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安柏編譯報導)自古以來,出外狩獵為家人覓食、身赴戰場保衛家園,家中的壯丁很自然地便擔起這些個重責大任。傳統以來男女相較之下,女性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纖細柔弱,而男人則是一付「雄糾糾、氣昂昂」的模樣。然而根據美國的研究報告,洪水來襲時,男性死亡的比例卻往往是女性的兩倍多。
針對暴雨死亡人數的研究,美國每年全國性調查報告都指向一個典型的數據,也就是男性死亡人數是女性的兩倍多。根據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從1994至2000年,因暴雨造成1442個死亡案例中,男性就佔了七成,而上個(六)月橫掃美國造成12人喪生的水患,其中有9名是男性。
洪水的發生在許多國家是司空見慣的事。何以許多人仍不敵洪水肆虐而命喪黃泉,尤其是男子為何會重蹈前人的覆轍?這其中是否有遭到輕忽的盲點?有哪些悲劇是可以事先預防規避?
根據報告,這些喪命的男子多數於戶外遭到突如其來的洪水或閃電襲擊。一部分可能因為男人正在戶外工作,也可能是男生天性愛冒險,這些都成了惡劣天氣中讓人一命嗚呼的致命因素。
男人如何才能避免在洪水水患中做出無謂的犧牲,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暴雨來襲時,待在室內按兵不動。但是如果你正好身處戶外,專家提供下列教戰守策,提醒你如何戰勝思考盲點,方能從水患中全身而退:
☆盲點:涉水前,低估看似平靜的水深
多數暴風雨造成的死因係人們企圖在洪水中涉水而過以致慘遭溺斃。事實上,人的大腦很難確切估計水深和力道。有句諺語:「靜水流深」。許多不起眼看似靜態的水流往往是深不可測。換言之,平緩和淺水可能是一種錯覺,而水下面可能隱藏著深陷的溪谷或低漥地。
生存戰略:涉水前,找根樹枝來探測水深與水下方地面的鬆動程度。
如果非得涉水不可,在確定水深的安全後,選擇往靜水處走 。穿越流動的水,其危險性相對增高,即使水深只是及腳踝的流水,也能讓人失足而遭流水沖走。
☆盲點:錯估自己於水患中的開車本領
根據《時代》雜誌調查,排除颶風水患造成的死亡,今夏全美死於水患的12人中,就有8人就是在大水中開車而斃命的。
根據分析,人們對於一些熟悉或拿手的事物,更容易忽略估算潛藏的風險,如在雨中開車便是一例。
很多時候,洪水常出人意料地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襲捲而來,使得人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
此外,很多案例顯示,許多無謂的犧牲就是被看似很淺的水給矇騙了。據美國聯邦緊急管理處(FEMA),15公分深的水即可讓多數車輛熄火,使得情況失去控制。1呎深的水就能令車子浮起,2呎的深水便能將車輛沖走,包括休旅車及敞蓬小型載貨卡車。
生存戰略:如果這時情況允許,建議你趁早回頭為妙。中國有句說得好:「回頭是岸」。不要逞匹夫之勇於水中冒然躁進,以免慘遭滑鐵盧。
☆盲點︰魚與熊掌可以兼得?
不少人置身水患時,自認能應付危急的局面,同時保住車子和自身的安危。
生存戰略:視情況見風轉舵,如果你不知水有多深,或是你的車子已經浮起,這時你應待在車內等待救援。此時仍得提高警覺,隨時察看週遭,如果大水已經包圍住你的車子,你應該棄車往地勢高處逃生。
有道是:「棄車保帥」。眼見大勢不妙時,千萬不要因割捨不下愛車而遲遲不肯獨自逃生,導致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慘劇。
☆盲點︰落水後,一味抵抗湍急的水流
許多人落水後,一味地掙扎抵抗,以致耗盡自身體力後滅頂。
生存戰略:奮戰不懈有時未必是最佳決策,所謂「一動不如一靜」,有時「以靜制動」反而是保命的上策。根據美國陸軍生存手則,如果你不幸被急流捲走,不要做無謂的抵抗。保持仰姿,將腳抬起,以免撞到碎岩殘壁或被拖入深水處。
☆盲點:輕忽暴雨帶來的閃電風險
暴雨死因中,閃電也是另一個常見致命卻又容易被低估的危險因子。男性之所以較易死於閃電,除了他們從事更高風險的工作與行為外,還可能因他們正在戶外休閒與觀看球賽。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