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紐約了,距上次已經十年。
最大的印象:人!到處是人。人行道上一波一波的人,走在上面有漫步上海的感覺,一不留神孩子就淹沒在人群中了。各個景點更全是遊客,我以為現代藝術館應該是曲高和寡、遊人稀少,但裡面也全是人,不過全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人多,交通就是個問題,晚上十點 Canal 街上的車還堵得嚴嚴實實、挪動緩慢。 GPS 在高樓叢林中又神志不清,我們衝不出曼哈頓。
還有一個新感受,墨西哥人特別多。以前到紐約沒有感受這麼明顯。先是在城外一個 Costco 買東西,週日的上午,顧客不多,我注意到來來往往的很多是西班牙裔的顧客,營業員也是西班牙裔,他們瓜拉瓜拉地用西班牙語聊天。據正式統計報導 2006 年紐約城裡有 28% 的墨西哥人,想想還有那麼多打黑工的西班牙裔,可能紐約有三分之一都是西班牙裔吧。統計結果還發現他們平均年齡比一般美國人年輕,婦女兒童多,生育率高,看來這個趨勢還在上升。
這次去了幾個博物館,印象深的是解說人員水平非常高。在大都會博物館參加一個一小時的精品游,解說的是位老先生,不僅對那些作品講的頭頭是道、引經據典,還穿插一些人生哲理。他的解說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掌握得恰到好處,聽來真是一種享受,讓我懷疑他以前是個戲劇演員什麼的。在現代藝術館聽了一場名為「夢幻家園 -70 年代建築回顧」的介紹,解說的女士是專門研究建築的歷史學家,受現代藝術館聘用,定期來做講解。專家講她的專業,當然再合適不過了。
紐約的停車、住房什麼都貴,但我們在唐人街吃了飯出來,看到一條街都是理髮店,有人在門口打招呼,老公就臨時決定進去剪個頭。等過了一會兒他找到我,向我展示他的新髮型,激動地說只花了 10 塊錢,我不屑地回答,「我也剛剪了,花了 6 塊錢。」 不過我也犯了個小錯誤,我在唐人街買了一點冬筍,帶回家炒熟後,爸爸說:「這個筍只有雷鋒才能吃,因為雷鋒同志能吃苦。」我一嚐,真是苦的竹筍,以前從來沒有吃過,紐約讓我大開眼界。同去紐約的是位著名的畫家,一位收藏他畫的實業家請他們去 Peter Luger 吃牛排,據說花了三千塊,還是現金。這麼貴的地方,唐人街的華人是怎麼生存的呢?
中央公園是曼哈頓的寶藏,地方那麼寬闊,樹木那麼高大粗壯,騎自行車的人好悠閒。那些大上午在中央公園跑步的都是什麼人呢?不用上班嗎?本來要去的自然博物館都臨時取消了,因為幾個孩子在中央公園爬山、爬樹,滿頭大汗,樂不可支。世界上有幾個大都市還保留著這麼一塊風景地呢, 紐約客們好幸運啊。
鄉下人進紐約,中年人說這個地方不能呆,交通擁擠、空氣不好、人太多;二十歲的大學生說很喜歡這裡,想在曼哈頓工作。我呢,只想過一陣子來一次,看看博物館,逛逛中國城,吃吃蟹粉小籠湯包,怎麼樣? 文章來源: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