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8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楊家岱採訪報導)中國全國人大2007年8月30號通過的反壟斷法定於今年8月1號起施行。西方主流媒體和業內評論界人士對此予以關注。
法新社星期天相關報導的題目是:「中國反壟斷法的施行將在混亂中開始」。這裡所說的「混亂」,至少與如下一些複雜條件和事實有關,那就是:國有經濟仍在中國經濟中佔有很大比重,而國有經濟本身就是一種壟斷;與此同時,外資仍在不斷向中國經濟滲透,而中國也已經在跨國企業的併購活動中初露身手。
美國托萊多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冉伯恭指出,中國的經濟是混合型經濟,這就決定了反壟斷法的實施不可能一帆風順:
「中國現在基本上不是自由經濟,它根本是一種混合經濟,公有企業和私人企業的混合經濟。所以,在中國實行反壟斷法,問題非常多,非常複雜。在西方很簡單,基本上都是私有企業,那麼,私有企業抬高價格、壟斷某種行業,政府可以用反壟斷法來控制私人企業對市場的控制和影響。你現在中國政府的很多企業是壟斷的,比如說鋼鐵企業根本是壟斷的,鋼鐵價格是自己決定的,反壟斷法反誰呢?反政府?中國的基本企業都是國有的,交通火車飛機都是政府壟斷的。雖然私有經濟範圍逐漸擴充,在中國經濟中比例慢慢增加,但是,中國基本上還是一個混合經濟。我想,中國施行反壟斷法的對象是私人企業和合資企業,那麼,施行起來有點不倫不類,我想問題很多。」
香港《信報》總編陳景祥表示,中國的《反壟斷法》在如何打破國有企業壟斷方面語焉不詳:
「大陸有一個問題,就是說它沒有特別針對國企、政府有關的企業,因為內地最重要的壟斷主要還是政府行為,包括很多大型的國有企業。因為,儘管開放多年,私營企業還是占很少的部份。那些大型企業,你看油價高漲了以後,那些油企賺的不得了。資源都集中在他們國有企業手上,很多公共事業都是通過政府的控制,然後是壟斷。所以,我覺得這些壟斷行為其實都是來源於國家自己行政部門本身。基本上,私有企業這一塊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你光有這個反壟斷法,我覺得不能發揮很大作用。」
陳景祥表示,樹立反壟斷的信念是好的, 但是這將受到立法部門對國家承受能力的認知和國家對需要加以保護的戰略行業的劃定這兩個因素的制約:
「有這個法的概念當然是有好處,作為打破這種壟斷。但是,在執行上遠遠沒有落實的條件。大陸還有很多叫做國家的戰略行業,這個名單確實很長,那麼,這麼長的話,就是他要保護的企業還是很多的。站在保護的企業裡面,你引進外國進來的話,引起的問題對大陸來講也非常大。整個大陸的承受能力還沒有到這個地步。所以,你光有這個法律,我覺得沒有用。」
據法新社報導,中國的反壟斷法要求從國家安全角度對外國投資加以審查。對此,陳景祥說:
「外國也有這個問題,像中國海洋石油(公司)在外面收購UNOCAL的時候,也遭到美國方面用這個安全問題阻撓中國去收購。所以,中國為了保護自己,用國家安全作為理由去考慮,也不完全是錯誤的。因為外面的企業也有這樣一個做法。」(//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