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潰壩大慘劇揭開官商勾結黑幕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24日訊】山西省臨汾市襄汾塔山礦為選礦作蓄水試驗,壩底出現嚴重滲漏,引發潰壩,造成建築毀壞,人員傷亡慘重悲劇。目前死亡人數仍是個謎,官方公佈254人死亡,而村民認為有二千。有媒體揭露,釀起此慘劇根本原因是官商勾結、非法作業、管理混亂。

據亞洲週刊報導,9月8日山西省襄汾縣新塔礦業公司尾礦庫突然潰壩,約26.8萬立方米的泥沙碎石,從50多米的高度傾瀉而下,衝垮和掩埋了尾礦庫下方的礦區辦公樓、部份民居和一個集貿市場。

報導說,死亡人數一直是個謎。9月15日,官方公佈事故死亡254人,受傷35人。而當地村民、救援工人和官方統計的差距甚遠。最初,村民估計死亡人數達到一千人,後來為兩千。9月11日,一位政府官員告訴親友,當天就挖出二百多具屍體。而另一位礦上職工得到的資訊是,僅第一天就挖出一千四百多具屍體。在事故現場組織救援的張寨副村長劉先生也表示,電視台播放的死亡數字跟實際「相差太大,不對等」。

九月八日天快黑的時候,幾位重慶籍工人在山上看到了大鏟車正在鏟屍體。「他們把屍體挖出來之後,又用稀泥蓋住了。」這未經證實的消息令其他礦工感到憤怒。九日上午,數十位村民衝進警戒線,雙方發生了衝突。下午,村民代表和警方代表進行了談判,要求允許家屬認屍體,政府最終讓步。

礦上老員工說,引起此事故禍根是選礦缺水。公司在尾礦庫附近打了六百米深的井,出水量為每小時五十噸;公司拿尾礦庫做蓄水試驗,灌入大量的水;未蓄水之前,壩底就一直滲水;蓄水之後,壩底出現嚴重滲漏,終於引發潰壩。

報導說,新塔礦業有限公司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一位老礦工說,塔兒山位於襄汾、曲沃、翼城三縣交界處,越界開採嚴重,安全事故頻發。「到處都是砲聲,下坑挖礦時,山都會震動。」2006年12月1日,井下曾發生炸藥爆炸,致4死5傷。老礦工形容這裡「千瘡百孔」,塔兒山被挖空了。

地處塔兒山的塔礦原是國有大型企業臨汾鋼鐵公司的產業,2005年10月山西省國土資源廳掛牌拍賣塔礦,第一個接手塔礦的是翼城人吉海彬(音)。據瞭解,當時轉讓標的為六千萬元,而吉海彬出資一億多才競標成功。為了「擺平」其他競標人,吉海彬給他們每人五百萬元。

知情人士說,吉海彬接手塔礦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收口子」,就是將轉租給別人的礦洞的開採權收回塔礦。但這位翼城人「收口子」並不成功。他花了一年時間,帶著湖北籍工頭,試圖趕走四川籍工頭,但未奏效。

最終,吉海彬將塔礦轉讓給另一位翼城人——張培亮,即新塔礦業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張培亮曾是臨汾礦業公司司機,以開辦焦化廠發家,後涉足礦產業,數年來生意越做越大,在內蒙古、新疆、遼寧都有他的產業,身價據說達數億元。出人意料的是,張培亮「收口子」非常成功,而這與他在政界有極深背景不無關係。

知情人士稱,時任臨汾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段波為此出了不少力,「收口子」時,大批警力出動。段波得到新塔礦業公司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乾股。段波是現任運城市公安局局長;其兄段新是洪洞縣縣長;其妹段霞為臨汾市堯都區財政局局長,人稱「三段」,在當地很有勢力。臨汾曾有順口溜稱「周家的錢,段家的權」,周家指的是前財政局局長周某,而段家就指段氏三兄妹。

張培亮將新塔礦業公司有十一個礦洞轉包給二老闆,二老闆還可以轉包給三老闆、四老闆,最後是轉包給工頭,工頭請工人挖礦。以該公司最老的一個礦洞「九八零」為例,這個洞一天最多能出二千噸鐵礦,最高的價錢是每噸八百元,其中成本為支付工頭每噸五十元,管理費每噸五十元。老闆每天淨賺一百四十萬元。

除新塔礦業公司外,塔兒山還有八九十個礦洞,分別為其他人開採,絕大部份都是無證開採。該公司一位老員工說,要不是媒體披露,他根本想不到公司這么大,竟然全都沒有安全生產許可證和採礦許可證。另一位礦工認為,這裡礦洞的安全條件太差了,沒有通風井,也沒有事故應急措施,根本達不到要求,通不過年檢。但張培亮卻無需辦這些證件照樣可以開礦。

襄汾縣一位安監局的官員對張培亮的評價是「成精了」,襄汾這個級別根本管不了他。他估計,今年年底,這些封閉的礦洞都會開放,因為國際上鐵礦資源緊缺。

報導說,塔兒山的無證礦洞多為地方官員控制。他們將礦洞發包給工頭,雙方簽訂協定開採分成。一位重慶籍工頭的協定顯示,甲方某某某將某礦洞承包給他,他支付二十萬元,每月三十日結賬,次月十日發工資;採礦後付給甲方每噸九十元。安全事故發生後按五比五的比例承擔,二千元以內的由他承擔。

「其實老闆另有其人,是執法部門的人。」工頭說,甲方某人只是個幌子。另一位重慶籍的包工頭說,參股最多的是公檢法單位。前兩天救援時,他還看見一位法院的人,問他的礦洞怎么樣了,那人趕緊叫他別這么說了。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山西潰壩已造成56人死亡
山西潰壩128人死  約500人被埋
山西潰壩 當局隱瞞死亡人數 山西正副省長丟官
山西潰壩事故有官員虛報死亡人數受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