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化課教材(高級):郗超義舉謝玄

歷史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36
【字號】    
   標籤: tags: ,

【原文】
郗超(1)與謝玄(2)不善(3)。苻堅(4)將問晉鼎(5),既已狼噬(6)梁、岐(7),又虎視(8)淮陰(9)矣。於時(10)朝議(11)遣玄北討(12),人間(13)頗有異同(14)之論;唯超曰:「是必濟(15)事。吾昔嘗與共在桓宣武(16)府,見使才皆盡(17);雖履屐(18)之間,亦得其任(19)。以此推之,容(20)必能立勳。」元功(21)既舉(22),時人鹹歎超之先覺(23),又重(24)其不以愛憎匿(25)善。(《世說新語·識鑒第七》)

【註釋】
(1)郗(音吃)超:字景興,晉高平(今山西省高平縣)人。原任桓溫參軍,後任中書侍郎、司徒左長史等職,曾參與桓溫篡晉之謀,是桓溫的親信。

(2)謝玄:字幼度,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名相謝安的侄子,東晉名將。謝安為相時,他為廣陵相,以御前秦苻堅南侵,後在淝水之戰大捷,收復部分失地。
(3)不善:私交不和。

(4)苻(音符)堅:字永固,晉武都郡(治所在今甘肅省成縣西八十里)氐人,前秦皇帝。在淝水之戰被謝玄擊潰。

(5)問晉鼎:圖謀晉之帝位。「問鼎」出自《左傳.宣公三年》,原系指楚莊王問周傳國九鼎的輕重,有謀取周室王權的野心;後人就以「問鼎」為謀取政權之意。

(6)狼噬:像狼一樣吞噬,比喻侵奪土地。
(7)梁、岐:指冀州。梁,山名,即呂梁山,在今山西省離石縣,昔日大禹治水,鑿呂梁以通黃河,即是指此,亦稱為梁山。岐,山名,即狐岐山,在今山東省介休縣。

(8)虎視:像虎一樣注視獵物,比喻意圖掠奪。
(9)淮陰:泛指淮河以南一帶,為東晉王朝要地。
(10)於時:當時。
(11)朝議:朝廷上議論。
(12)北討:北伐,此處指指揮淝水之戰。
(13)人間:朝中眾人之間。
(14)異同:異,不同。與下文「愛憎」偏用「憎」字之用法相同。
(15)濟:成。

(16)桓宣武:即桓溫。字元子,晉譙國龍亢(今安徽省懷遠縣西北)人。為晉明帝女婿,由於多次征伐有功,官至大司馬,與郗超等人圖謀篡位,但未成功而死。謚宣武侯。

(17)使才皆盡:用人做到人盡其才。
(18)履屐(音呂基):履是鞋子。屐是木屐。
(19)任:任用。
(20)容:看來。
(21)元功:輔佐王位的功勞。
(22)舉:立。
(23)先覺:事先察覺事理。
(24)重:重視。
(25)匿:隱藏。

【語譯參考】
郗超與謝玄私交不睦。苻堅將篡奪晉君的帝位,已經攻佔了梁、岐,且下一步準備取下淮陰。當時朝廷討論想派遣謝玄率軍北伐,但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只有郗超說:「他必定能完成任務。我以前曾和他在桓宣武府共事過,他讓每個人都能發揮長才;雖然如同履、屐之間的小差異,也都能做到適當的任用。由此可推論,他一定能建立大功。」謝玄在立下輔佐帝業的大功後,當時的人都讚歎郗超的先見之明,且推崇他不因個人的好惡而隱藏別人的優點。

【研析】
本則故事主要是敘述郗超與謝玄兩人的互動情形,雖然他們兩人私交不睦,但郗超在朝廷中討論率師北伐人選時,排除異議,力挺謝玄,並舉實例,說明謝玄是最合適的不二人選。郗超表示謝玄是一位優秀的將領,他讓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長才,即使差異很小,也能敏銳的發掘,且做適當的任用安排。後來,謝玄果然立下大功,驗證了郗超的說法。令人欽佩的是,郗超並未因兩人的不合,而隱藏謝玄的才華。郗超這種大公無私,公私分明的作為,相當值得後人學習。

【延伸思考】
1、你曾遇到類似郗超這種大公無私、公私分明作法的人嗎?他(她)的實際作法是什麼?你個人能不能做得到?
2、團結力量大,許多事情的推動,不是單靠一個人的力量,而是需要整個團隊發揮團結精神,人盡其才,才能成功。你從所參加過的團隊活動曾體驗到哪些道理?請分享你的看法。

【參考書目】
1、《新譯世說新語》 (三民書局,1996年)
2、《世說新語》(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轉載自:〈正見網〉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于謙,字廷益,錢唐人。宣德元年,授(1)監察御史,長軀玉立(2),聲如洪鐘,每奏對,上為傾聽。……然謙才大機(3)疏,遇事又敢往,少瞻顧(4),人故以此忌之。九載秩(5)滿,始進左侍郎。先是,河南官吏入朝,率(6)捆載香帕、蘑菇,以供交際,謙行,一無所持,作詩云:「手帕蘑菇與線香,不資民用(7)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8)話短長。」其律己如此。
  • 二十四年,鐘成,伶人(1)告和(2)。王謂伶州鳩曰:「鐘果和矣。」對曰:「未可知也。」王曰:「何故?」對曰:「上作器,民備樂(3)之,則為和。今財亡民罷(4),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且民所曹(5)好,鮮(6)其不濟也。其所曹惡,鮮其不廢也。故諺曰:『眾心成城,眾口鑠金(7)。』三年之中,而害金(8)再興焉,懼一之廢也。」王曰:「爾老耄(9)矣!何知?」二十五年,王崩,鍾不和。(《國語·周語下》)
  • 過江諸人(1),每至暇日(2),輒(3)相要(4)出(5)新亭(6),藉卉(7)飲宴。周侯(8)中坐而歎曰:「風景不殊(9),舉目有江河之異(10)!」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11)愀然(12)變色曰:「當共戮力(13)王室,克復神州(14);何至作楚囚相對泣(15)邪?」(出自《世說新語·言語第二》)
  • 冉求曰:「非不說(1)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2)。今女(3)畫(4)。」 (《論語·雍也第六》)
  • 子曰:「中庸(1)之為德也,其至(2)矣乎!民鮮(3)久矣。」 (《論語·雍也第六》)
  • 子曰:「鳳鳥(1)不至(2),河不出圖(3),吾(4)已矣(5)乎(6)!」(《論語·子罕篇第九》)
  • 范仲淹,宋朝人,太宗端拱二年(西元989年)在徐州(今江蘇徐州)出生。兩歲時,父親病逝。母親貧困無依,只好抱著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東朱姓人家。范仲淹也改從朱姓,取名說,在朱家長大成人。

  • 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要立叔齊為國君,等到父親去世,叔齊讓給伯夷。伯夷說:「這是父親的命令。」於是離家出走。叔齊也不肯繼承君位而出逃了。國人只好擁立孤竹君的第二個兒子為王。此時,伯夷、叔齊聽說西伯昌善於養老,於是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
  • 孔子前往周都,打算向老子請教禮。老子說:「你所說的禮,制定它的人和骨頭都已經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論還在。況且一個君子時運來了就出去做官,生不逢時,就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轉。我聽說,善於經商的人把貨物隱藏起來,不讓別人看見,好像什麼東西也沒有;具有高尚品德的君子,他的容貌謙虛得像愚鈍的人。除掉您的驕氣和過多的慾望,拋棄您做作的神態表情和過高的志向,這些對於您自身都是沒有好處的。我能告訴您的,就是這些而已。」
  •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裡仁第四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