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31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盧永山/綜合外電報導〕經過長達七年斷斷續續的協商後,世界貿易組織(WTO )杜哈回合談判週二晚間宣告破局,顯示中國、印度和巴西等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實力日益壯大,談判籌碼愈來愈多,美國對全球的影響力則漸漸式微;分析師表示,談判破局恐將導致全球貿易保護興起,但對全球貿易應不致造成太大影響。
世貿組織秘書長拉米無法消除開發中國家和西方經濟大國之間的歧見,好讓協議達成;談判破局將粉碎短期內全球達成協議,以進一步開放市場、削減農業補貼和增強國際貿易體系的希望。
此次在日內瓦舉行的談判為期九天,希望達成一項折衷方案:歐盟與美國降低農業補貼和關稅,換取中國、印度、巴西等開發中國家開放化學品、汽車等工業品市場。
上週五美國與巴西達成協議,美國同意將農業補貼由逾四百億美元降至一四五億美元,巴西則答應削減工業品關稅。
但在上週末,印度與中國談判代表先後拒絕美國的條件,印度和中國更要求制定特別規定,允許他們在糖、棉花與稻米等產品進口飆升的情況下,啟動提高關稅等防衛措施,中國也反對強制性的工業產品部門自由化。
談判破局也將折損世貿組織的權威,更可能不利其他多邊協議的執行,包括旨在降低全球溫室氣體威脅的協議。在美國民主黨總統大選初選期間,主要候選人都質疑自由貿易的優點,飽受美國次貸危機衝擊的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也開始有質疑的聲浪。
布魯塞爾傳播顧問公司GPlus Europe合夥人馬克萊表示,此次談判觸礁主要因中國和印度等國,開始積極捍衛自身利益,中國和印度可能發現,洽談雙邊協議也許更有利,因為可對單一貿易夥伴施加更大壓力。
林義夫:不利台灣拓展貿易
〔中央社〕WTO杜哈回合貿易談判再受挫,台灣駐WTO常任代表林義夫表示,這對於不易和外國洽簽貿易協定的台灣,是不利的。
林義夫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說,談判破裂的結果,「對於多邊貿易體制是一個傷害,我們認為會員應繼續努力,尋求解決的方案。」
他說,台灣由於和外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非常困難,有邊緣化的憂慮,因此特別希望多邊貿易體制能健全發展、正常運作,談判若能順利達成,對台灣是有利的。
對於杜哈回合談判中挫,影響全球自由化進展,經濟部表示遺憾,並預料未來各國將強化推動自由貿易協定(FTA )或區域經濟整合,經濟部會更密切掌握企業推動跨國貿易面臨的障礙,適時運用WTO爭端解決機制,以排除相關貿易障礙,強化台灣產業競爭力。此外,將透過洽簽雙邊合作協定,持續推動國際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