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風暴下的貪婪欺詐和無知

【大紀元9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文華綜合報導)911事件七週年的那一週可謂華爾街歷史上最驚心動魄的一週。接二連三的金融大佬倒閉或賤賣,美國金融市場風聲鶴唳,連向來出言謹慎的格林斯潘都斷言美國已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

貪婪、欺詐和無知釀成的苦果

在全球股市遭重挫、面臨大衰退之際,痛定思痛,人們不禁要問:這究竟是誰之過?有人歸咎於美國「大花筒」似的超前消費文化,有的歸咎於前總統克林頓鼓勵少數族裔置業,有人更指是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低息政策所種的禍。然而也有人懺悔說,這都是由於人性的貪婪、欺詐和無知。

曾在美國從事14年次貸金融的理查德‧比特納(Richard Bitner)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一個次按經營者的懺悔》,中文譯名《貪婪、欺詐和無知——美國次貸危機真相》,他將「次按業務形容為毒品交易,華爾街和投資銀行更是玻利維亞大毒梟,自己和經紀像販毒組織的中層成員,在街上兜售毒品,為了促成生意,他們無所不用其極,整個行業失去了理性,變得瘋狂,彷彿風險並不存在」。

41歲的比特納住在達拉斯,2000年創立凱爾納按揭投資公司,全盛期有65名員工。凱爾納主要從事中間人角色,把地產經紀替準業主申請貸款的個案,交給大型金融機構批出貸款,再將這些貸款額轉給華爾街大行,如已被收購的Countrywide Financial,由他們將貸款證券化,出售給全球金融機構和政府。

不過,凱爾納公司所處理的都是次按貸款,即借款人大多是財政狀況欠佳,大型金融機構拒絕貸款的案例。經紀為了騙取貸款,通常隱瞞借款人的重要資料,例如刪改工資單,或將一對離婚男女說成夫妻,擁有聯名戶口;甚至誇大物業估值。比特納估計,經他們手的借款人資料,70%是弄虛作假,至少一半物業估值誇大了10%。凱爾納雖是小型次按公司,每年卻批出2.5億美元的貸款。比特納在2005年發現次貸行業的「真諦」是『用雞屎做雞肉沙拉』,而債務擔保債券的評級機構就是再將其做成法國小牛排」之後,急流勇退,及時地離開了這個毒販子行業。


理查德-比特納(Richard Bitner)出版的新書:《一個次按經營者的懺悔》,中文譯名《貪婪、欺詐和無知——美國次貸危機真相》。


這個行業的人瘋了

比如書中介紹了幾個令他後悔不已的個案。南卡羅來納州的卡特(加油站工人)和太太帕蒂(收銀員),想買一幢1,800呎新屋,但他們月薪僅2,200美元,信貸記錄又差,銀行不願提供按揭,只有比特納肯借。但扣起供款後,他們每月只剩700美元。搬進新居後,帕蒂生病幾天後丟了工作,而卡特又沒有醫療保險。結果夫婦倆沒錢支付貸款,在損失5%的首付後,兩人搬出了新房,而比特納向華爾街大行購回這筆貸款時虧了9萬美元。

個案二:十成按揭中「騙局」犯罪集團以14萬美元買下物業,然後製造假買家以22萬元承接。假買家串通經紀和估價官,將物業估值誇大到22萬美元,成功騙了比特納的8萬美元差價後一走了之。在另一個案子中,正辦離婚手續的魯賓遜和魯賓遜太太,為物業加按,套現2.5萬美元。經紀為了促成交易,竟隱瞞兩人離婚現狀,結果魯賓遜太太無力供款,比特納陪了7.5萬美元。

史記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間的事概況起來就是一個利益二字。但「君子愛才,取之有道」,當一個人、一個行業為了錢而失去理智,連最基本的問題都忘記時,危機就會發生。比特納回憶說,到2005年他這個做了14年貸款業務的人,連「借款人能否支付每月的按揭貸款?發放貸款能否改善借款人的現狀?」這兩個最基本的問題都被各種各樣的金融技巧所淹沒時,他明白了:這個行業的人瘋了。


2008年9月19日,紐約證券交易所。當美國政府宣布將救市時,當日道瓊斯指數上升了300點。(Getty Images)


虛擬經濟的泡沫

有經濟學家分析說,次貸危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類經濟出現了大問題——真實經濟和虛擬經濟嚴 重不對稱。現在全球金融衍生工具總市值估算超過681萬億美元,實際上全球的GDP還不到60萬億美元,所以虛擬經濟可以無限放大很多機構的資產,這個資產反過來又可以擴張他的信貸,這樣一個過程非常危險。比如說槓桿投資,它可以放大到二十倍到三十倍。三十倍如果下降到3%的話,其整個本金投資就會消失掉。

在次貸危機爆發前,雷曼兄弟持有大量的次級債金融產品(包括MBS和CDO),以及其他較低 等級的住房抵押貸款金融產品。其「問題資產」即有可能減值的資產為71億美元,大大超過了它的緩衝資本32億美元,兩者的比率高達2:1,於是當房屋滯售,價格跌落,信貸緊縮時,這個有著158年悠久歷史的投資銀行,最後不得不宣佈破產。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念念洋基! 貝比魯斯之家球場今晚熄燈
歐專家:美金融風暴不至導致全球經濟衰退
不是公民沒拿綠卡 被裁員了怎麼辦?
美預估年終銷售為17年來最疲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