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認識鵝河菊】
上一篇我們介紹過可以當懸吊植栽的金毛菊,現在來介紹跟金毛菊的枝條一樣,可以匍匐四散生長,並且分枝性佳的鵝河菊。鵝河菊與金毛菊二者都是懸垂性的花草,葉子一樣是針葉型的(或說絲葉狀、狹葉狀、線狀),一見面即予人纖細的美感,吸引著憐香惜玉的愛花者。不過鵝河菊的絲葉顯然更長些,質地沒有金毛菊那麼柔弱,除了懸垂外也有可以站立的品種,花輪大小比金毛菊稍大些(有的品種花徑可達4cm),花色型款也比只有鮮黃色的金毛菊更豐富。
鵝河菊有黑心跟黃心的,顏色有白、紫粉、藍紫混色的、深藍、淺藍、淺紫等藍色系的花色非常浪漫,而且細細的花瓣密密的排列(就是說它頭狀花序中的舌狀花窄小細緻),長相相當可愛,英文名稱是Swan River Daisy,意思就是說它是因為分佈於西澳伯斯地區的鵝河流域,這個“鵝”可是天鵝的鵝喔!很浪漫的……
聽說鵝河菊挺適合懶人種植的,只要將種子保持濕潤,約3天即可發芽,成長過程中多天沒澆水也沒關係,(不知真的假的?)因為它的原生地是在充足陽光下的貧瘠沙地,所以適合通風良好、全日照、以及介質排水迅速的環境。
它是半耐寒性的年生植物,就跟瑪格麗特、情人菊這樣差不多大小(株高30-45公分),有人說它很像縮小版的大波斯菊(日本就稱它為『姬波斯菊』),適合吊盆、盆植或適合於近處觀賞的組合盆栽,台灣上市時間為秋至春季,記得開花後一定要修剪殘花,這樣它會長的更好喔!
【認識馬蘭】
咦,我記得「馬蘭」好像是可以全年採收,全草入藥的中藥耶!因為它味辛、性涼,好像一向是用來清熱、涼血,專門對治一些熱證炎腫的。不過講到中藥有點複雜,我們還是先來看看它在自然界的模樣;馬蘭應該很好認,因為它在菊科的小藍花(或小白花)中,看起來就像野草,以前在台灣南橫公路沿線處處可尋,直接就成千上百的一大片開在路邊(所以又叫『田邊菊』或『路邊菊』),整株都是花,一片藍藍的花、綠綠的葉,田野的風情奔放!
馬蘭原產於台灣及熱帶亞洲,雌雄同株,而且是多年生的常綠草本植物,性喜溫暖至高溫,耐旱耐濕,生命力很強喔!常見的本土馬蘭以藍色的小菊花為多,甚至有人說它春秋季節開起來,比同樣是藍色的鵝河菊還要漂亮,(啊,審美觀不同啦!)使它雖然身具中藥、染料、觀賞植物的三重身分,在台灣的花市裡還是有人點名要它。
它的葉子看起來比較不像菊科有深裂的羽狀或絲狀型,就像最普通的草葉一樣,(是倒披針狀的長橢圓形,大部分是全緣葉。)所以菊科植物很妙,也許花的部分都長的很像,可是您卻能從它的植株大小、葉片形狀、花朵顏色的細節去辨認它;不過您別看馬蘭的葉子土土的,聽說它的葉能止血、解毒啊。
【認識杭菊】
說到菊花這麼膾炙人口,跟它可以「吃」一定脫不了關係,在中國淵遠流長的飲食文化中,可以去熱,清火的菊花也佔了一席之地;像夏天喝的菊花茶現在便利超商都有賣,早就量產啦;菊花糕有聽說過,可能跟桂花糕一樣香香的;據載古人善飲菊花酒來養肝、明目、延緩衰老。所以菊花的吃法很多,還可以做菊花酥餅和菊花餃。總之,菊花是一種入藥、飲食均可的花卉喔!
而這個「杭菊」啊,就是人們現在種來專供食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台灣幾乎都是專業栽植,不作觀賞用途了。台灣杭菊開放在十一月, 以白色為主,但事實上,杭菊的品種顏色很多呢,事實上也有紫紅色、黃色或粉紅色的,花朵特色就是特別胖嘟嘟的,整朵像顆小丸子很可愛,葉子呢就像是傳統菊花的縮小版,(莖直立性,葉互生,羽狀缺刻。)光看葉子應該就能認的出來。
杭菊原產於杭州(所以才叫作「杭菊」),專供食用的品種還是以白菊、黃菊二色為主,小輪花徑約3公分,花期大約三個星期,每年花開時節的花田,也是有名的觀光景點呢!
半年的栽植,開放後的杭菊必須以人工方式一朵朵摘取,而且將大約四公斤的杭菊拿去烘乾乾燥,只能烘出約一台斤的菊花乾,收成是不容易的。現在地方特色發展到有杭菊果凍、杭菊冰棒、杭菊烘蛋、杭菊奶昔、杭菊雞,以及加了枸杞、黃耆、冰糖一起調和之後的「杭菊保健茶」。想盡一切心思來促銷它,就是要您口齒留香,能由認識它而真正喜歡它!
(待續)@*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