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勍出書在中國丟工作 日文版受歡迎

人氣 5

【大紀元9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岳芸綜合報導)中國作家周勍的《民以何食為天》日文版,2008年8月獲日本《產經生活新聞》「期待暢銷書」銀獎,該書在日本的銷量達5萬餘冊。最近三鹿毒奶粉事件引發海內外殷切關注,周勍這本有關食品安全的書在中國銷量平平,他本人也因這本書觸動官僚機制的利益而失去工作。

據南方週末9月18日專訪周勍報導,日本《產經生活新聞》從2007年起舉辦這個活動,今年是第二屆。由各界專家和讀者代表從557冊報名的出版物中選出各領域的20種書,最後由讀者票選獲獎作品。

曾任西安倉頡文化研究所所長的周勍(音同「情」),西安人,曾任《歷史故事報》和《口述博物館叢刊》總編輯。周勍關注起食品安全是源於一次在南昌的經歷。吃早點時,一籠包子10個才1.5元,非常便宜。他去打聽後發現,攤販為降低成本,把要扔掉的豬脖子肉用來做餡。人吃了豬脖子肉很容易得病,因為那是豬的淋巴位置,淋巴是動物過濾細菌病毒。於是,他動筆寫起中國食品調查報告。

食品安全的核心問題

以他長期的觀察,周勍認為食品安全最核心的問題是制度和成本,資本是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通過一些造假手段,或為食品施加添加劑,以便獲得最大的利潤。在法治健全的國家,商人不敢觸犯法令,否則他可能永遠不能從事這個行業。

周勍舉例說:「我今天和一個日本朋友見面,他說日本某社區一對賣大米的夫婦,被查出大米有問題,夫妻隨後就自殺了。因為這樣的事情被查出來,他們已經沒有顏面在這個社區生活了。」

由於法律成本過高,老百姓也沒有鑒別食品安全的專業知識,因此,在消費過程中,若發生糾紛消費者是弱勢個體。周勍認為,對食品工業適當地開放傳媒監督,是扭轉食品安全現狀的惟一有效方式。

全世界添加劑主要生產地在中國

周勍指出,最大的食品安全危害是工業添加劑,譬如麵包裡的膨化劑,種小麥的化肥,豬肉裡的瘦肉精,海鮮裡的黃黴素等等,食品本身可能沒有問題,有問題都是工業添加劑。農民是造不了工業添加劑。全世界80%-90%的添加劑都在中國生產,一是生產化工品的利潤不高,二是汙染嚴重,西方無法承受。

周勍向南方週末表示,中國中小企業生產添加劑和維生素,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帶和大連,日本的在大連,歐盟的在江浙。去年9月、10月,查江浙一帶的時候,關了一些小廠,一個禮拜內倫敦的維生素價格就漲了28%。

據了解,《民以何食為天》日文版的主要購買群是家庭主婦,「這不僅僅是中國才面對的問題,日本也同樣有,她們希望從書中瞭解防止食用不衛生食品的方法。」

觸動官僚機制的利益而失去工作

2007年9月18日,周勍在北京撰寫「給正體中文版台灣讀者」,提及《民以何食為天》2006年入圍兩年一度的德國「尤利西斯國際報導文學獎」時,並沒有引起國際媒體的關注。待2007年3月美國寵物食用中國貓糧、狗糧中毒開始,國際各大小媒體幾乎一時蜂擁上門。

他在這篇文章中也說:「最近我的那份美國出版公司顧問的工作又沒了,主要是公安從今年(2007)新年前後就不停地找他們。……觸動了這個官僚機制的利益鏈條時會發生的必然狀況。」他述及在寫書的過程:「自費且冒著危險去尋找食品汙染的線索。」

2004年9月,周勍花了兩年時間調查,寫出15萬字的《民以何食為天》。英文、德文、義大利文、韓文、日文版相繼出版。周勍說,他目前希望和朋友辦一個網站,做食品安全的普及工作。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周勍:包容性強的文化才是健康的文化
中國禁書 日本獲獎
毒奶驚魂 中國星巴克停供乳製品飲料
廣東證實642名嬰兒因問題奶粉患腎結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