干預的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得獎者麥爾道(Gunnar Myrdal),也在1978年特意撰文抨擊高稅,指累進稅鼓勵富人用盡千方百計去避稅,財富再分配的目的達不到,反而令瑞典變成了「騙徒之國」。
當然,瑞典的噩夢在1980年代才真正開始。在資源錯配的影響下,加上社會經濟效率不斷下降,連年的雙位數字通膨;國家包辦醫療、教育、老人福利等的神話,在公營服務的水平不斷下降的同時破滅,瑞典政府逼不得已在1991年開始,推出沉痛但必要的輕稅和民營化改革。改革陣痛長達3年,期間就業人數下降,利率狂飆以及出現赤字預算。但由1994年起,雨過天青,在過去的10多年間,除了1998年及2001年兩次世界性的震盪,瑞典基本上有3%的經濟增長,時至今日,瑞典的公債只佔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31%,而且可以將通膨均控制在2%以下。事實上,就連瑞典也早在10多年前開始輕稅簡政,究竟簡君是不瞭解人家的經濟史,還是想當然信口雌黃一番以圖蒙騙台灣人民?
簡君對美國的稅改歷史和分析,更是一派胡言,且邏輯混亂。一下簡君說認同供應學派的減稅政策刺激經濟復甦,但轉過頭他又將問題變成了國債比率和貧富差距的問題,這樣沒完沒了的逃避事實,根本看不到真相。首先,雷根一系列的減稅政策,令美國的稅收由5千億美元倍升至一萬億美元,也扭轉了自70年代起顛簸的通膨和衰退。再者,當時美國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由70%大幅減至28%,年薪20萬美元以上高收入階層繳交之所得稅總額,卻增加了5.2倍,如果這樣也不算是更公平的稅制,難道簡君要共了所有富人的產不成?而且,柯林頓在1997年也簽署了輕稅法案,以鼓勵創投活動,美國的經濟增長也在那時候開始更上層樓。減稅對刺激經濟的功效,非常明顯。
此外,簡君對減稅等於增加國家負債的說法,更是過於簡化。 1990年代,愛爾蘭大幅削減企業所得稅率,由47%減至12.5%,結果經濟由改革初期之負增長,逆轉成每年10%正增長;人均產值激增3倍,失業率由最高18%降至3.5%;國家負債由GDP之90%以上,減至35%以下。10年間,愛爾蘭由歐洲最窮國,一躍成為生活水平最高之國家。以上這些都是禁得起時間考驗的實證,反之簡君選擇性地以台灣在1991、1998以及2001年的經濟表現來支持他的看法;可是,那3年卻是世界性資金緊縮和經濟衰退,說服力有多強不言自喻。
大前研一主張簡化稅制
簡君口口聲聲都是公平正義。可是不落實輕稅,中產肩上的稅負壓力不減,富人對公共財政的承擔不增,又何來公義?提出「M型社會」的大前研一,也主張簡化稅制、反對增稅以及用別國的錢來繁榮本地。台灣的稅率絕對有下降空間。對比香港和新加坡,台灣的稅率高而且制度繁複,應以減稅來取消各種租稅優惠,達到更公平稅制的結果。幻想針對富人,自以為伸張正義,殊不知助長避稅逃稅,引人犯罪,何苦呢?
--原載:《蘋果日報》,2008-08-26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