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大衛2008年7月15日華盛頓報導)據法新社和東盟事務網報導,為了對抗中國在東南亞日增的影響力,美國正加強和越南、老撾及柬埔寨發展軍事聯繫。
法新社說,在美國和印度尼西亞恢復全面軍事關係三年後,美國副助理國務卿馬希爾表示,美國現在也開始和越南、老撾及柬埔寨發展同樣的關係。馬希爾說:“我們將從小規模開始,做些訓練,以及一些我們認為有用的交換。”
但是,法新社指出,美國官員拒絕任何有關美國和這些國家發展軍事聯繫是為了抗衡中國的說法。美國官員表示,美國這樣做只是擴大和這些國家總體關係的一部份。
台灣亞太防務雜誌總編輯鄭繼文表示,依現況來看,美國和這些國家的軍事聯繫,大概也只能做到一些情報的交換。他說:“其實軍事聯繫方面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情報方面的交換,比如對西南方面解放軍的動態,最簡單的就是電子監聽,或者一些情報信息的交換。至於說像在日本、韓國那樣駐軍,我覺得越戰的經驗不是太遠,對這幾個國家的教訓都很大,可能還不至於走到那個地步。不過,這幾個國家倒是也希望通過美國的一些影響,不讓中國的影響繼續擴大。。在這種情況下,適度的情報交換應該是會有的。”
法新社說,美國副助理國務卿馬希爾指出,現在的事實是,由於中國經濟崛起,使得中國在世界許多地區、特別是包括東南亞在內的許多地區,扮演了一個越來越積極的角色。
亞太防務雜誌主編鄭繼文說,事實上不只東南亞,中國和美國在中亞、南亞,甚至中東等地區,目前也在暗中較勁。此外,中國的崛起不像前蘇聯那樣主要依靠軍事力量,而是靠所謂的軟實力。這也使美國不得不改變它的應對方式:“中國的崛起不是像前蘇聯那樣主要依靠軍力的影響,它走的是軟實力,通過像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力量來擴張,讓美國感到這個崛起中的強權和以往面對的蘇聯完全不同。所以,美國必須通過類似的手法,像通過國際合作,經濟合作,許多層面的互惠,然後在國際上與中國競爭,藉以抵銷或抗衡中國的影響力。這幾年其實不只在東盟前述幾國,甚至在中亞、中東和南亞,兩國在這方面互相抗衡的痕跡其實是很明顯的。”
不過,鄭繼文指出,由於地理歷史等因素,乃至最近的經濟發展,東南亞和中國雙方的依存度很高,而且已經高到超過美國所能取代或介入的程度,所以,美國事實上只能減緩或者通過操作平衡的方式,借這些國家不希望中國影響力擴大的心理,取得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