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絡監控與反監控年度報告》(2007)(一)

網友必看:大陸網絡監控內幕大曝光之一

維權網

人氣 32

【大紀元7月12日訊】(編者按:本文是維權網2008年7月10日發佈的《2007年中國網絡監控與反監控年度報告》,裡面揭示了大量鮮為人知的大陸網絡監控與民眾反監控的案例。特別是第二、第三部分,是難得一見的內幕曝光。由於篇幅較長,約五萬八千多字,大紀元將分四部份轉載。)

目錄

導言

一、新出臺的監控法規和網警網監的擴展
1、網絡雜誌需要獲得新聞出版總署批准
2、網絡110虛擬警察上崗監控網絡
3、官方網絡監督員與網絡評論員
4、網址註冊服務自律公約和對BBS的整頓
5、博客服務商簽訂自律公約
6、對視頻網站進行監控

二、強化監管方式
1、「記分制」管理
2、規範「稿源」
3、網站內部第三方監督機制

三、商業網站淪為官方宣傳工具和2007年的三大監控任務
1、商業網站被「和諧」
2、「十七大」
3、籌辦奧運

四、新增「關鍵詞」

五、處罰商業網站
1、TOM編輯被開除
2、搜狐被罰款
3、新浪編輯被降級
4、網易主編被撤換
5、和訊、搜狐、新浪三大網站被處罰
6、西陸大國民論壇被關閉
7、鳳凰網自己開除臺灣頻道主編
8、千龍被罰款

六、關閉網站
1、紫丁香網站管理員集體辭職
2、博易網被關閉
3、牛博網被關閉
4、YouTube被封殺
5、《民間》網站被屏蔽
6、上萬個網站被封
7、大量論壇博客被關閉
七、拘捕網絡獨立人士
1、網上留言遭拘留調查
2、轉貼網文被關押
3、縣委書記抓記者
4、海外發文被判刑
5、發佈「色情小說」被捕
6、博客薦股被判刑
7、討論暴雨死人被拘留
8、曝光政府大樓被判刑
9、博主反對奧運被國安警告
10、網民發帖號召遊行被拘留
11、短信「諷貪」被逮捕
八、突破網絡封鎖、推動公民運動
1、兩萬網民倡議除夕放假
2、重慶「釘子戶」事件
3、廈門PX事件
4、山西黑磚窯
5、華南虎照片

九、爭取網絡自由行動
1、賀衛方等人質問新浪博客刪帖
2、劉曉原狀告搜狐刪除博客
3、杜冬勁起訴中國電信
4、315ts要求對關站行為舉行聽證會
5、雅虎成立人權基金
6、首例電子郵件洩密案
7、「高鶯鶯之死」引發首起涉及網警監管案件

結語

附件一:北京網管辦發佈10批有關「十七大」的「關鍵詞」
附件二:「十七大」期間網管的監控、宣傳指令
附件三:2007年官方網管新增關鍵詞(「十七大」關鍵詞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導 言

2007年是互聯網進入中國20週年。[一] 截至2008年4月,中國網民數量已經達到2.2億, 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在中國這樣一個嚴格控制新聞自由的國家,互聯網使中國普通民眾第一次擁有一個發表言論、表達意見的平臺。沒有互聯網之前,傳統三大 媒體(報紙、電臺、電視)被緊緊控制在官方手中,普通民眾沒有機會利用這些媒體發表任何獨立見解。互聯網的出現,使普通公民獲得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與平 台。 互聯網也因此成為許多中國人獲取信息、接受啟蒙的最有效方式,使許 多有獨立思想的人得以表達觀念,使擁有信息來源的人得以獨立報導非官方消息,使不能自由結社集會的公民能夠聚集起來探討共同關心的公益課題,從而推動了中 國由一個獨裁專制、信息封閉的社會開始轉向信息多元的開放社會。

1998年7月8日,中國因特網用戶有了自己的名字——「網民」。 如果說1999年是網民力量開始凸現、2003年是網民開始影響中國的話,那麼2007年則是網民踴躍介入社會公共事務、改變中國的一年。2007年的一連串社會公共事件,網民在其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乃至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著名評論家、《南方週末》編輯笑蜀把2007年稱為「公共事件元年」,標誌著中國網民開始擔當起介入公共事務和監督政府的公民責任。

2007年這樣一個網絡公共事件眾多、公民開始利用互聯網改變中國的年份值得記錄、反思與借鑒。[二] 本報告為一份網絡自由年度報告,主要描述了中國官方監管部門在2007年 如何通過新出臺的法規和新擴充的網警網監隊伍、以新的管理方式(如「新添過濾詞」)監控網絡媒體信息流通、懲罰違規網商、關閉網站、拘捕活躍公益網民等方 式監控網絡,來壓制網絡自由、監控網民。本報告揭露了許多官方監管部門的運作細節,希望幫助讀者進一步瞭解中國的網絡監控機制。同時,本報告也探討了2007年網民們如何應對這種緊收局面、巧妙地利用網絡工具捍衛新聞和表達自由、推動公民運動的發展。

一、新出臺的監控法規和網警網監的擴展

1、網絡雜誌需要獲得新聞出版總署批准

2007年4月18日,新聞出版總署音像電子和網絡出版管理司官員在「2007首屆中國網絡雜誌出版業論壇」上明確表示:新聞出版總署將對互聯網出版服務實行前置審批管理,即在向通信主管部門申請互聯網信息服務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前,要先經過新聞出版總署的審核同意,取得互聯網出版許可證。在此之前,依據2000年公佈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和2002年公佈的《互聯網出版管理暫行規定》,規定只有取得相應的ICP(經營許可權)的網站,才可製作和發行網上雜誌,而毋須傳統紙質雜誌出版所需要的「刊號」。這個規定的出臺無疑將進一步限制網民的言論自由。

2、網絡110虛擬警察上崗監控網絡

2007年9月1日,北京推出「首都網絡110虛擬警察」,首先在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上崗,到同年12月底覆蓋北京所有網站。網民對此發出質疑:認為這是對言論自由的限制。而《南方都市報》也發出《網絡虛擬警察的隱憂》,認為這會限制言論自由與宗教信仰自由。

3、官方網絡監督員與網絡評論員

在中國,除了存在大量眾所周知的安全部門的網絡監控人員外,還存在一些其他的網絡監控人員。據《北京日報》5月14日報導,目前全市共有181名「網絡義務監督志願者」在崗工作。市互聯網宣傳管理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廣大網民和網絡監督志願者的支持是政府部門進行有效管理的堅強後盾。「北京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熱線」自去年4月10日開通以來,共收到來自社會各界的舉報電話、電子郵件4.7萬條,其中有1.2萬條來自這些所謂的「網絡監督志願者」。

這批「網絡義務監督志願者」是從2006年8月1日開始上崗的,是北京市網絡宣傳管理辦公室以北京網絡媒體協會的名義招聘的,要求每人每月舉報50條「有害」信息,不僅要舉報網頁鏈接地址,還要遞送截屏圖像,經協會確認核實方為有效。《北京日報》自豪的報導說:「通過網監志願者和舉報熱線收集有害信息等,一套全國首創、行之有效的網絡信息管理監控社會機制已經初步形成。」 實際上,這裏所謂的「有害」信息就是那些對官方來說「敏感」的信息。這批「網絡義務監督志願者」的存在極大地限制了網民的言論自由。

坊間也一直有存在網絡評論員(俗稱「五毛黨」)的流傳。 關於這一點,需要提及的是,為了網絡監控,北京網管辦曾在2006年末以北京市網絡媒體協會的名義,增聘了許多網絡媒體內容監看人員,并在其「監看中心」的大辦公室工作,按照門戶、論壇、博客等網絡類型的不同,分別進行監看,對應各大商業網站有一至三人,實行「兩班倒」的工作流程,「非常」時期實行「三班倒」。

我們也可以從中共台州市委互聯網管理領導小組、市委宣傳部在2007年3月29日聯合轉發《台州市網絡評論員隊伍組建工作方案》中一窺究竟,得到某種證實。這個方案要求「在5月底完成市、縣兩級網絡評論員組建,市裡計劃在6月初組織學習培訓。」方案要求中國台州網作為市級網絡媒體,要重點建立一支網絡評論員隊伍,并主要以中國台州網(www.taizhou.com.cn)為陣地開展網絡輿論引導。報社編委會要求日報採訪中心、編輯中心、專副刊中心各推薦2名,晚報、商報各推薦3名,組成中國台州網骨幹評論員隊伍,網站同時面向全市在優秀通訊員、各單位宣傳理論骨幹中聘任一批人員擔任評論員,總人數約30人 左右。網絡評論員的主要任務是: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與重大部署,開展正面評論,唱響主旋律;圍繞網絡熱點,組織有說服力的評論文章,解疑釋惑,維護 網絡正面導向;圍繞突發性事件,及時披露權威信息,最大限度地壓縮謠言傳播空間,爭取主動應對;針對敵對勢力的惡意歪曲,開展有針對性的反擊,反駁謠言, 澄清事實,提高網民明辨是非能力,抵禦敵對勢力思想滲透。網絡評論員的基本素質是:政治立場堅定,瞭解黨與國家的大政方針;掌握區域、部門的工作情況與相 關政策、法規;熟悉網絡基本操作技術,瞭解網絡傳播特點、規律;有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善於運用網絡語言;中國台州網評論員的要求:以「為黨宣傳、為民說 話」為已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在網上開設新聞評論專欄,公佈真實個人身份并樹立良好形象;在處置重大、突發性事件處理中,接受市委宣傳部、報社統一領 導;隊伍建設與管理:中國台州網評論員由報社發給聘書,每次聘期為1年;評論員在專欄上發表的文章,參照網站通訊員稿費標準發放;評論員發表的稿費分值,納入年度評先、評優依據之一。

上述信息具體披露出官方網絡評論員的組織和功能,而在中共十七大宣傳中,北京網管辦曾要求各商業網站儘快放出網絡評論員的跟帖。2007年7月12日,《青島晚報》刊發的一條不甚起眼的消息,披露說該市教體局組建了多達百餘人的網絡評論員隊伍,網絡評論員將主動發帖、積極跟帖,維護正面的評論、正面的聲音,減小乃至消除負面輿論影響,維護學校和社會穩定。還有多篇新聞報導都證實,這一網絡隊伍在全國廣泛存在。

4、網址註冊服務自律公約和對BBS的整頓

2007年7月24日,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要求下,中企動力、萬網、新網、廣東互易、廈門中資源和銘萬公司等六家互聯網地址註冊服務機構發起,40餘家互聯網地址註冊機構共同簽署了《互聯網地址註冊服務行業自律公約》。隨後又有第二批54家、第三批139家互聯網地址註冊服務機構簽署了自律公約。隨後各互聯網地址註冊服務機都主動配合國家有關部門,關閉了大量未經專項審批的個人或企業網絡論壇。

從7月開始,官方發起了「嚴查BBS域名備案」、「嚴查BBS專項備案」、「嚴查BBS服務器和網站」,要求所有論壇必須備案。其對備案的要求具體是:獨立服務器,一台服務器上只能有一個BBS網站。服務器必須在正規的、獲得通信管理局認證的公司機房。首先通過信產部的網站域名備案。要專人管理論壇,24小時電話和手機開機。所有板塊都要有版主,而且要有一定的在線管理時間。版主也要提供個人身份資料和聯繫電話等。所有會員都必須實名制。個人論壇可以申請專項備案,要求提供個人詳細資料,但通過可能性很少。其它手續同公司申請BBS專項備案。這場被網民成為「血雨腥風」BBS整頓行動,導致大量BBS被關閉。網民說有上千BBS被關閉,而據中新網2008年1月20日傳述中央電視臺報導,2007年8月至10月,國家版權局、公安部、信息產業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第三次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治理行動,在此行動期間,共辦理網絡侵權盜版案件1001件,關閉了339個「非法」網站。

5、博客服務商簽訂自律公約

2007年8月21日,人民網、新浪、搜狐、網易、騰訊、MSN中國、千龍網、和訊網等14家 博客服務商簽署了中國互聯網協會制定的《博客服務自律公約》。這個中國互聯網協會并不是真正的民間行業協會,而是由中國網絡監控部門組織的。《公約》第三 條稱,「博客服務應當遵循文明守法、誠信自律、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原則。」這是官方對博客服務商的要求。第九條稱:「博客用戶保證自覺遵守國家 有關互聯網信息服務的法律、法規,文明使用網絡,不傳播色情淫穢信息以及其他違法和不良信息。」問題就在「不良」信息這裏,因為官方可以把任何信息當作 「不良」信息進行處理。第十條稱:「博客用戶違反服務協議的,博客服務提供者應當及時予以督促改正,直接刪除相關違法和不良信息內容或停止為其提供博客服 務。」這條規定極其惡劣!新浪、搜狐等因刪除文章早已引起公憤,甚至被律師狀告到法院,但《公約》完全不考慮這些,不考慮網民的利益與言論自由。第十一條 說:「鼓勵博客服務提供者對博客用戶實行實名註冊,註冊信息應當包括用戶真實姓名、通信地址、聯繫電話、郵箱等。」 「鼓勵」這個用詞算是此前那場火熱的博客實名制爭論的成果。

6、對視頻網站進行監控

2007年12月29日,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信息產業部聯合發佈了《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規定只有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才能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而且須取得廣 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頒發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隨後,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國際在線、央視國際、中青網、中國經濟網、中國廣播網等8家官方網絡媒體簽署《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實行自我閹割。

早在2007年3月28日,北京網絡新聞信息評議會召開的年度第一次評議會議時,就針對視頻網站進行警告,認為視頻網站對網民上傳的「有害」節目內容不加限制和處理,於是要求視頻網站進行整改。這標誌著官方正式開始對視頻網站進行監控。4月,國務院新聞辦網絡局就要求各視頻網站集中清理視頻信息。 5月9日,北京網絡新聞信息評議會責成「悠視網」、「中關村在線」兩家視頻網站就所謂的違規行為向社會公開道歉。

由於視頻網站與文字性的網站不同,如果對視頻進行監控的話,管理員必須把每一個視頻從頭看到尾,這對視頻網站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負擔,不少視頻網站的編輯,別的任何事不做,每天只能盯著視頻看。加上對YOUTUBE封鎖,導致風險投資商大量從視頻網站撤資,這徹底斷絕了中國視頻網站行業發展潛力。但對官方而言,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壓制影像信息對政權穩定的「威脅」。

二、強化監管方式

2007這一年,對中共網絡控制部門來說,其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確保「十七大」召開、「奧運會」籌備、以及所謂的「構建和諧社會」,不出現官方不希望看到的狀況。1月12日,北京市網絡宣傳管理辦公室(下面簡稱北京網管辦,下設有網管處與網宣處)網管處副處長範濤,在新浪、網易、搜狐、鳳凰等19家商業網站與會的北京網管辦每週五例會上說:「今年工作重點:第一是北京奧運衝刺期,輿論要配合好;第二是黨的十七大,候選人的推薦考核,選舉落實,各個方面報導上要嚴格規範稿源;第三是構建和諧社會。」

為了確保中共政權的「穩定」,嚴密對「負面或敏感信息」進行控制,中共主要領導人胡錦濤親自出馬,在1月23日中 共中央政治局舉行的「世界網絡技術發展和中國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集體學習會上提出控制網絡的要求。雖然胡錦濤滔滔不絕說了五條,但其關鍵的就是第三條: 「加強網上思想輿論陣地建設,掌握網上輿論主導權,提高網上引導水平,講求引導藝術,積極運用新技術,加大宣傳力度,形成主流輿論。」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7年4月23日召開會議,研究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和網絡文化建設工作。會議強調,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正確的宣傳導向。

既然最高領導人發話,網絡管理部門就積極行動起來,要求各個網站做到「指令暢通」。北京網管辦響應最快,在胡錦濤話音剛落的第三天,其常務副主任席偉航就在例會上說:「自網管辦成立 [三] 并 行使對在京註冊網絡媒體行政管轄權以來,與大家的互動一直很好,各網絡媒體對於我們的工作也給予了大力的支持與大量的合作,互相理解,十分和諧。網管辦在 管理的同時,也給大家承擔了不少的風險,為的是保證網絡媒體的發展空間。但近一段時間以來,可以不客氣地說,這種合作、和諧的基礎與氣氛遭到了很大的破 壞,諸如拒不執行指令、不遵守規定等,『文明辦網』活動遇到了阻力,問題十分嚴重,網管辦已不能再容忍下去了。」

實際上,在此之前的1月12日,北京網管辦網管處副處長範濤在說了2007年的三大任務之後,就要求:「各個網站執行宣傳指令的速度又開始緩慢,要求說不下去,遲遲不能到位,嚴重耗費效率,要求回去保持政令暢通,令行禁止。」「要求第一通知人 [各個網站專門接收網管辦指令的人員,通常由副總編擔任] 在MSN上線的同時,也要求登陸RTX,充分利用好管理平臺,及時接收指令。」

不僅如此,2月2日,北京網管辦網管處處長陳華在例會上又再次強調說:「對第一通知人的要求,網管辦發佈的指示,宏觀導向可以不必回復,對於明確要求刪除的內容指令,需要反饋是否刪除;明確要求發佈新聞的,最好貼出所發佈新聞的URL。」

同時,官方還加強了對如何進行網絡控制的研究。北京網管辦常務副主任席偉航在2007年1月24日,以「十一五規劃」的名義,申請了相信研究經費數不小的《北 京市互聯網宣傳管理對策研究》課題,包括由席偉航、彭蘭(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費學剛(北京市網管辦網絡宣傳處處長)、王強(北京市網管辦網絡 宣傳處副處長)負責完成的《北京市文明辦網、文明上網對策研究》;由席偉航、陳華(北京市網管辦網絡管理處處長)、範濤(北京市網管辦網絡管理處副處 長)、霍志靜(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幹部)負責完成的《北京市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和主要商業門戶網站新聞信息運作管理體系調研》;由席偉航、錢毅(北京 市網管辦處長)、侯振威(北京晚報樓宇週刊主任、北京市委宣傳部幹部)負責完成的《網絡評論對網民的影響及網民心理研究》;席偉航、王強負責完成的《北京 市互聯網發展情況調研》;席偉航、費學剛、蔔秀均(北京市網管辦綜合處處長)、王強負責完成的《北京市互聯網宣傳管理部門協調配合機制研究》;席偉航、蔔 秀均、陳華、範濤負責完成的《〈北京市互聯網宣傳管理辦法〉(暫定名)立法工作調研》;席偉航、費學剛、霍志靜負責完成的《互聯網新技術、新業務發展調 研》等七大子課題。這個課題的完成時間是2007年6月30日, 其主要目的就是「本課題調研的重點是北京市網站基礎數據,北京市主要商業門戶網站新聞信息登載、發佈、管理和人員培訓制度,互聯網宣傳管理地方性法規的可 行性研究等。研究的難點主要在於北京市互聯網發展迅速、統計數據相對比較苦難,同時由於網站主要是商業性質、其核心內容如涉及商業機密恐難以獲取。但是由 於網絡宣傳管理本身是一項全新的、日益重要的工作,所以課題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特別是對於北京市互聯網站基礎數據、對商業門戶網站運行管理模式的調研等具 有開創性。」

2007年「兩 會」期間,中國網通副總經理朱立軍建議「除媒體內容另有監管部門外,我國應統一網絡的監管機構,電信與廣電網絡應由一個機構統一實施監管」。在此之前,坊 間傳言,政府預備成立一家專門機構對網絡事務獨立決策。這個機構,一般猜測是一個類似銀監會、證監會的全新網絡主管機構——網監會。

3月20日的《大公報》報導說「國務院澄清無意設網監會」。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的記者郭全中仍在《人民日報》旗下的《青年記者》雜誌2007年12月號撰文《我國網絡媒體的問題與對策》,呼籲「成立網監會,促進網絡媒體的快速發」。這位記者是否真的不瞭解,成立「網監會」真能促進網絡發展嗎?可以肯定地說,不但不能,反而會使網民的言論自由受到進一步的限制。

以下就2007年已經在運行的官方網監辦法做些介紹。

1、「記分制」管理

面對各個商業網站不能快速執行指令的情況,北京網管辦通過《北京市互聯網宣傳管理對策研究》的課題研究,決定採取「記分制」,對商業網站進行獎勵和處罰:對那些積極執行網管辦指令的網站給予「加分」獎勵,對那些拒不執行網管辦指令的網站則給予「扣分」處罰。

在1月26日例會上,席偉航說了「不能再容忍下去」之後,接著決定:「以後網管辦將強化考核,記錄指令執行情況,不再一遍一遍地通知、督促你們該做什麼。我們要有自己的小帳本,錯一次扣一分,比如從考核的第一天起,給你們網站100的滿分,當被扣到只剩30分的時候,那這家網站就關門停業,咱們來一個秋後算帳。并且,網管辦將指定違規網站撤換總編、總監、副總監、主編等,建立名冊,通報各家網站以後不得聘用這些被網管辦指定撤換的人從業。」

於是,2007年3月1日,這個被稱為「互聯網網站管理評價體系」的「網站記分制」就開始試運行:每年100總分為基礎,按互聯網的宣傳管理情況進行加減分。

在「記分制」執行的第一週(3月1日-8日),北京網管辦所管理的21家大型商業網站,中華(www.china.com)、西陸(www.xilu.com)、西祠(www.xici.net)、奇虎(www.qihoo.com)、搜房(www.soufun.com)、網易(www.163.com)、新浪(www.sina.com.cn)、搜狐(www.sohu.com)、TOM (www.tom.com)、大旗(www.daqi.com)、千龍(www.qianlong.com)、百度(www.baidu.com)、雅虎中國(www.yahoo.com.cn)、博客(www.bokee.com)、空中網(www.kong.net)、天天在線(www.116.com.cn)、貓撲(www.mop.com)、鳳凰網(www.ifeng.com)、和訊(www.hexun.com)、金融界(www.jrj.com.cn)、中國搜索(www.zhongsou.com),除了千龍網未被扣分外,其他網站都被扣分。實際上,千龍網也有輕微的犯規動作,只因它由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網管辦對其手下留情。TOM被扣6分,其原因是「轉載了《人大議會化與中國政改》、《四川大竹事件原因》、《黨委換屆無人管終釀悲劇》等三篇文章」;大旗被扣3分,其原因是「內容低俗,存在大量情色內容、情色鏈接」;搜狐被扣7分,其原因是「指令不落實,稿源不規範,仍在引用《第一財經日報》的文章」;新浪被扣4分,其原因與搜狐一樣,也是「指令不落實,稿源不規範,仍在引用《第一財經日報》的文章」;鳳凰被扣1分,其原因是「違反稿源規定,明目張膽使用德國之聲來源的內容,內容低俗」。

這套考評體系在4月1日至6月30日試行,可以有上報、申訴、免除、加權等機制,獎懲在一個季度完成後做出。在6月30日試行結束後,北京網管辦覺得效果不錯,於是在7月1日開始正式執行,只是原定是一年100分,現改為一個季度100分。也就是一個季度進行一次獎懲。

能夠得到加分的情況:一是配合網管辦作宣傳、出宣傳專題;一是提供的輿情報告被採用,採用一條加0.1分。被扣分的情況是,在網管辦指令下達後,拖延甚至拒絕執行,或者沒有按網管辦要求執行。

為了使指令得到及時有效的執行,2007年5月16日,網管辦發出《宣傳提示分級處置的時間要求》,對指令分級,分為一、二、三級。一級,要求5分鐘內執行;二級,要求10分鐘內執行;三級,要求30分鐘內執行。

這個指令執行機制運行半個月後,他們發現這個時間安排在有些時候網站不太好執行,於是發出《宣傳提示分級處置(一級)時間的調整說明》,將一級規定從「發佈稿件5分鐘,刪除稿件5分鐘,調整位置10分鐘」調整為「1、我們提供明確鏈接的情況下:刪除稿件5分鐘;2、我們提供大致的標題和稿源的情況下,刪除稿件10分鐘;3、發佈稿件:依然5分鐘;4、調整位置:依然10分鐘。」

2、規範「稿源」

新浪、搜狐、鳳凰等網站被扣分的同時,新浪、搜狐、和訊三家網站還分別被處以5000元的罰款,其主要原因就是「稿源」問題。實際上,早在07年1月初,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曾開會強調規範「稿源」的問題。

然而,哪些稿源是規範的,哪些不是?北京網管辦曾多次強調,在3月9日的例會上又再次重申:「南方都市報、南方週末、第一財經日報、《財經》雜誌的內容,不許引用。」後來北京市網管辦又把《民主與法制時報》、《華夏時報》等比較大膽的媒體規定為「非規範稿源」,禁止各大網站轉載。2007年,北京網管辦對「稿源」的「規範化」下達了如下指令:

1月12日, 北京網管辦副處長範濤:「黨的十七大,候選人的推薦考核,選舉落實,各個方面報導上要嚴格規範稿源。」「時政題材用非規範稿源,將實行罰款政策。」「財經 雜誌是非規範稿源,好幾起要求刪除稿件的稿源都是來自財經雜誌,關於重大案件的報導,深度回放追蹤都不能轉,再轉將採取嚴格的懲罰措施。」

1月26日, 北京網管辦副處長範濤:「中石油尼日利亞工人走失事件,要求用新華社稿件。非規範稿源的引用可能會影響解決事件的進展。」「群體性事件的報導要用規範稿 源,做一般事件處理即可,不要強調群體性事件的特徵,尤其是處理群體性事件結果的報導,不要不說結果而一再回顧事件本身,要強調處理的決定和政府是如何解 決事件的。」北京網管辦副處長陳華:「規範稿源,在此不再多談了,希望大家明白。」

2月2日,北京網管辦副處長陳華:「韓國運動員亞冬會的事件,要求北京媒體不報導,網絡上不形成熱點。稿源必須用新華社通稿,通稿不發在要聞區,不發在網站首頁,不開跟帖等。 在論壇上沒有要求,跟帖控制在對事情本身的批判上,不要形成熱點,不推薦,保持論壇民間聲音的存在,不放大即可。」「各網站的評論頻道,選擇評論性文章 的,在話題和人物的選擇上要慎重,一定要保持敏感度。雖然新華網、人民網有時也轉載一些《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的稿源(網管辦一直在與上級主管機構交涉, 因為這對商業網站是不公平的),但商業網站不要轉載,尤其是記述者或被記述者是李銳、賀衛方等人物的。」

2月16日,北京網管辦副處長陳華:「關於紀念鄧公逝世十週年的專題,各網要規範稿源,不設調查、評論,不借題發揮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辯論等。」「

3月2日,北京網管辦副處長陳華:「領導人兩會活動報導,必須是新華社通稿。」「從今天開始,《第一財經日報》稿子一律不允許轉發,東方網轉發也不許轉。」

3月5日13時59分第一財經和南方都市報為非規範稿源,再次強調,從即日起,不得轉載,包括不得轉載國際在線或東方網等重點新聞網站轉的第一財經稿件、南方新聞網或南方報業網轉的南方都市報稿件。有關全國兩會的稿件,如已轉載,請刪除。

3月23日,北京網管辦副處長範濤:「高耀潔的事件不要炒作,昨天《南方週末》的《光榮屬於說出真相的人》一文,不轉載。」

4月20日,北京網管辦副處長範濤:「通報:中新網因誤報美國弗州校園槍擊案兇手為中國人而受到中宣部、國新辦的批語和處罰。網易直接把播客內容的掛在後面,短信也違規發佈中新網內容。對於此事的後續報導,要用新華網的稿源,不要進行自采。」 北京網管辦副處長陳華:「稿源不規範的現象,本週也較多,尤其是重大話題上。美國校園槍擊事件的報導上,中新社為此收到了國務院新聞辦的罰單。」「遼寧鋼廠的事件,跟貼控制在3頁以內。對於災難性事故的報導,要管理好,事件中權威新聞一定要規範好稿源,不要出現重大失實;要管理跟貼,上升到制度層面實行。」

4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向各個網站發佈了可供網站轉載新聞的《規範稿源內的媒體》名單,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傳統媒體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67家中央新聞單位名單、136家省級直屬新聞單位(就是各個省級以及省級或副省級城市的日報、電視臺、電臺,如北京日報、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北京電視臺)與今晚報、燕趙晚報、太原晚報等76家各地省會城市新聞單位和省級晚報。第二類為官方網絡媒體,包括人民網、新華網等11家中央新聞單位網站、外交部、衛生部、商務部、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5家部委網站與北方網、吉林網、東方網等31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重點新聞網站。

2007年1月1日, 《北京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外國記者在華採訪規定》開始執行,其第六條明確規定:「外國記者在華採訪,只需徵得被採訪單位和個人的同意。」這是中共政府為了 在奧運會期間,兌現其申辦奧運的人權承偌。但北京市網管辦卻以「中國入世并沒有承諾輿論開放」為由,在新規定剛開始執行十多天時,就公開要求各個網站: 「外國記者來華採訪的規定更自由,如果有外國記者要求採訪網站,有必要與網管辦溝通後再決定。」「無論哪個網站,都不能擅自接受外國記者的採訪,且要及時 跟網管辦溝通,對於不能避免的問題,統一口徑後再說。」在2007年「兩會」召開之前,在其《關於對全國兩會及期間的報導十四點提示》中,要求各個網站:「不接受兩會境外記者的採訪。實在繞不過,可以和網管辦溝通。」

3、網站內部第三方監督機制

北京網管辦自2005年11月21日成 立以後,要求各個網站內部設立專門的網站監管部門。只是各個網站的稱謂不一樣,比如博客網叫「監管部」,而鳳凰網叫「質檢部」。其主要工作就如陶西□在其 《揭開中國網絡監控機制的內幕》中描述的「監管人員負責監督網民發佈的帖子、博文、評論、留言等互動信息。如果發現有敏感信息就屏蔽、刪除、封ID、封IP。」

但北京網管辦為了進一步方便其控制,打著「推動網站完善內部監督機制,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的幌子,在2007年5月25日向各大商業網站發佈了《網站內部第三方監督機制工作說明》,要求「各網站在新聞中心之外,另行設立與新聞中心平行的部門或工作小組,由公司總監級或部門主管擔任負責人,并直接向總編輯匯報工作。」其具有七大主要職能:

1、負責與第一通知人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管理要求的接收與執行;第一通知人仍為市網管辦通知事項的第一接口人。
2、負責在網站內部監督各相關頻道是否第一時間接收到由第一通知人傳達的管理要求。
3、負責在網站內部監督各相關頻道是否按要求執行了第一通知人傳達的管理要求。
4、對網站內部超出第一通知人職責範圍的相關頻道進行協調溝通。
5、在北京市重點網站宣傳考評體系中增加各網站第三方監督機制的考評內容,獎優罰劣。
6、參加市網管辦組織的相關培訓。7、隨時向市網管辦提出管理建議。

這個機制本是為「十七大」的網絡宣傳與控制設置的。但在「十七大」結束之後,網管辦仍要求這個機制繼續存在,并在2008年1月23日召開「網站第三方監督機制負責人會議」,要求「這一機制應成為各網站的一種長效機制」。其具體要求如下:

1、第三方監督機制切擔負得起監督的作用,不能放鬆或形同虛設。不論是在日常工作中,還是在「兩會」期間,都要管好自己的各類內容;
2、要強化、明確第三方監督機制的結構、人員,不能一人身兼數職;
3、要消化、理解指令精神(很多指導性指令都來自中央高層領導或部門),尤其是對話題類、趨勢類的內容調控,要持續執行;
4、互動環節要實行實名制,要讓用戶認識到必須對自己的言論負責;
5、第三方監督機制的工作應主動與一線業務部門發佈的熱點內容同步起來,及時發出指導,并爭取做出預測;
6、第三方監督機制監督本網認真清理低俗的內容,比如什麼辣MM、露底褲、買性藥等等;「如果發現純黃色的內容好辦,公安部門連窩兒端就是了。」
7、第三方監督機制應積極與本網一線業務等其他部門加強溝通與瞭解;
8、第三方監督機制還要為本網的指令保密工作負責,要準確確定指令的傳達路徑、接受層級,以防洩密。

這裏所建立的第三方監督機制是為國務院新聞辦系統下的網管辦服務的。雖然目前對網絡的控制主要由網管辦負責,其職責一方面是責令各個商業網站刪除或屏蔽「敏感」信息,另一方面則是指令各個商業網站發佈宣傳信息。

但 上面第六條也提到「如果發現純黃色的內容好辦,公安部門連窩兒端就是了。」這說明公安部門主要負責的是控制「黃色」信息。在陶西哲撰寫的《揭開中國網絡監 控機制的內幕》中也說:「公安部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局,只是管理色情、暴力、詐騙等信息。」但實際上,公安部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局(簡稱網監局)也負 責監控「敏感」信息。北京各大商業網站每天都有大量「敏感」信息,被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處(簡稱北京網監處)刪除。

而且,如上所說,北京網管辦在2006年末以北京市網絡媒體協會的名義,增聘了許多網絡媒體內容監看人員并在其「監看中心」大辦公室工作,按照門戶、論壇、博客等網絡類型的不同分別進行監看,對應各個大商業網站有一至三人,實行「兩班倒」的工作流程,非常時期實行「三班倒」。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中時工會籲退出媒體 黃肇松:尊重言論自由
《華爾街日報》報導豎排「遊戲」破網鎖
大赦國際籲澳洲民眾奧運前關注中國人權
美國慶日演說 布什遭民眾鬧場 幽默化解尷尬 民眾鼓掌叫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