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揭示的中國有毒現狀

人氣 22

【大紀元9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徐尚善報導】目前正在全世界造成恐慌的中國奶製品含毒事件中,罪魁禍首是一種名為「三聚氰胺」的工業化學製品。那麼,究竟三聚氰胺是做什麼用的,又有甚麼樣的毒性呢?中國廠家為何會在產品中應用這種物質,政府又是否如其所言並不知情呢?

三聚氰胺可造成高蛋白假象

三聚氰胺俗稱密胺、蛋白精,是一種白色單斜晶體,幾乎無味,微溶於水,可溶於甲醇、甲醛、乙酸、熱乙二醇、甘油、□啶等有機溶劑,屬化工原料,具毒性,不可用於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

三聚氰胺也是殺蟲劑環丙氨秦在動物和植物體內的代謝產物,是製造俗稱密胺塑料的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的原料,產品常用於製造日用器皿、裝飾貼面板、織物整理劑等。在中國也常被製成被稱為「美耐皿」的塑料碗碟,但不能在微波爐中使用,因為受熱後會散發毒性。

三聚氰胺還可與乙醚配合作紙張處理劑,在一些塗料中作交聯劑等。由三聚氰胺製成的樹脂加熱分解時會釋放出大量氮氣,因此也可用作阻燃劑。

食品工業中常需測定食品的一般認為三蛋白質含量。由於直接測量蛋白質技術上比較複雜,所以常用「凱氏定氮法」,通過測定氮原子含量來間接推算食品中蛋白質的含量。因含氮量66%的三聚氰胺與平均含氮量16%的蛋白質相比含有更高比例的氮原子,所以被一些造假者利用,添加在食品中以造成食品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假象,從而造成這次幾乎涉及全中國奶粉製造業的食品污染事件。

聚氰胺毒性輕微,動物實驗中大鼠口服的半數致死量大於每公斤體重3克,但對於三聚氰胺形成腎結石的機理尚不清楚。初步研究認為是由於加工過程中常混有三聚氰酸,兩者緊密結合形成不溶於水的網格結構,在腎細胞中沉積並堵塞腎小管,最終會造成腎衰竭,危及生命。因三聚氰胺結石微溶於水,成年人經常喝水會使結石不易形成。但哺乳期嬰兒喝水很少,相比成年人腎臟狹小,更容易形成結石,並可誘發膀胱癌。據悉,部份因毒奶粉事件致病的嬰幼兒甚至已發展成腎功能不全。

此外,三聚氰胺加熱後還可以生產劇毒的氰化物。後者對重金屬離子具有超強絡合能力,從而使生物失去呼吸鏈中的傳遞電子能力,進而迅速導致死亡。

最新消息指出,甘肅質監局最近又在三鹿較大嬰兒及幼兒配方奶粉「慧幼二段」中發現了比三聚氰胺殺傷力更強的阪崎腸桿菌。阪崎腸桿菌是乳製品中近幾年新發現的致病菌。該菌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和許多國家確定為引起嬰幼兒死亡的重要條件致病菌,可導致任何年齡層人群疾病,尤其對早產兒、出生體重較輕或免疫受損嬰兒的威脅最大,嚴重者可導致敗血症、腦膜炎或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毒奶粉曝光 政府廠商推卸責任

2008年,中國乳品製造商三鹿集團生產的一批嬰幼兒奶粉中發現三聚氰胺,導致食用該奶粉的嬰兒患上腎結石。根據中共官方公佈的數字,截至9月21日,因使用嬰幼兒奶粉而接受門診治療諮詢且已康復的嬰幼兒累計39,965人,正住院者有12,892人,此前已治癒出院者1,579人,死亡4人,另香港也有2宗患病個案。但有報導指出,中國醫院近來常試圖推翻之前的患病診斷,令上述數字的可靠性被懷疑。

事件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對乳製品安全的擔憂。中共質檢總局公佈的對國內乳製品廠家生產的嬰幼兒奶粉的三聚氰胺檢驗報告顯示,包括伊利、蒙牛、光明、聖元及雅士利在內的22個廠家的69批次產品中都檢出三聚氰胺。

事件重創中國製造商品的信譽,中國奶製品行業在網絡抽樣分析中,民眾的信心指數降至最低點。不少民眾不敢吃中國廠牌奶製品,外國及台灣奶製品銷量直線上升。包括日本、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孟加拉國、文萊、台灣、新加坡及非洲的坦桑尼亞、加蓬和布隆迪等。緬甸亦決定充公和銷毀進口的中國嬰兒奶粉。

媒體報導指出,這次的爆炸性事件其實由來已久。早在2004年的阜陽劣質奶粉事件中,公佈的不合格奶粉企業和偽劣奶粉中三鹿奶粉就在名單上,但隨後又改稱為疾病控制中心工作人員失誤所致,多個國家機關聯合發文,要求各地允許三鹿奶粉正常銷售。

事件爆發前一年的2007年9月2日,河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對蛋白質、亞硝酸鹽,以及抗生素殘留等營養、理化及安全指標等進行檢測,結果全都合格,並由中共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的《每週質量報告》節目專訪播出檢測結果,其中提到三鹿廣告聲稱,其製造工序有1,100個步驟。

不過根據新浪網從有關方面獲得的「三鹿內部郵件」顯示,「2008年3月以來,三鹿集團先後接到消費者反映:嬰幼兒食用三鹿嬰幼兒奶粉後,出現尿液變色或尿液中有顆粒現象」。由此顯示,三鹿很可能早就開始銷售有問題奶粉,動機則可能是為搶奪貧窮農村市場而降低成本偷工減料。

2008年5月20~21日,在網民揭露2007年11月在浙江泰順縣城超市所購三鹿奶粉導致女兒小便異常並向三鹿集團和縣工商局交涉不果後,以「這種奶粉能用來救災嗎?!」為題提出控訴,不過遭三鹿集團地區經理以價值2,476.8元的四箱新奶粉為代價,取得該網民的賬戶密碼以刪除網上有關帖子。

在三鹿確認其被人為加入三聚氰胺的奶粉導致眾多嬰兒患腎結石後,開始進行危機公關。三鹿公關公司北京濤瀾通略國際廣告有限公司8月11日向三鹿集團建議與中國最大互聯網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合作,屏蔽有關新聞的公關解決方案,其中建議「與百度簽定300萬廣告投放協議以享受負面新聞刪除」。

相關建議書在三鹿毒奶粉事件曝光後的9月12日廣泛流傳於網上。百度13日針對此說法發表聲明,否認曾接受三鹿的要求。據悉,2008年6月中旬後,有人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食品生產監管司的留言系統裡反映由三鹿奶粉導致多起嬰兒腎結石,但遭刪除。

三鹿集團是中外合資公司,其最大海外股東是新西蘭恆天然公司。新西蘭政府指出,恆天然在8月得知奶粉出現問題後,曾立即向中資方和地方政府官員要求召回所有三鹿奶粉。不過1個月多仍無任何回音,中共官員也置若罔聞並試圖掩飾。恆天然只好向新西蘭政府和總理海倫‧克拉克報告。新西蘭政府9月5日得知消息後直接向北京中央政府反映,事件才得到廣泛曝光。而被三鹿指為曾為之做質檢的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事後矢口否認曾接受過三鹿集團的委託檢驗。

三鹿集團官方網站在事件曝光後遭憤怒網友將標題改為「三聚氰胺集團」,首頁也被改為「看三聚氰胺集團新聞有感」,三聚氰胺甚至被作為產品名稱列在三鹿的產品網頁上。

石家莊官方則把奶粉問題歸咎於原奶收購者添加三聚氰胺所致,拘留了18名牧場、奶牛養殖小區、奶廳經營人員。河北省委常委和石家莊市委書記吳顯國、副書記兼市長冀純堂、三鹿集團原董事長和總經理田文華,以及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被作為替罪羊加以處理。新華社稱事態擴大的主因是三鹿集團和石家莊市政府在獲悉情況後隱瞞實情所致,但報導的三聚氰胺含量比之前《甘肅日報》的報導少了10倍。

隨後,香港媒體委託香港檢驗中心驗出黑龍江生產的雀巢金裝助長奶粉含有三聚氰胺,伊利、蒙牛及光明三品牌液態奶也被驗出含毒,雀巢牛奶公司在青島生產的餐飲業用1升裝超高溫滅菌純牛奶、五批次伊利雪條和四批次伊利奶品都含不同濃度的三聚氰胺。新加坡證實伊利牌酸奶雪條及中國製子母牌草莓味牛奶含三聚氰胺,一批在中國上海生產的大白兔奶糖也受到污染。星巴克和肯德基也宣佈停止供應蒙牛牛奶。

子母牌牛奶產品生產商宣佈,回收所有在香港及澳門發售的膠樽裝牛奶。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宣佈回收盒裝日清美味寶喳咋糖水」,因產品曾使用含毒的伊利牌純牛奶作原材料。台灣宣佈金車公司使用中國都慶公司產奶精的即沖飲料及快煮湯雞蓉玉米濃湯等八種產品驗出微量三聚氰胺,成為首次發現中國植物性蛋白類產品摻有三聚氰胺的案例。其他採用中國產製原料的食品如麵包、麥片等也被查出疑似含毒。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9月19日要求北京當局在四名嬰兒因飲用含有三聚氰胺奶粉喪生後,對此問題「展開全面調查」。世界衛生組織也嚴厲譴責中共沒作好食品衛生管控,並刻意隱匿消息。西太平洋總監尾身茂在馬尼拉批評中共未在第一時間向國際社會通報毒奶粉醜聞,意圖重演當年薩斯之舉。歐盟委員會負責健康和消費者保障的官員馬德林期望北京能有個全面的解釋,「政府之間、監管人員之間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是否彼此開誠佈公」?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衛平指出:「三鹿奶粉事件說明中國某些地方政府和企業並沒有真正分開,政府職能亟待徹底轉變。」他認為政府既然要對企業進行監管,就必須和企業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不是與企業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根據多維新聞網報導,中共中宣部曾下令禁止內地媒體擅自報導三鹿事件,一律要以官方新華社報導為準。有關部門還給律師開會,強調為「服從大局、保持穩定」,不要過多涉及此事件,導致迄今無大規模法律索賠訴訟。不過據路透社報導,民間已有良心律師正徵集簽名,準備義務聯合提出告訴。

另有媒體披露,北京早在奧運會前就已知悉此事,但為「顧及國際影響」而以地方政府隱瞞不報為由把事件強壓至9月。隨後,中共又提出三聚氰胺不在國家禁止食品原料名單上的理由,試圖為質監系統脫罪。但這並非真實情況。

中國產品早有三聚氰胺前車之鑑

2007年3月16日,總部位於加拿大的寵物食品廠家菜單食品因其來自中國的原料涉嫌污染導致貓狗寵物死亡,而緊急回收產品。此事件被稱為美國寵物食品污染事件。事件的原因、經過、污染範圍等仍在調查中。中毒寵物的主要死因是腎衰竭。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初步調查結果認為,涉嫌污染產品使用了2006年末從中國江蘇徐州安營生物技術開發公司和山東濱州富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口的小麥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其中含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在中毒寵物的腎臟中也發現含這兩種物質的晶體。

中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後來發佈調查結果,認為安營生物和濱州富田兩家公司因其部份蛋白粉的蛋白質含量不能達到合同要求,而違規添加三聚氰胺。中共方面對其質檢的藉口是,該產品並以非法檢商品名義報關出口,因此逃避了檢驗檢疫機構。

姑且不論去年的事件如何發展,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按照中共的說法,就連寵物食品原料都已在最晚2007年就有三聚氰胺禁令,人類食品反而到2008年下旬還未曾禁止使用這種有毒物質。

道德下滑導致黑心食品事件不斷

事實上,中共自執政以來就不斷破壞中國傳統道德觀念,現在的情況按南德早報的說法,中國已「形成了一個失去道德羅盤的社會,對物質財富的無限貪婪四處氾濫。正如歐洲進口商和廠家一再抱怨的那樣,在中國沒有什麼東西不能偽造」。而罔顧生命的黑心食品最近幾年的氾濫就是明證,其中假雞蛋、地溝及頭髮油、注水肉、紙餡包等事件尤其聳人聽聞。

假雞蛋又名人造雞蛋,是用化學藥品人工合成的「雞蛋」。蛋殼由碳酸鈣、石蠟及石膏粉造成;蛋清、蛋白則主要由海藻酸鈉加上明礬、明膠、色素等攪拌製成;蛋黃的主要成份同樣是海藻酸鈉液,再加入如檸檬黃一類的色素後,放進模具中加入氯化鈣溶液凝固而成。

由於製作成本只是售價的25%左右,因此假雞蛋在中國禁之不絕。在北京、山東、廣東等各地都有發現。假雞蛋不但沒有任何營養價值,且因明礬含鋁,長期食用更有機會引致記憶力衰退、癡呆等嚴重後果。

地溝油是廢棄食用油脂的俗稱,指從下水道裡回收的油,成份大多為洗滌清潔後遺留的生物油,可被加工成生物柴油。有些不法商家將地溝油重新製成食用油,嚴重危害消費者健康。

頭髮醬油指使用頭髮作為原材料製成的醬油。這些人利用從東北、華北等地以每公斤1元人民幣從理髮店收集從客人身上剪下來的頭髮,再以每公斤1.8美元賣給山東和河北的化工廠,用鹽酸水和其他化學劑提煉得到氨基酸溶液。這些溶液被賣至全國各地的小廠再製成醬油。此舉可減少大豆等一般醬油原料的使用,從而節省成本。

但收集回來的頭髮常含有大量染髮料、整髮料等化學物,夾雜著大量垃圾,衛生惡劣。提練出來的溶量含砷、鉛、氯丙醇等有害物質,製成的醬油含四甲基咪唑,可誘發癲癇。食用這種醬油有緻癌的可能。

注水肉或稱灌水肉,是加水以誇大重量增加牟利的生肉,主要見於豬肉和牛肉。可通過屠宰前一定時間給動物灌水或屠宰後向肉內注水製成。注水可達淨重量的15~20%。注水肉顏色一般比正常肉淺,表面不粘,放置後有相當的淺紅色血水流出。此舉不僅虐待動物、損害消費者權益,還降低肉類口感質量,且有所注水的衛生問題等。

2007年6月,北京電視台生活頻道新聞專題節目《透明度》接獲馬姓包子業者舉報,指稱北京市眾多的流動攤販賣的包子都是「紙餡包子」。記者在北京市朝陽區東四環街附近找到一個紙餡包子工廠,偷拍到的紙餡包子生產過程:先在一個大鐵盆內裝滿火鹼即氫氧化鈉溶液,把廢紙箱放進去泡爛,再用菜刀將泡爛的廢紙剁爛,隨後放入大量豬肉香精調味,將廢紙與豬肥肉以6比4的比例攪拌均勻,並加入大量食鹽掩蓋異味,包好後放在破舊的蒸籠蒸熟拿去流動攤販販賣,每天至少賣出兩千個。《透明度》隨後播出《紙做的包子》專題節目,轟動全市。但記者隨後被開除,官方的說法是記者造假並對其判刑1年。

香港《明報》駐北京記者同年7月19日前往上述專題拍攝地點,遭遇看守該場地的不明身份人士推撞,並被威脅如果進去將會挨打。《明報》指稱,太陽宮鄉政府不僅拒絕派出工作人員協助該報記者採訪,還打電話要看守人員嚴防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從2003年阜陽劣質奶粉事件直到2007年紙餡包子事件發生前,中國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問題不斷。但自紙餡包子事件直至2008年度奶粉事件期間,中國媒體再也沒有報導發生任何食品安全問題。早在紙餡包子事件官方公佈調查結論時,就有評論人士斷定:「從現在到2008年奧運會,中國再也不會有任何關於食品安全問題的報導。」而此次判刑則被國際人權組織認為是中共政治干涉司法的又一個案例。(//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共官員問責制能解決食品安全危機?
大陸奶媽最高價飆到月薪一萬八
漁業署:魚飼料查出含三聚氰胺 將全面清查
毒奶風波  全球12國 禁止中國乳製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