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金沙休斯頓報導)9月6日(週六)下午,光鹽社癌友關懷網在華人聖經教會舉行「生命關懷座談會」,由陳康元醫生、陳王琳博士主講「從醫學看生死」,趙質明牧師主講「社會資源與心靈關懷」,趙偉宏律師主講「法律看生命」。
陳康元醫師及陳王琳博士表示,目前公認的醫學觀念以腦幹(Brain Stem)死亡做為腦死亡的標準,一旦出現腦死亡的現象,就意味著一個人的實質性與功能性死亡。
死前的癥狀是大小便失禁、發冷、充血、多痰;小便減少、流質食物減少、呼吸式樣改變,直到沒有呼吸。但是死去的過程因人而異,和病情、信仰、價值觀,以及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在身體功能自然逐步的完全停頓時,聽覺會留到最後,有許多例子證明病人甚麼都聽得清清楚楚,因此不能因為病人看起來昏迷不醒就隨便亂講。
現在流行的緩和療護(Palliative Care)不注重痊癒或延長生命,只是為病人減除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質。安寧療護(Hospice Care)又稱善終服務、臨終關懷,此時病人最需要的是痛的緩解,以及社會、心理、靈性各層面的照顧。
1967年,英國桑德斯醫師發起安寧療護,因為具有緩解病人疼痛及相關癥狀達95%以上,協助病人處理社交、情緒、財務和宗教靈性事宜,並協助家屬走過喪親悲痛的功效,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視為癌癥防治不可或缺的一環。
趙質明牧師說,病人臨終時不僅是身體痛、心靈痛,在感情上也痛。往往有事情沒有辦完,或者夫婦的感情關係,心裏放不下;心靈方面有信仰的人也許不怕,沒有信仰的人會害怕死後何去何從。
病人最怕的是失去對自己的控制,失去自由。當得知死亡的來臨時,先是不願接受,和神明討價還價,接著是消沉、悲哀、無望、無助,使病態更加惡化。家人對病人多說安慰的話、熟悉的事,使他能夠放心,即使病人昏迷也說喜歡他、愛他的話,切勿說喪氣責備的話。
趙偉宏律師表示,事前指示及遺產規劃對每個人都很重要。事前指示是法律文件,讓病人在還能與他人溝通時寫下在生命末期的意願計劃,包括生前遺囑和醫療授權書。遺囑則是確定財產分給該分到的人,如果沒有遺囑,賣房子都不能賣,因為沒有人簽字。
醫療上的授權書給予代理人在病人無法表達意願時決定醫療方式的權力,例如某人需要開刀時誰有權決定,是配偶?醫生?兒女?至於財產授權書則是給予代理人處理亡者財產的權力,兩者都要審慎選擇代理人。@(//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