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0日訊】本文擬從武術史簡說,武術之定義,當代中國主流武術競賽形式進不了奧運的原因淺析和武術如何發展四個方面,對中華武術在當代社會中的改革作一淺近的討論,希望能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武術史簡說
「暴虎,空手以搏之」《毛傳》。早期人類惡劣的生存環境,是人類武力發生和發展的動力。至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戰爭的刺激,軍事武力在此時期上升至軍事武術,古典武術學說也由此形成。軍事武術技藝因各種原因流向了民間,中原大地開始出現了掌握精湛武技的「遊俠」、「劍士」群體,形成了武術的另一分支——民間武術。孔子認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 《史記‧孔子世家》。儒家六藝中的「射」、「禦」即是最基本的武藝形式。孔子的學生來自中原各地,貴、踐、富、貧皆有,其中近1/4身通六藝。從中我們可以考證到,中國古典尚武技藝在各個社會階層中都有流傳。從西漢始,儒家學派成了中國社會的主流學派,在漫長的年代裏,儒家學說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尚武領域也不例外。由於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和「武」的結合,便形成了以「揚善止惡」為宗旨,以「丹心俠義」的精神風貌為特式的中華尚武文化。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文化的隆盛時期,學術上的百家爭鳴風氣之盛,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道學、儒學、氣功、中醫、武術等中華文化形式,正是在這個特殊的歷史環境中為日後的發展奠定了渾厚的基礎。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另一個盛世,唐代文化是中國輝煌文化的一部份。作為文化的一部份的尚武之術,在唐朝也有了長足的發展。武舉制的創立,便是一個里程碑。武舉制為選拔各級軍事人才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也為「以武入仕」者提供了機遇。至宋朝,武舉正式立科。至明朝有了《武舉法》,對武舉的考試內容、錄用標準、授官、支俸等都有明文規定。清朝的武舉考試制度是沿用明朝的,但增加了「技勇」一項,其實質是軍事器械的操作考試,如「開弓」、「舞刀」、「掇石」。然而,至光緒二十七年的1901年,武舉考試內容被宣佈「永遠停止」!原因是,武舉考試之內容,與以槍彈火炮為主要殺傷武器的戰爭內容格格不入。武舉考試內容中「所習硬弓、刀、石及馬、步射皆與兵事無涉,施之今日亦無所用」(參見李金龍 劉映海《清代鏢局與山西武術》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年)。清朝中後葉是中華武技的巔峰時代,至清朝末年,「火器盛行,武技漸絀矣」。
用今天的眼光看,武術文化理念的淡化,是歷史的必然。這不僅僅是因為19世紀後期的新戰爭模式引入了中國,也不僅僅是西方文化對中國的滲透這些外來的原因,還有辛亥革命以後 「全盤西化」的思潮,「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的思潮,以及自20世紀20年代起,中國知識界掀起了一股否定傳統文化的思潮等緒多原因。這一些新思潮在當時,像旋風一樣地席捲了中國。對於一個在君主政體管制下長期閉關自守、重儒輕商、重農抑商的小農經濟大國來說,這些思想的出現,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事實是,中醫、拳藝、內功修煉等傳統文化形式,都在民國時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革新。這要歸功於那時的一批知識人、文化人的努力。稱拳術為 「國術」,稱內功修煉方法為 「氣功」便是從那時開始的。由於那時的中國,西式健身方法並不像今天這樣普及,一些知識人、文化人是從國術和氣功中尋找養生保健的方法的。他們通過自身的實踐發現了習武練氣中的抗病祛病、強身健體的功效,並運用所掌握的科學知識,對國術和氣功現象進行研究,同時以出版物的形式公開推廣和普及國術與氣功。事實是,到了民國時期,拳術的防身禦敵功能已經退居第二位。人們習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強身。學習防身自衛技能的目的主要有三:一是為了讓這一技能不致失傳;二是為提高學習者的習武興趣;三是讓練習者掌握一些必要的自衛技能(這是習武者拾之皆得之技能)。1912年,太極拳師許禹生首破大清時代私傳拳術之規矩,在北京創辦了「北京體育研究社」公開招收學員傳授楊家(露禪)太極拳。在社內,楊少候、楊澄甫教太極拳大架,吳鑒泉教小架;大架逐為楊氏太極拳慢架式,小架逐為吳氏太極拳慢架式;另有快架太極拳各在二家內部流傳(李立群《吳式太極拳慢架》山西科學技術出版2005年 太原)。楊澄甫和吳鑒泉的慢架式太極拳套路,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行雲流水般的楊、吳式傳統太極拳的原始樣板。太極拳的改革,啟發了武術界的同仁,帶動了其他拳種的改革。民國時期這方面改革的總趨勢是,將純技擊性質的傳統拳術,改良成養生和習武兼顧的尚武運動形式,例如,意拳、八卦掌。
進入了20世紀50年代,篤信歐洲馬列共產理論的中國官方,比民國政府更加不肯認同中國古代習傳文化的合理性,因而,其制定的有關政策產生的效應,實際上是在繼續淡化清末以來已經被幾度淡化了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並將這種淡化首次變成了事實,尚武領域也難逃厄運。中國政府在此方面制定的政策,頗像歷史上的元、清二朝對民間武藝的管制政策。如元、清二朝,都有不允許民間武師、拳師私傳武藝,不允許百姓擁有尚武器械的政策。被50年代中國政府允許有限傳播的武術內容,是觀賞性的的武術競賽套路,這些套路由中國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武術司編寫成統一教材(《武術》上、中、下冊)。這套教材是的內容並非沒有特色,但沒有把中華尚武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份——道德涵養的內容,養生、內功和搏擊內容寫入其中,這是這套化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而成的統編教材的最大缺陷。教材中的演練套路,是以長拳(北拳)中的查拳和華拳的架式為主,具有姿態飄灑大方、動作剛健緊湊、肢體造型優美,抻筋拔骨效應較明顯、對演練時的運動速度有嚴格要求之優點,但這些優點卻是以摒棄了中國傳統尚武精神和尚武內容的精華為代價的!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是,這種尚武運動形式不能較全面地表現中華武術的整體風範。由於單純地追求外在的表演性和觀賞性效應,誤導了民眾對武術運動的認識,只認為練武的精華就是套路的內容。這種風格的拳術套路,在中國民間武林落得個「花拳繡腿」這個被視作最為華而不實、輕浮卑劣的稱謂,只不過在那個年代裏的民間武師、拳師和功夫師們都不敢在公開場合出聲罷了。然而,事實是,這類嚴重地偏離了中國尚武文化軌道的尚武模式,幾十年來卻成了中國尚武運動的主流!
二、武術之定義
讓武術如同體育一樣成為中國百姓生活中的一部份,讓西方人像認識瑜伽一樣認識中國武術,首先應對武術有一個較科學與全面的認識。因此有必要對中華尚武技藝下一個定義。
中國式的傳統武藝倒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技藝?有武術人士認為,她是一種知覺性技藝;也可以說是一種「覺知運動」。我們知道,尚武技藝是要通過人體的運動來完成的,這個「運動」便是「武術運動」。 「覺」在此有「覺察」、「警覺」之意,是就人體對外界資訊反應的能力而言(靈敏度是此能力之一);這是一種資訊接受能力。「知」在此有「認知」、「判斷」、「決策」之意,是指人體對外界反應的能力(協調性是此能力之一),這是一種對資訊的判斷能力。「運」在此指由人的意識主導的「內氣運行」的過程,屬於人體的內部生理活動;這個生理活動包括「內氣外放」和「外氣內收」二大部份;「內氣外放」幫人利人,「外氣內收」養生益己;由於人是一個形、氣、神三者合一的質體,「形」是由「神」支配的,「氣」是神意和形體發生聯繫的仲介物質,體內之氣的活動便是武術運動的內在動力。「動」是指宏觀上的肢體運動,這個運動是以內氣化成內勁後的人體外形(四肢、軀幹)的活動,功夫界稱此為「氣化力」。從內求式修煉的意義上說,中國風格的尚武運動,是一種充分發揮人的意識的主觀能動性來調動、掌控內氣的運行,將神、氣、形三者合而為一來提高人體靈敏度和協調性,再配以一定的搏擊技術的運動。由此而言,我們下一個定義是:中國的武術是以強身健美為體、揚善止惡為用,以身心統一的鍛練方法為手段,達到形神合一的身心狀態,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禦敵自衛技術的實踐活動。
在這個定義裏,1、點明了武術運動的身體效應;強身和健美,都是武術鍛練的「副產品」;也就是說,只要你練了武術,必然會有此效應,這些效應是屬於鍛練者個體所有的,與體育運動的效應有所不同。強身效應來自武術獨有的內練式的修持實踐,是一種內在效應;健美則是內強的外在體現,體現的是來自武術鍛練所特有的所質美、外在美。同時,也充分體現出武術運動的藝術性、趣味性、娛樂性和觀賞性。
2、點明了武術實踐有提高道德覺悟的作用。揚善,是道德覺悟提高後的行為表現,體現了武術的道德功用,這是體育運動中沒有刻意強調的部份;止惡,是由於武術有禦敵功能,這是要由尚武者個體的能力(功力)來完成的,而且必須是有高水準道德覺悟的人才會有的一種高尚行為,這是習武的精神效應,當然也是武術的社會效應之一。
3、指明了武術鍛練要達到的終極身心狀態,武學者們稱之為武藝達「爐火純青」的狀態,便為此指。有武界人士認為,武術鍛練是要達到恢復人的先天博擊本能這個目的。筆者認為,所謂的先天博擊本能,是人類自為的形神合一的身心狀態在技擊術上的反映。而通過內煉式修持實踐得到的形神合一的身心狀態,卻是一種可以用人的意識主動控制的、具有理性認識的身心狀態。從這一狀態,我們可以又可看出武術鍛練與體育鍛練的區別。
4、強調了武術運動是有禦敵自衛功能的鍛練形式,這個禦敵自衛功能是在形神合一的身心狀態中展現的。禦敵自衛功能與形神合一的狀態之關係是:形神合一是「體」,屬於生命科學的內容;禦敵自衛為「用」。
三、當代武術的競賽形式進不了奧運的原因淺析
眾所周知,中國武術是全球僅有的具有系統而全面的尚武技藝。柔道、相撲、空手道、劍道,跆拳道、泰拳、拳擊這些尚武技藝,只要去追索其來源的話,都可以在中華武術中找到根由。
與體育鍛練不同,武術鍛練者不僅需要有「身」的實踐,還需有 「心」的實踐。因此,中國武術的實踐活動是由身、心二大部份的實踐組成的。武術中「身」的實踐活動分體魄訓練和技能實踐;「心」的實踐內容就是道德的涵養。體魄訓練包括養生實踐(中國傳統式的保健法)和強身鍛練(使體力超過常態人的訓練活動)二大部份;技能實踐包括技擊術訓練(技擊套路鍛練)和實戰博擊訓練。體魄實踐中的養生方法包括 「神勇餘力」、「易筋經」等基礎功的學習。學習的目的是為尚武之人打下一個超過常態的體質基礎。體魄訓練實踐中的強生方法,有各種樁式(馬步、弓步、虛步樁)的鍛練,這是中國武術特有的靜態鍛練方法。「未習打,先習樁」;「樁功習之純極,則氣貫丹田,強若不倒之翁」《少林拳術秘決》。另外,腰、腿、臂、手、指功和跌扑、滾摔、跳躍、翻騰,以及「鐵襠功」、「排打功」之類的尚武通練方法,也是習武者必修之課,目的是為了全面提升鍛練者的健康梯度,包括身體的靈敏度和協調性。在初具上述能力以後,學習者便要進行技能實踐中的技擊術訓練。其具體的實踐活動便是技擊套路的演練。最後是實戰式博擊技能訓練。由於武術鍛練中貫穿著道德修養的內容,而在西方文化中,道德修養是獨立於體育運動之外的倫理課題(因為西方沒有東方式的內在修煉方法),所以與體育運動相比,武術運動是更全面、更理性的運動方式。
進入奧運會的尚武項目(拳擊、柔道、跆拳道、泰拳以及散打),其中的養生實踐內容被抽去了; 樁功,這個從內而外地全面提升身心素質、至關重要的獨特方法,也摒棄不用了。道德涵養之內容更不在這些運動項目之中。尚武運動員主要練習的便是規定的技擊技法。柔道、跆拳道、泰拳和散打這些東方風格的尚武形式,雖然遠不能全面體現東方尚武技藝文化,但畢竟抓住了尚武活動的根本目標——博擊技法的實踐;能夠進入奧運項目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這種變革型的尚武形式,合符了強調對立、衝突、個人發揮的競技體育理念。
再看中國的當代主流武術形式。在武術套路競賽演練中的運動員,想要在比賽中獲得較高分,必須在演練速度、身體的柔韌性和平衡功夫上勝人一籌。但無論是速度、柔韌性還是平衡動作的持續時間,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有極限的。另一個得高分的捷徑便是倣傚競技體操或中國風格的舞蹈動作,挖空心思地創編高難度的翻騰跳躍動作編入演練套路中。如此一來,武術套路競賽便成了握著長槍、大刀、棍棒、寶劍的藝術體操比賽。如果說,柔道、跆拳道、泰拳、散打這些競賽項目的內容,具有填補奧運賽競賽項目空白這一作用而被國際奧委會接納的話,那麼,當代中國武術運動界的主流競賽形式的內容,便說不上有什麼特別之處可以讓人括目相看。因為在這裏,武術表演的水平「三不沾」:武術運動的翻騰跳躍水平再高,也沒有競技體操那樣驚險;武術運動員的身體柔韌性再好,也比不過雜技演員;武術運動員的肢體動作再優美,也沒有比舞蹈演員或藝術體操運動員的表演動作更優美。而當代中國主流武術競賽所表現的武藝,則是一種純觀賞性的肢體表演藝術,幾乎成了另一種藝術體操。如此的尚武運動形式,既失去了中國武術的原始風範,又沒有什麼「高招」可以引起國際體壇的興緻,在看見的將來,這類運動形式難以納入國際體壇競賽項目是無容置疑的。這種武尚模式可以成為中華武術大家庭中的一個新成員,一個武術界的新流派,或者說是中國武壇的一個分支,卻無法代表中華武術。當代中國的武術狀況,反映出一種文化上的缺失。
四、武術如何發展
「槍炮興,武藝宿」。中國古典尚武技藝在這百多年的歷史長河裏,其形式和功能不斷地在演變。武術現象是文化現象之一。由此而言。中華武術的發展必然脫不出人類文化發展的規律。某一地域文化的發展,必定受到此地域的政治、經濟、自然環境、科學技術等因素的左右和制約。中國的古典尚武技藝,是在古代中國這個以封建皇權專制政治為體制、以個體農業經濟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治社會中生存併發展起來的一種文化形式。當她進入了20世紀,伴隨著她的是一個中國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人文環境,西方文化如潮之湧衝擊中國文化的各個層次和各個領域。要想在這樣一個時代中生存的任何一種來自古代的文化形式,如不改弦更張或做大刀劈斧的改革,其結果必然被現代社會所淘汰!楊式、吳式太極拳能風行世界的這一事例足以說明:中華武術運動形式必須與社會的需要相吻合。 「法不傳六耳」、「師傅找徒弟」的授拳舊觀念,也遠遠不合社會時尚。因此,如何將用於技擊的中國拳術,改良成偶娛樂於尚武之中、偶養生於演練之中的時代武術運動形式,如何讓武術成為大眾化、社會化、科學化、生活化的運動形式,如何讓生活在現代商業社會中的人、特別是都市人,能通過習武練氣收到既健身又娛樂、既養生又懂得一些自衛技能的效果,乃是歷史悠久的中華武術能否在新世紀的世界武壇重建雄風的關鍵一步。楊、吳、武等太極拳以及意拳(大成拳)、現代八卦掌等門派中的有識之士們,已經給我們做出了榜樣。總結他們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讓尚武形式與時俱進。
民國以前的民間習武者,大多數是為了能夠求得一份養家餬口的職業。有道是:一等武藝者做鏢師,二等者做護院(相當於現在的保安人員或警衛人員),三等做教頭(拳教師)。而現代習武者多為業餘愛好者,習武者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年齡、體質差異很大,對習武的興趣、目的也有所非同。有的為養生,有的為祛病,有的為健美、有的為學習一些防衛技能,有的為娛樂,總之,五花八門,應有盡有。針對這一社會現狀,個人以為,中國的武術既然是一種文化,就不可能只有一、二種形式,至少可以有技擊防衛、藝術表演、養生健美、武舞娛樂四大類型的形式。前二類屬專業運動員的工作,後二類為大眾所偏愛。這種武術形式是否有悖於武術的原旨理念?否。因為武術的理念本身是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產生並隨著時代的更遷而更革的。氣功鍛練的方法可以有硬氣功、養生功,強壯功,祛病功等,瑜伽也有各種應用功能的練法,為什麼武術鍛練的形式卻不能有多樣化?其實,武術界的主流思想是一回事,民眾各取所需利用武術這個運動形式來提升自己的生理、心理素質又是一回事。前者根本無法阻擋後者的努力,專業武術工作者在此方面要做的是為後者做參謀。幾十年前的楊澄甫、吳鑒泉、王薌齋大師已開了先例,我們今天只要借鑒他們的經驗皆可。事實是,在武術這個大寶庫裏,無論是技擊、健美,還是養生、娛樂的形式,應有盡有。
現就技擊防衛、藝術表演、養生健美、武舞娛樂四大類的武術形式作一簡述。
1、技擊防衛型武術;散打、太極推手、意拳的「試力」都屬於這一類。
2、藝術表演(觀賞)型武術;武術套路競賽便屬於這一類,此外,絕大多數的武術門派的練習套路都有藝術表演和觀賞的功能。
3、養生健美型武術;這一類武術的鍛練形式最豐富,也最受大眾的青睞,如,經改良的內家拳(太極拳、意拳、八卦掌、武當拳等)拳種。
4、武舞娛樂型武術;這一類鍛練形式是所有形式中最具娛樂性,也是最容易普及的鍛練形式。風行當代中國大陸的「木蘭劍」便是典型的武術加舞蹈的武舞健美形式。此外,華佗的故里、安徽毫州武術界創編的「華佗五禽劍」也可歸屬於此類武術形式。第3、4種類型,適合從青少年到老年所有年齡層的人習練。
無論是技擊防衛性質、藝術表演性質、養生健美性質或武舞娛樂性質的武術,都只是中國當代武術這一整體中的一部份。部份永遠無法代表整體,而整體卻是部份生存的必要存在。每一類形式都各有其長,也都有其短,相互之間無法替代。但是,這四類運動形式之間存在著武術功夫意義上的層次差異。
然而,前面所討論的還是有關武術發展方面的「標」。那麼,什麼是武術發展之「本」?幾千年來,中華尚武技藝始終是一門「術」,至今沒變。在這一方面,武術界應該向中醫界學習。上世紀50年代以前的中醫還是一門「術」,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中醫已上升到「學」的層次,成為一門地地道道的學問——中醫學。武術也必須突破現有的層次,上升到「武術學」,才有可能對中華武術的技藝、實踐方法、應用技術有一個最基本的總結,並有一個最基礎的理論來闡述和解釋武術技藝。在這門學問的形成過程中,不但要涉及包括西醫、中醫、氣功、哲學、道學、佛學、普通生理學和心理學、運動心理學和心理學、生理力學、生物化學、技擊學、表演學、美學在內的學科的基本知識和理論,更重要的是還要對中華武術的各門派之功夫有一個最基本的實踐。如此而言,她就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不是靠少數人在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筆者認為,各個尚武門派可以參照《大成拳學》的模式,用摸著石頭過河、投石問路的方法,先試著把自己門派的功夫總結出來,並建立起基本的理論來詮釋已之一派的功夫現象。獨木雖然不能成林,但森林是由單個樹木組成的。
新唐人電視臺舉辦的中華武術大賽開幕在即。這場大賽旨在宏揚中華傳統文化和發掘中國傳統武藝。從此次武術大賽的宗旨來看,屬於民間武術傳統意義上的中華尚武技藝,將在大賽得到一定的展現。希望此次武術大賽,能夠在探討如何設計出一套既能體現和光大中華武術的精神和風範,又能適應當代社會生活模式的尚武運動形式來為民造福的方案方面,開出一條先河,並對中華武術如何發展這個議題有所啟發。
(全文完)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